科技手抄報:怎樣撰寫科技論文

(3)實驗經過

實驗經過即實驗研究過程,或稱實驗操作程式(或步驟)等。該部分,主要說明制定研究方案和選擇技術的路線,以及具體操作步驟,主要說明試驗條件的變化因素及其考慮的依據。敘述時,不要羅列實驗過程,而只敘述主要的、關鍵的。並說明使用不同於一般實驗設備和操作方法,從而使研究成果的規律性更加鮮明。如果引用他人之法,標出參考文獻序號即可,不必詳述,如有改進,可將改進部分另加說明。敘述實驗經過,通常採用研究工作的邏輯順序,而不採用實驗先後時間順序,要抓主要環節,從複雜的事物中,理出脈絡,按其發展變化順序寫。並且注意所述實驗程式的連貫性,要從成功與失敗、正確與謬誤、可能性和局限性等方面,加以分析,達到嚴謹的科學性、邏輯性。

(4)實驗結果與分析(討論)

該部分是整篇論文的心臟部分。一切實驗成敗由此判斷,一切推理由此導出,一切議論由此引出。因此,應該充分表達,並且採用表格,圖解、照片等附屬檔案。這些附屬檔案,在論文中起到節省篇幅和幫助讀者理解的作用。本部分內容中,對實驗結果和具體判斷分析,要逐項探討。數據是表現結果的重要方式,其計量單位名稱、代號,必須採用統一的國際計量單位制的規定。文中要儘量壓縮眾所周知的議論,突出本研究的新發現,及經過證實的新觀點,新見解。要讓讀者反覆研究數據,認真估價判斷和推理的正確性。作者在研究中,某些見解雖未充分證明,也可闡明。有些實驗結果,在某些方面出現異常,無法解釋,雖不影響主要論點,但要說明,供其他研究者參考。實驗結果與分析,可稱討論、或稱“各種因素分析”。這一部分一般應包括以下具體內容

①主要原理或概念

②實驗條件。尤其是依靠人力未能控制的缺點,要突出講明。

③本題研究的結果與他人研究結果的相同或差異要講明,並且突出研究中自己的新發現或新發明。

④解釋因果關係,論證其必然性或偶然性。

⑤提出本研究存在的難解或尚需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分析上述幾個方面內容時,要根據各個問題的地位,相關性、因果關係以及一些例外或出現相反的結果等。均要妥為排序論述,論述中一定要符合邏輯推理形式。本部分最後也可提出下一步研究構想、或工作大綱,將供讀者參考。

6、結論

該部分是整個課題研究的總結。是全篇論文的歸宿,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一般說來,讀者選讀某篇論文時,先看標題、摘要、前言,再看結論,才能決定閱讀與否。因此,結論寫作也是很重要的。撰寫結論時,不僅對研究的全過程、實驗的結果、數據等進一步認真的加以綜合分析,準確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而且,對論證的材料,選用的實例,語言表達的概括性,科學性和邏輯性等方方面面,也都要一一進行總判斷、總推理、總評價。同時,撰寫時,不是對前面論述結果的簡單複述,而要與引言相呼應,與正文其他部分相聯繫。總之。結論要有說服力,恰如其分。語言要準確、鮮明。結論中,凡歸結為一個認識、肯定一種觀點、否定一種意見,都要有事實、有根據,不能想當然,不能含糊其詞,不能用“大概”、“可能”、“或許”等詞語。如果論文得不出結論,也不要硬寫。凡不寫結論的論文,可對實驗結果進行一番深入討論。

7、致謝

科學研究通常不是只靠一二個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需要多方面力量支持,協助或指導。特別是大型課題,更需聯合作戰,參與的人數很多。在論文結論之後或結束時,應對整個研究過程中,曾給予幫助和支持的單位和個人表示謝意。尤其是參加部分研究工作,未有署名的人,要肯定他的貢獻,予以致謝。如果提供幫助的人過多,就不必一一提名,除直接參與工作,幫助很大的人員列名致謝,一般人均籠統表示謝意。如果有的單位或個人確實給予幫助和指導,甚至研究方法都從人家那裡學到的,也隻字未提,未免有剽竊之嫌。如果寫上一些從未給予幫助和指導的人,為照顧關係,提出致謝也是不應該的。另外,有些名家、學者或教授,從未指導,也沒有閱讀過論文,借致謝提名抬高身價,更是不對的。我們要堅守科學道德規範,切實杜絕不良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