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手抄報:生活垃圾處理的技術技巧

垃圾分類手抄報:生活垃圾處理的技術技巧

生活垃圾處理是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施治污減排,確保城市公共衛生安全,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和生態文明水平,實現城市科學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我國已頒布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符合國際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發展方向,在其指導下,我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與處理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斷增加,生活垃圾產生量持續上升同處理能力不足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生活垃圾處理與管理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為保障我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的不斷增強、無害化處理水平不斷提高,指導各地選擇適宜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路線,有序開展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規劃、建設、運行和監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範和技術政策,制定本指南。

1. 總則

1.1 基本要求

1.1.1 生活垃圾處理應以保障公共環境衛生和人體健康、防止環境污染為宗旨,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

1.1.2 應儘可能從源頭避免和減少生活垃圾產生,對產生的生活垃圾應儘可能分類回收,實現源頭減量。分類回收的垃圾應實施分類運輸和分類資源化處理。通過不斷提高生活垃圾處理水平,確保生活垃圾得到無害化處理和處置。

1.1.3 生活垃圾處理應統籌考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生活垃圾轉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行監管等重點環節,落實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理過程中的污染控制,著力構建“城鄉統籌、技術合理、能力充足、環保達標”的生活垃圾處理體系。

1.1.4 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應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採取有利於環境保護和綜合利用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促進生活垃圾處理的產業化發展。

1.2 生活垃圾分類與減量

1.2.1 應通過加大宣傳,提高公眾的認識水平和參與積極性,擴大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範圍和城市數量,大力推廣生活垃圾源頭分類。

1.2.2 將廢紙、廢金屬、廢玻璃、廢塑膠的回收利用納入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範疇,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生活垃圾資源再生模式,有效推進生活垃圾資源再生和源頭減量。

1.2.3 鼓勵商品生產廠家按國家有關清潔生產的規定設計、製造產品包裝物,生產易回收利用、易處置或者在環境中可降解的包裝物,限制過度包裝,合理構建產品包裝物回收體系,減少一次性消費產生的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污染。

1.2.4 鼓勵淨菜上市、家庭廚餘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和餐廚生活垃圾單獨收集處理,加強可降解有機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1.2.5 通過改變城市燃料結構,提高燃氣普及率和集中供熱率,減少煤灰垃圾產生量。

1.2.6 根據當地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路線,制定適合本地區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模式。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應該遵循有利資源再生、有利防止二次污染和有利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實施的原則。

1.3 生活垃圾收集與運輸

1.3.1 加快建設與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和後續處理相配套的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體系,推進生活垃圾收集和運輸的數位化管理工作。

1.3.2 應實現密閉化生活垃圾收集和運輸,防止生活垃圾暴露和散落,防止垃圾滲濾液滴漏,淘汰敞開式收集方式。

1.3.3 應逐步提高生活垃圾機械化收運水平,鼓勵採用壓縮式方式收集和運輸生活垃圾。

1.3.4 應加強生活垃圾收運設施建設,重點是區域性大中型轉運站建設。

1.3.5 拓展生活垃圾收運服務範圍,加強縣城和村鎮生活垃圾的收集。

1.4 生活垃圾處理與處置

1.4.1 應結合當地的人口聚集程度、土地資源狀況、經濟發展水平、生活垃圾成分和性質等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路線,並應滿足選址合理、規模適度、技術可行、設備可靠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