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手抄報資料:盲詩人荷馬

有一部描寫特洛伊戰爭的長篇敘事詩,叫《伊利亞特》。傳說,主子伊羅斯曾經在特洛伊建造了一座堅固的城堡,因此那裡又叫“伊利翁”,意思是“伊羅斯的城堡”。《伊利亞特》的詩名就是這么來的。這部長詩主要敘述特洛伊戰爭最後一年的故事。

還有一部叫《奧德賽》的敘事詩,主人公就是那個獻“木馬計”的足智多謀的希臘英雄奧德修斯。詩中講述特洛伊戰爭以後,奧德修斯在海上飄流10年,經歷種種艱險,終於回到祖國的故事。

《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被稱為古希臘的偉大史詩,它的內容十分有趣,文字又優美生動、引人入勝,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史詩中雖然穿插了很多神話和傳說,但是,它真實地反映了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前8世紀(差不多相當於中國的西周時期)的希臘社會情況和生活習俗。相傳,這兩部史詩都是古希臘詩人荷馬的作品,所以又稱作“荷馬史詩”。希臘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前8世紀的這段時期也被稱作“荷馬時代”。

荷馬大約生活在公元前9到8世紀,是一個雙目失明、到處行吟的歌者。他有點像賣唱的藝人,飄遊四方,把自己的詩朗誦給大家聽,來換取食宿。他吟唱的時候,用一種七弦豎琴(“內拉”)伴奏,非常動聽。荷馬是個瞎子,他沒有用筆寫下他的詩篇。據說,那些史詩是荷馬根據別的行吟詩人口頭吟唱的有關歷史事跡,神話和傳說編集成的。人們非常喜歡聽他的吟唱,記住了那些錦繡一般的詩句。荷馬死後,這些偉大的詩篇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荷馬活著的時候,窮困潦倒,乞討為生。他死了以後,卻有九個城市爭著宣布荷馬誕生在他們那個城市裡,以至於荷馬到底出生在哪兒,反而弄不清楚了。有人寫了兩句詩來描述荷馬生前死後的不同遭遇:

九城爭奪盲荷馬,

生前乞討長飄零。

很長一個時期里,許多人認為,“荷馬史詩”描寫的都是憑空捏造的神話。但是,有些考古學家和歷史學者相信,撥開那些神話的迷霧,“荷馬史詩”反映的歷史的真實面貌就會再現出來。特別應該提到的是德國考古學家謝里曼。他在少年時代讀“荷馬史詩”就入了迷,深信裡面講述的那些故事的真實性,並且下決心要把特洛伊城發掘和考證出來。

1870年,謝里曼動身去土耳其的希沙立克。他經過研究,認為特洛伊遺址就在那裡。謝里曼花了300金鎊,從土耳其地主手中買下一塊地基,雇了幾百名工人進行發掘。他和他的希臘妻子也親自參加勞動。

經過幾年的發掘,謝里曼發現了幾座古城的遺蹟和大量的銅製兵器和金銀寶物。但是他無法確切證實那裡就是特洛伊的遺址。後來,由於當地政府的反對,發掘工作不得不停下來。謝里曼又轉到希臘去發掘邁錫尼的文物。邁錫尼就是攻打特洛伊城的主帥阿伽門農統治過的王國。

謝里曼決心要把阿林門農的墳墓找出來,用它證明“荷馬史詩”中敘述的特洛伊戰爭的真實性。發掘的成績非常驚人。一連發現了六座古墳。第六座墳中,躺著兩個男人,手持酒杯,身邊放著盔甲,腳邊放著大瓶。墳中還有象牙、青銅劍、金酒杯、蒙在死者臉上的金面具和縫在衣服上的金盤、金片等。謝里曼宣布,他發現了阿伽門農等人的墳墓。這一宣布引起轟動和爭論。學者們都認為,不論發現的古墳是不是阿伽門農的,謝里曼的確證實了,“荷馬史詩”中講述的那個時代不是虛構的,而是實實在在存在過的。

謝里曼念念不忘要尋找特洛伊城遺址。1882年,他同另一個考古學家一起,又到了希沙立克。在那裡,他們繼續挖出了幾座古城。1890年,謝里曼去世了。他的同事繼續進行發掘,終於挖出了第六座古城,用出土物品和城市建築的遺蹟和“荷馬史詩”中的描寫互相對照,證明希沙立克確實是特洛伊城的遺址。不過,它存在的年代比“荷馬史詩”所記述的還要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