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手抄報:配製醬油抽檢一成不合格

6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食品抽檢信息,配製醬油不合格率達14.3%,是此次抽檢產品中不合格率最高的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微生物超標和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配製醬油是什麼,緣何會出現一成不合格?釀造和配製醬油區別何在?打醬油得注意哪些問題?兒童醬油更有營養嗎?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為消費者揭秘“一成不合格”背後的問題。

三氯丙醇、防腐劑、配比亂 三原因致一成醬油不合格

此次國家食藥監總局抽檢了釀造醬油樣品697批次,不合格樣品數為31批次,樣品不合格率為4.4%,檢出不合格的檢測項目為胺基酸態氮、菌落總數、苯甲酸和山梨酸。

抽檢配製醬油樣品21批次,不合格樣品數為3批次,樣品不合格率為14.3%,檢出不合格的檢測項目為3-氯-1,2-丙二醇、胺基酸態氮、苯甲酸。

業內人士解釋,此次不合格主要是三種原因:一是3-氯-1,2-丙二醇不合格,僅一個批次,即甘肅張掖甘州區鑫源食品廠生產的紅燒老抽配製醬油。

上海市食品協會調味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黃志蕙說,釀造醬油一般是檢測不到三氯丙醇的。但在配製醬油中,由於大量使用酸水解植物蛋白,就容易形成三氯丙醇。十幾年前歐盟曾因此致癌物一度禁售中國醬油。隨後這一指標被列為監管指標之一,檢出也大大減少。

二是有多個批次都為胺基酸態氮不合格,這一指標指的是以胺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該指標越高,說明醬油中的胺基酸含量越高,鮮味越好。

黃志蕙表示,醬油中胺基酸態氮最低含量不得小於0.4g/100ml。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有多種,配比不達標或以次充好是原因之一。標準規定配製醬油中,釀造醬油的含量不得低於50%,但一些小企業很難達到,“這屬於行業誠信問題。”

三是部分防腐劑超量添加和菌落總數超標的問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汪國鈞說,一些小企業質控過程不合格,添加劑不稱量而是憑經驗添加,生產衛生規範不達標,可能導致這些結果。

釀造、配製含混 新國標能否堵住漏洞?

有機醬油、純天然醬油、無添加醬油、味極鮮醬油……醬油的名頭可謂五花八門,價格千差萬別,標註的標準也不太一樣。為了吸引消費者,一些企業還打出無添加劑、無色素等旗號,價格也水漲船高。記者走訪上海多家超市發現,絕大部分銷售的都是釀造醬油,配製醬油很難見到。

專家解釋,釀造醬油所需時間長、成本高,而配製醬油則相反。“雖然標準中規定配製醬油中,釀造含量不得低於50%,但實際操作中由於沒有有效的檢測辦 法,如果有企業冒充,很難檢測出來。”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大企業會比較嚴格,但不排除一些小企業可能亂標,用配製冒充釀造,以次充好。消費者在購買時可以 留意標籤上的產品標準號:釀造醬油執行的是GB18186,而配製醬油執行的是行業標準10336。

“配製醬油採用的並非傳統方法,業內很早就認為,配製醬油其實並不應標註醬油,而是屬於複合調味料類別。”黃志蕙說。

事實上,新的醬油國標徵求意見稿中已經刪去了這兩種醬油的分類和定義,這意味著如果新國標實施,以後醬油將只有釀造的品種。記者了解到,複合調味料目前並沒有國家強制標準,企業執行的多數是自己的產品標準,上海地方標準2024年正式開始實施。

黃志蕙說,問題在於複合調味料所包含的範圍太大、類別太多了。既有各種辣醬、調味品,又有香辛料,產品可能有十幾種,標準的限值怎么制定就非常複雜。

她舉例,如果標準制定菌落總數在10萬-100萬之間,香辛料很難達到10萬,而配製醬油如果去湊上限100萬,可能就很不衛生了。“最壞打算就是所有企業都去湊最寬鬆的限值,監管部門可能也難以處罰。”

沾上“兒童”就身價翻倍? 走出“打醬油”多個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