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國語黑板報資料 我們該怎樣推廣國語

前不久,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國務院《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關於推廣國語的指示》發布50周年。自1956年國家推行簡化漢字、推廣國語以來,全國絕大多數非文盲人口已習慣寫簡化字,目前已有半數以上人口能使用國語進行交際。

50年是一

個特殊的時間概念。對人的一生而言,50年很漫長;對歷史發展長河來說,50年很短暫。辯證地看,一方面,我國幅員遼闊,人口居世界之最,民族語言、地方方言眾多。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有半數以上人口、也就是至少近7億人口可以用國語交際,表明貫徹國務院的決議和指示成績斐然。另一方面,中國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交往、地區交往、國際交往迅速增加。國民中只有半數多一點的人可以用彼此都能聽懂的語言交流,表明推廣國語依然任重道遠。

加快推廣國語,首先還要統一認識和思想。這不是官話、套話。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提高,在全國各地交往的非本地人員愈來愈多,本地人與非本地人之間的交流也會與日俱增,只有推廣和使用國語,才能更有利地進行溝通和交流,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這對所有地區的所有人也都有益處。推廣國語與保護少數民族語言、地方方言並不矛盾。很多旅居國外多年的僑胞,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母語,他們在家庭中用漢語國語、潮州話、閩南話交流,但這並不影響他們通過英語或所在國語言融入當地社會。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在一定範圍、區域內整理、研究並保護方言,在家庭內使用方言;但在所有公開的場合,要使用官方用語――國語。而在少數民族聚集區,則可以繼續雙語並行,在保護少數民族語言的同時,大力推廣漢語國語。

加快推廣國語,各級政府部門應該率先垂範。早在5年前,全國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做為管理國家公共事務的行政機關,各級政府部門應該帶頭依法行事,發揮示範和帶頭作用。政府部門使用國語辦公,不僅是給民眾和社會一個示範效應,也有利於提高政府部門自身的行政效率和工作水平。幾年前,筆者的一位同事到上海市某區政府職能部門掛職鍛鍊。開了一下午的會,只聽懂了十分鐘,還是與會人員為了照顧他。平時,那些當地同事之間也用當地方言交流,他總是插不上嘴。可想而知,這樣的掛職,得到的鍛鍊一定會大打折扣。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提高,在各地各級政府部門工作的非本地人員會愈來愈多,而政府部門之間及政府與其他部門之間的交流也會與日俱增。如果政府公務人員都把國語做為辦公場所使用的唯一語言,且都達到規定的標準,那么,開會、交流和決策的效率和效果也會得到改進。

加快推廣國語,應加大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推廣力度。如餐飲、商業、賓館旅館、園林景區、公共運輸等行業,從業人員來自五湖四海,服務對象來自四面八方。單一的地方語言,已經完全不能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只有以國語為工具和紐帶,才能使服務者做好服務工作,被服務者得到應該得到的服務,才能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前不久,杭州市有關部門把杭州話做為出租汽車行業從業人員的錄用條件,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質疑。顯然,如果照此辦理,方言特色更加明顯的廣州、上海、重慶等城市,乃至拉薩、烏魯木齊等少數民族城市,也可以以語言為理由,對外來人設立準入條件?如此,又何談提高服務質量,何談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反之,在服務行業大力推廣國語,不僅有利於做好服務工作,而且有利於在全社會範圍內促進國語的推廣套用,提高國語的普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