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手抄報:趣味名字

名字一般都是父母所定,然而,近現代我國不少文化名人其風行於世的“文名”,卻是由自己取的,其用意耐人尋味。

有些名人以改名的方式來表明其志趣抱負、情操品格或思想實踐:

著名出版家鄒韜奮,原名恩潤。“韜奮”是1926年他在上海主編《生活》周刊時改的名。他解釋說:“‘韜’是韜光養晦;‘奮’是奮鬥不息,不過自勉罷了!”

科普作家高士其,原名仕其(加“金”旁)。他年輕時留學歸來,決心“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錢”,把科學知識貢獻給人們,故改名高士其。

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朴,原名永祥。在“五四”新思潮的影響下,他對三哥永康說:“我志向不想升官發財,願做人民公僕,名字改做‘公朴’。‘公朴’者,公僕也,字就叫‘仆如’吧。”

時光回到30年代,東北有一對並肩戰鬥的青年作家,女的叫張廼瑩,男的叫劉鴻霖。張廼瑩20歲時,為反抗包辦婚姻,逃離家庭,開始了流浪生涯。1932年,她與劉鴻霖同居,合寫過小說集《跋涉》,又一起到上海會見魯迅先生,在其指導下從事文學創作,特取了“蕭紅”(張)、“蕭軍”(劉)兩個筆名,合起來即“小小紅軍”,表達了他們追求光明,患難與共的堅定信念,後來蕭軍乾脆改姓蕭,子女亦皆姓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文濬。在南京金陵大學求學時,對社會和人生問題發生了興趣,並接受了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改名知行。後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又悟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而後知,不行便不知”的道理,並先後作了《行是知之始》等演講。一次,他在徵求意見本上看到了學生寫的一段話:“先生既相信行是知之始,為何仍名知行,何不翻它半個筋斗”。受此啟發,遂改名為行知。

著名英籍女作家韓素音,原名周月賓,出生於四川成都,母親是比利時人。周月賓27歲畢業於英國倫敦皇家醫學院,鏇即赴馬來西亞開設醫院。迫於當時海外對華人的歧視,她加入了英國籍。為了表示自己是炎黃子孫,她就取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筆名“漢屬英”,後來就依諧音改成“韓素音”。

汪精衛,原名兆銘。1905年參與創建中國同盟會,並任《民報》主筆,以“精衛”等筆名,發表了大量駁斥保皇謬論,宣揚革命思想的文章,汪洋恣肆,酣暢淋漓。“精衛”原是《山海經》中所載的一隻神鳥,相傳為炎帝的愛女,叫女娃。因游東海不幸淹死,於是化為精衛鳥,每天不懈地銜西山木石去填東海。汪以“精衛”為筆名,目的是顯示其反清的決心和不屈不撓的鬥志。可惜,此人晚節不保,終墮落為漢奸,成為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有些名人的名字則是為了紀念某些對自己觸動、影響較大的人物或事件:

胡適,原名洪驛。他就讀於上海澄衷學堂時,因聽國文教師楊千里演講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原理,思想震動很大,故改名為“適”,字“適之”。

詩人柳亞子,初名慰高,後更名棄疾,字安如。因仰慕法國思想家盧梭,改名人權,字亞盧,意為“亞洲之盧梭”。後覺不像謙遜,改為亞子。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據他說,“巴金”的“巴”字來自於一位在法國項熱投水自殺的北方朋友(巴恩波),巴金說:“我和他很熟,但是他自殺的訊息使我痛苦。我的筆名中的‘巴’字就因他而聯想起來的。”“金”字則是一位學哲學的安徽朋友替他找的一個容易記住的字,取自巴金當時正在翻譯的《倫理學》一書的作者克魯泡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