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簡介

魏源

(1794~1857)晚清思想家。原名遠達,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漢士。湖南邵陽縣隆回人。晚年信佛教,法名承貫。嘉慶十九年(1814)以拔貢入京就讀太學,治漢學、宋學及《公羊傳》,並與龔自珍切磋古文辭。

嘉道之時,清朝已入衰世。魏源以天下為己任,講求經世之學,力圖以之謀求國富民強,從而成為晚清學術的開風氣者。他由習王守仁心學而改從今文經學(見今文學派),論學以“通經致用”為宗旨。對於充斥朝野的考據學風和理學的性理空談,皆加貶斥;指出漢學“錮天下聰明智慧,使盡出於無用之一途”;宋學同樣“無一事可效諸民物”。他反對拘泥古制,依據《春秋》公羊家說,提出了“變古愈盡,便民愈甚”的變法主張。這種思想,不為時人所接受,故他自道光二年(1822)後歷經會試而屢不中。

道光初年,魏源曾先後任江蘇布政使、巡撫幕僚,主持《皇朝經世文編》纂輯事宜,對海運、水利諸政多所建言,力主以海運代河運,重申“惟海運可再造東南之民力,惟海運可培國家之元氣”。道光八年,入京任內閣中書,與同官龔自珍以講求匡時救弊之學而齊名,有“龔魏”之稱。後居父喪僑寓揚州,深得兩江總督陶澍倚重,力贊陶澍以票鹽法整頓淮北鹽務。後法行淮南,使兩淮鹽課成數十萬增長,年收銀五百萬兩。促成兩淮鹽法改革,是魏源對當時鹽政的重要貢獻。

鴉片戰爭爆發,魏源一度應欽差大臣裕謙聘,入浙江參贊軍務。兵敗,感憤時事,撰成《聖武記》十四卷。他深以鴉片戰爭敗北為國恥,試圖用清初以來的武功之盛激勵民氣,重振國威,抵禦“英夷”,並提出了一些強國的具體建議。他針對積弊,於兵餉主張開源節流,整頓財政,“採金更幣”;於河工主張修復黃河故道,導河於大清河入海。又遵友人林則徐囑,據林所主持譯編的《四洲志》,參以歷代史志及兩人記錄,輯為《海國圖志》五十卷,後續增至一百卷。《海國圖志》率先介紹西方各國歷史地理狀況,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師夷長技以制夷”,表明魏源是中國近代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先行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