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名勝聯集錦

音何可觀,聰明本無二理;
佛亦稱寺,儒釋原有同情。 龍寺觀音蓮座

問菩薩如何倒坐;
因世人不肯回頭。 龍寺彌勒神座

道通天地乾坤大;
德貫古今日月長。 純陽觀

大千世界;
不二法門。 寶積寺山門,原名星居寺,位於城南,始建於唐。因祥光出現,改今名。宋黃庭堅作《寶積禪寺記》並題“德味廚”、“入還堂”額,歷代都經修復增建

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
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中人。 寶積寺殿堂

體生雖有相;
雲出本無心。 體雲題寶積寺體雲生壙

體性圓明歸淨土;
雲曇花雨結良緣。 體雲題寶積寺體雲生壙

金鋪大地;
輪轉法華。 金輪寺

慈竹蒼松,果證菩提觀自在;
雲窗月淨,透明心地見如來。 慈雲寺山門,位於安源鎮十里村

慈航普渡;
雲路同登。 慈雲寺寺門

蓮新結東林,瑞藹祥光輝淨土;
慈雲垂寶境,天花法雨散祗園。 慈雲寺客廳

到門不敢題凡鳥;
入海終為戴角魚。 胥繩武集王維句題鰲洲書院大門,位於城南萍實橋下的金鰲洲上,明萬曆年間知縣陸世勛建占鰲閣,祀文昌帝君。清乾隆二十一年,知縣沈延標建金鰲書院。後由知縣胥繩武重建,東西置三十六舍

五姓六賢,師友也,兄弟也;
千年一脈,俎豆之,馨香之。 胥繩武題鰲洲書院六賢祠。 六賢:即宋理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張栻、胡安之

以詩書為線;
掐筆墨為鉤。 胥繩武題鰲洲書院冠山閣

於此中尋活潑;
就如許問源頭。 胥繩武題鰲洲書院觀水堂

五科三解元,春色文章增瑞氣;
一點兩主考,鳳銜紫誥培天恩。 鰲洲書院文昌宮。鰲洲書院冠山閣有文昌帝君神像。 三解元:指清嘉慶三年江西解元李炳春;廿一年解元歐陽炳章;道光三年解元胡增瑞。 兩主考:指嘉慶、乾隆時典試河南的顏培天,典試山東、湖北、江南的劉鳳誥

帝乃誕敷文德;
天之報施善人。 劉鳳誥題鰲洲書院文昌宮。 上聯集《書·大禹謨》句;下聯集《史記·伯夷列傳》句

我知功名以人重;
帝其陰騭與天通。 文廷式題鰲洲書院文昌宮。 陰騭:意謂天,默默地安定下民。語出《書·洪範》:“惟天陰騭下民”

萬里雲山齊到眼;
九霄日月可摩肩。 劉存一題武功山白鶴峰山門,位於蘆溪區麻田鄉,白鶴峰為山之主峰,據說白鶴真人曾在此從葛洪修煉仙去。山門建於清康熙年間,乾隆五十八年重修;觀仍完好

萍實紀千秋,宴會暢談楚史傳;
蹤跡行萬里,旅邸欣奏渭城曲。 肖師兆題萍蹤旅社,位於城內鳳凰池戲台右邊,1935年由李孟仁、袁震國等組建

雪逞風威,白占田園能幾日;
雲乘雨勢,黑瞞天地不多時。 劉鳳誥題城隍廟戲台,位於城西。清順治十年,知縣吳興祚捐住宅建

出東門,搬西遊,南腔北調;
打春雷,落夏雨,秋收冬藏。 城隍廟戲台。 出東門:《詩經》:“出自東門,有女如雲。” 南腔北調:清趙翼《檐曝雜記慶典》:“每數十步間一戲台,南腔北調,備四時之樂。” 秋收冬藏:《千字文》:“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醫術救人,家學淵源承仲景;
高風冠士,神仙事業並旌陽。 三侯廟,位於城關區,祀張相公,瀏陽人,明萬曆年間舉秀才。為避亂,館大田之橫頭洲,自號橫洲子。相公習歧黃業,解囊助藥,以術濟人,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崇禎二年,為救鄉鄰,獨嘗毒井水暴亡,鄉人建祠以祀

墓碑如新,足證神仙來吉水;
宋盟有幸,長叨福庇蔭金村。 張漢民題三侯廟

天為善士澹厥災,身先取義光千古;
民到於今受其賜,肘後傳方活萬人。 汪煜燦題三侯廟

千載奉聲靈,想當年捐獻救患,世荷帡幪,萍水長流思厚澤;
群生登仁壽,喜此日妙手回春,方傳遐邇,枌鄉共樂薦明禋。 合興會題三侯廟

秀才別具經綸,勿侈談功業,即此壽世良方,良醫允稱良相;
世人志宏胞與,溯胡老傳聞,能為獨嘗苦水,成道乃克成神。 三侯廟

是誰從百世以後,能常念華夏同胞,長盡其醫家義務;
惟公崇上古之風,獨自精歧黃遺學,不愧為國手神通。 文錫華、文錫鈞題三侯廟

濟世有良方,顧一邑黎庶,誕登仁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