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簡介

黃巾農民起義戰爭

東漢中平元年(184年)至初平三年(192年),巨鹿(郡治癭陶,今河北寧晉西南)人張角等領導的反抗東漢王朝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戰爭。

東漢末年,豪強地主大量兼併土地,致使大批農民淪為奴婢或徒附(農奴),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統治階級內部,外戚與宦官相互傾軋,交替把持朝政。外戚與宦官的專權又阻礙了朝廷中士大夫的升遷,引起土大夫同外戚、宦官間的激烈鬥爭,釀成東漢後期的兩次“黨錮之禍”,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政治危機。由於政治黑暗,官場腐敗,土地高度集中,農村經濟凋蔽,廣大農民苦不堪言,不斷舉行起義。靈帝中平元年,張角領導的黃巾農民大起義,是農民反抗鬥爭的總爆發。光和年間,張角奉事黃老,以《太平經》(又名《太平清領書》)傳教,號稱“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為徒眾畫符治病,並分遣弟子周行四方傳道,深得農民信任。10餘年間,徒眾數十萬,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8州。張角部署道徒為36方(部),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帥統領。中平元年春,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後漢書·皇甫嵩傳》)為政治口號,號召起義。36方幾十萬義軍同時舉事,聲勢浩大。因起義軍以頭裹黃巾為標幟,史稱“黃巾起義”。起義之初,義軍節節勝利:河北黃巾軍生擒皇族安平王劉續、甘陵王劉忠;南陽(郡治宛,今河南南陽市)黃巾軍斬殺太守褚貢,圍攻宛城;汝南(郡治平輿,今河南平輿北)黃巾軍敗太守趙謙於召陵(今河南漯河市東北);廣陽(郡治薊縣,今北京市西南)黃巾軍攻殺幽州刺史郭勛和太守劉衛。起義軍主力很快形成三大軍事中心: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其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率主力活動於冀州(州治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鄴鎮南)的廣大地區,張角、張梁駐廣宗(今河北威縣東南),張寶屯兵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北),成為領導起義的中心;張曼成自稱“神、卜使”,率南陽黃巾軍屯兵宛城,成為南方的黃巾主力;波才、彭脫領導的黃巾軍,控制潁川(郡治陽翟,今河南禹縣)、汝南、陳國(治所今河南淮陽市)一線,成為東方的黃巾主力。此外,還有卜已等領導的黃巾起義隊伍,分別活動於東郡蒼亭(今山東陽穀東北)。各方黃巾軍從北、東、南三個方向對京師洛陽形成包圍之勢。

為鎮壓義軍,靈帝下令大赦黨人,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在軍事上則動員全國兵力,分頭進剿。以外戚何進為大將軍,統率左、右羽林軍,屯兵洛陽,拱衛京師;並星夜調兵進駐洛陽外圍的函谷、廣成、伊闕、大谷、?轅、鏇門、孟津、小平津八大軍事關隘,以加強京師外圍防禦;命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俊率步騎4萬餘人重點進攻潁川黃巾軍;北中郎將盧植率北軍五校士和地方官軍進攻河北黃巾軍;南陽一線仍由地方官軍防守。官軍進攻重點首先指向直逼京師洛陽的潁川黃巾軍波才部。中平元年四月,波才率部擊敗朱俊,進圍皇甫嵩於長社(今河南長葛東北)。後因缺乏作戰經驗,依草結營,會大風,皇甫嵩乘夜順風縱火,義軍潰敗。皇甫嵩又會合朱俊、曹操三軍合擊,義軍數萬人被殺。皇甫嵩、朱俊乘勝進擊汝南、陳國黃巾軍,敗波才部於陽翟(今河南禹縣),波才戰死;又敗彭脫部於西華(今河南西華南)。八月,再敗東郡(郡治濮陽,今河南濮陽市西南)黃巾軍卜已部於蒼亭,屠殺義軍7000餘人,卜已亦被俘殺。東郡、汝南、潁川三郡黃巾主力覆滅。張曼成指揮南陽黃巾主力進攻中原戰略要地宛城,遭南陽太守秦頡抵抗,張曼成戰死。趙弘繼為統帥,攻克宛城,部眾發展至10餘萬人。六月,朱俊部在擊滅潁川黃巾軍後,轉攻南陽黃巾軍,與荊州刺史徐謬、南陽太守秦頡合兵1.8萬餘人圍攻宛城。黃巾軍奮死堅守,兩月不下。朱俊見城堅難攻,退兵誘敵,暗中設伏。黃巾軍不明虛實,出城追擊,遭官軍伏擊,損失慘重,被迫退守宛城。終因主力被殲,危城不守,餘部在孫夏率領下於十一月向西鄂(今河南南陽市東北)附近的精山(今河南南陽市西北)轉移,朱俊率軍追擊,孫夏等萬餘人戰死,南陽地區黃巾主力被擊滅。潁川、南陽兩地的黃巾軍被鎮壓後,統治者又將作戰重點指向河北。因盧植率軍全力圍攻廣宗三月不下,靈帝改派東中郎將董卓接替盧植,亦為張角大敗於下曲陽。十月,東漢王朝再調皇甫嵩為帥,進攻廣宗。適值張角病死,黃巾軍失其主帥,士氣大挫。皇甫嵩乘勢突然發動夜襲,義軍倉猝應戰,張梁等以下3萬餘人戰死。十一月,皇甫嵩揮師轉攻下曲陽,張寶戰死,全城10餘萬人被殺。至此,黃河南北的幾支黃巾軍主力已先後被官軍及地方豪強武裝各個擊破。但黃巾軍餘部仍然堅持鬥爭。中平五年二月,北方黃巾餘部在郭太(一名郭大)領導下於白波谷(今山西襄汾永固鎮)重舉義旗,號為“白波黃巾”,攻太原、入河東(郡治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擊敗董卓大將牛輔的進剿;五月,馬相、趙祗自號黃巾,起義於四川綿竹(今四川綿竹東南),連破益州(治今四川廣漢北)、犍為(郡治武陽,今四川彭山東)、巴郡(郡治江州,今四川重慶北嘉陵江北岸)等郡縣,控制了益州大部地區;同年十月,青徐黃巾軍復起,攻北海(治今山東昌樂西北)、入兗州(轄今山東西南部)戰壽張(今山東東乾西南),堅持數年之久。但由於各部義軍缺乏統一指揮,各自為戰,終被各地豪強各個擊破,先後敗亡。東漢政權經過黃巾起義,迅速趨於瓦解。

點評:黃巾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宗教掩護下有組織有準備的農民戰爭,為後來的歷次農民起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黃巾農民起義戰爭的成功經驗,主要表現在:第一、它提出了明確的鬥爭目標,即消滅東漢政權,建立自己的統治,這對號召和團結人民參加起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二、利用宗教形式進行起義的宣傳和組織工作,麻痹了官府,積蓄了力量,為舉行起義作好了比較充分的準備。第三、起義計畫制訂得比較周密、具體。所謂“內外俱起”、“八州並發”就反映了這一特點。儘管後來由於叛徒的告密,使這一起義計畫的實施遇到很大的困難,但經張角果斷處置,它基本上還是得到了落實,從而給東漢王朝以沉重的打擊。第四、鬥志堅決,寧死不屈,敢於攻堅,勇於犧牲,以此向天下昭示了起義將士的鬥爭精神和高尚氣節。但是黃巾農民戰爭失敗的教訓同樣是非常深刻的。它同所有失敗的農民起義一樣,沒有遠大的戰略眼光,因此提 不出更具體的策略方針;它沒有建立起後方基地和有組織的戰鬥部隊,因此部隊保障受 到限制,戰鬥行動受到掣肘;它缺乏統一的指揮和互相的配合,各自為戰,因此造成戰 區上的孤立、分割態勢,以致為敵占優勢的主力軍所各個擊破;它不懂得在敵強我弱形 勢下採取運動戰、游擊戰等機動作戰形式的重要性,因此熱衷於城池的攻守,將起義軍 主力膠著於一地,同敵人打硬仗、拚消耗,直至耗儘自己戰鬥力而被擊敗。所有這些, 都是起義軍在戰略上和作戰指導方面的嚴重失策,也是直接導致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革命戰爭失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