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忠簡介

馬建忠

(1844~1900)  清末改良主義者,語言學家。字眉叔。江蘇丹徒(今鎮江)人。太平軍進軍江南時,隨家徙居上海。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因憤外患日深,開始研習西學。1870年(同治九年)入李鴻章幕辦理洋務。1876年(光緒二年),被派赴法國留學,專攻法律、政治、外交,兼充出使英、法大臣郭嵩燾的翻譯。1879年返國後,授道台銜,成為李鴻章的重要幕僚。曾數度去朝鮮、印度處理外交事務,後又任輪船招商局會辦及上海織布局總辦。1890年後,家居著書。中日甲午戰爭時,建議創設翻譯書院,並充洋文教習,培養兼通漢文洋文人才,翻譯各國人文、自然科學書籍。1900年李鴻章赴任與八國聯軍議和大臣時,受命在上海行轅襄理機要。主要著作有《適可齋記言記行》。早期思想基本上沒有超出洋務派思想的範圍,中法戰爭後,在政治主張中表現出更多的資本主義傾向。不僅強調要學習西方的船堅炮利和聲光化電,而且大力提倡設工廠,開礦山,行輪船,築鐵路,廢厘金,興商務,以及學習西方教育、法律和政治制度的某些方面。他精通英、法語文及希臘文、拉丁文,是中國近代第一批改良主義者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另著有《文通》(通稱《馬氏文通》)十卷,以拉丁文法研究漢文經籍的語言結構規律,為中國第一部較系統的語法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