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士信簡介

羅士信

羅士信(?—622.4.11),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歷城)人,唐朝大將。

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統治殘暴,驕奢荒淫,連年大興土木,不斷對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蕪,民不聊生,各地不斷爆發農民起義。隋大業七年(611年),鄒平(今山東鄒平北)人王薄率領農民民眾,以長白山(即今山東鄒平西南會仙山)為根據地,舉起了反隋義旗,並且經常在齊郡境內活動,官軍多次圍剿都被打敗。齊郡丞張須陀帶兵征討,連破義軍。

大業九年(613年),羅士信時年14歲,短小精悍,便向張須陀請戰,張須陀見他太小,便說:“汝形容未勝衣甲,何可入陣!”(《舊唐書·羅士信列傳》)羅士信聞後大怒,身披兩副甲,佩兩壺箭,上馬請張須陀觀看,張須陀非常讚賞,許其出戰。三月,張須陀擊義軍於濰水,義軍剛列陣,羅士信便持長矛突入義軍陣中,連續殺死數人,每殺一人,便將其首級拋向空中,再用長矛挑著,繼續作戰。義軍皆駭然,無人敢擋。張須陀乘勢發起進攻,大破義軍。羅士信追趕義軍,每殺一人就割下鼻子以代首級,張須陀對羅士信讚賞不已,並將其留在身邊,同時將自己的戰馬送給羅士信。以後每次作戰,張須陀先登,而羅士信士信為副。隋煬帝聽說此事後,便令畫工畫《須陀、士信戰陣圖》,以供觀賞。

大業十年(614年)十二月,涿郡(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盧明月率義軍10餘萬屯祝阿(今山東禹城西南),張須陀統兵萬餘進擊之。雙方相距6—7里設營柵相持,經10餘日,隋軍糧盡將退,張須陀則對將士說:“賊見兵卻,必輕來追我。其眾既出,營內即虛,若以千人襲營,可有大利。此誠危險,誰能去者”?(《舊唐書·秦叔寶列傳》)眾人莫有應者,唯獨羅士信和秦叔寶請戰。張須陀遂令二人各率千人,伏兵葭葦中,自引兵棄營而退。盧明月率眾逐擊,羅士信、秦叔寶乘機領伏兵攻入義軍營寨,放火焚燒30餘柵,營中守卒大亂,盧明月率部迅速回救,遭張須陀回師夾擊,起義軍潰敗,被斬殺無數,盧明月僅以數百騎突圍。

大業十二年(616年),張須陀於大海寺(今河南滎陽東北)中瓦崗軍李密的埋伏,戰死。大業十三年(617年)四月,羅士信隨裴仁基歸附瓦崗軍,任總管。

羅士信率所部隨李密攻打王世充,李密戰敗,羅士兵信躍馬突進,身中數箭,為王世充軍所俘。王世充知羅士信驍勇善戰,待其甚厚,並與他同吃同睡。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王世充在邙山之戰中擊敗李密,得李密部將邴元真等,王世充將眾人皆拜為將軍,並且對待眾人和羅士信一樣,同時不再重視羅士信。邴元真為人貪鄙,羅士信恥與這種人為伍。當時羅士兵有駿馬,王世充侄王道詢向羅士兵索要,羅士兵不給,結果王世充卻將此馬奪去賜給了王道詢,這件事又使羅士信憤怒不已。

武德二年(619年)七月,王世充遣羅士信攻打唐朝谷州(治新安,今屬河南),羅士信趁機歸附大唐。唐高祖李淵聞訊後非常高興,“遣使迎勞,賜帛五千段,稟食其所部,”(《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七》)並拜陝州道行軍總管,參與攻打王世充的作戰。

十月,羅士信率勇士乘夜進襲洛陽外城,縱火焚燒清化里而還。二十七日,羅士信等又攻破青城堡(今河南洛陽西北)。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羅士信率所部圍攻慈澗(今河南洛陽市西),王世充派太子王玄應帶兵救援。作戰中,羅士信將王玄應挑於馬下,王玄應被部下救走,才免於一死。

唐滅劉武周后,與鄭帝王世充、夏王竇建德成鼎立之勢,唐高祖李淵為統一天下,於七月初一命秦王李世民率率7總管25將,10餘萬人東征王世充。七月底,羅士信奉命率先頭部隊包圍慈澗,李世民自率步騎5萬繼至。王世充聞訊親率3萬兵部前去救援。二十九日,李世民率步騎5萬直逼慈澗,王世充見難以抵抗,即棄城撤軍回洛陽。唐軍乘勢開始掃清洛陽外圍的作戰。

十月十五日,羅士信率軍襲取要地硤石堡,繼而進圍另一要地千金堡,堡中守軍堅守不降,並大罵羅士信。羅士信大怒,派百餘人於黑夜懷抱嬰兒數十到千金堡下,讓嬰兒啼哭呼叫,詐稱“從東都來投羅總管。”不久又故意說:“此千金堡,吾輩錯矣!”(《舊唐書·羅士信列傳》)立即離去。守軍錯以為羅士信已經撤離,便出堡追趕。路旁的羅士信伏兵立即沖入堡內,奮勇作戰,盡殺堡中守軍。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王世充戰敗降唐,羅士信因功受絳州總管,封剡國公。

七月,原竇建德部將劉黑闥起兵反唐,很快占據河北大部郡縣和河南部分地區,並先後擊敗唐淮安王李神通、幽州總管李藝和黎州總管李世績等人所率唐軍,嚴重威脅唐朝在河北地區的統治。十二月十五日,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率兵討伐劉黑闥。

武德五年(622年)正月三十日,洺水(今河北曲周東南)縣人李去惑占據城池降唐。李世民派彭公王君廓率1500名騎兵,與其共同守城。二月,劉黑闥急攻洺水城,該城四面環水,水寬50餘步,深三、四丈,劉黑闥在城東北修建兩甬道準備攻城。李世民三次引兵增援,都因劉黑闥軍頑強阻擊不能進。眼看甬道即將修成,洺水城危在旦夕。李世民恐王君廓不能守,便召諸將相商。李世績說:“若甬道達城下,城必不守。”(《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李世民對諸將說:“孰能守此?”羅士信說:“願以守 。”(《新唐書·羅士信列傳》)李世民遂登上城南高墳,用旗語令王君廓突圍,羅士信乘機率200士卒進城,代其堅守城池。劉黑闥軍在甬道修成後,連續8晝夜猛攻洺水城,恰逢大雪,唐軍無法增援,洺水城於二十五日(公元622年4月11日)陷落,羅士信被俘。劉黑闥知羅士信作戰勇猛,便勸其投降。但羅士信寧死不屈,被劉黑闥所殺。李世聞訊後,非常難過,花錢購得他的屍體,葬之,謚曰勇。

關於羅士信的年紀,史書記載不一,《舊唐書》和《資治通鑑》記載為20歲,《新唐書》記載為28歲,但按三本書的統一的記載,說他隨張須陀討王薄時為14歲,那么這三個說法都有問題。

起初羅士信和裴仁基的關係很好,攻克洛陽後,羅士信自己出資厚葬裴仁基於北邙以報其德(裴仁基計畫刺殺王世充失敗,和其子裴行儼一同在洛陽被殺害),還說:“我死後,當葬此墓側。”(《舊唐書·羅士信列傳》)羅士信死後,果然葬在裴仁基墓旁。

羅士信是隋末唐初時期的著名戰將,進攻是必為先鋒,後撤時負責殿後,所獲得的戰利品也全部分給有功的部下,有時甚至以自己的衣服和坐騎相贈,所以士兵都願為他效命。但羅士信執法很嚴,即使親友犯法也不饒恕,所以他和部下的關係也不是很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