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廓簡介

王君廓

王君廓(?—627.11.5),并州石艾(今山西平定縣)人,唐朝大將。

王君廓自幼孤貧,以販馬為生,善於偷盜,而且“勇力絕人”(《舊唐書·李璦列傳》)。一次背著一個安放了倒刺的竹笱(安放在堰口的竹製捕魚器,大腹、大口小頸,頸部裝有倒須,魚入而不能出)出門,在路上看到了一個賣絲綢的商人,便用竹笱套住商人的頭,然後趁機將絲綢搶走。待商人取掉竹笱後,卻不知是誰搶的。由於王君廓品行不端,鄉里都引以為患。

隋朝末年, 隋煬帝楊廣統治殘暴,驕奢荒淫,連年大興土木,不斷對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蕪,民不聊生,從大業六年(610年)起,在全國各地相繼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王君廓也想乘機建功立業,於是便找到他的叔叔,將自己的想法以實相告,但他叔叔卻不同意。於是王君廓就欺騙他叔叔,說他家鄰居與嬸嬸有姦情,他叔叔一怒之下便和王君廓將鄰居給殺了,從此亡命江湖。

此後,王君廓聚集了千餘人,組成了一支義軍,四處掠地。一次掠地至長平(今山西),進逼夏縣(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河東丞丁榮率軍拒御,並派人慰召。王君廓見到來人後,誤以為丁榮欲歸降。丁榮遂輕視王君廓,布置軍隊登山。此時的王君廓已將軍隊埋伏在山谷中,並乘丁榮撤軍時突然發起進攻,大破其眾。此後又與韋寶、鄧豹等部攻掠虞鄉(今山西),與隋將宋老生相遇,王君廓初戰不利,退保方山,宋老生乘勝列營緊逼。此時王君廓軍糧已盡,於是便向宋老生詐降。王君郭與宋老生隔澗相談,“祈請哀到”(《新唐書·王君廓列傳》),宋老生聞後,為之感動,遂放鬆了戒備,王君廓趁機逃走。

不久,王君廓率義軍掠地至邯鄲(今河北邯鄲市),邯鄲人王君愕前來面見王君廓,並勸諫道:“方今萬乘失御,英雄競起,誠宜撫納遺氓,保全形勝,按甲以觀時變,擁眾而歸真主,此富貴可圖也。今足下居無尺土之地,守無兼旬之糧,恣行殘忍,所過攘敚,竊為足下寒心矣。”(《舊唐書·王及善列傳》)王君廓聞聽此言,覺得言之有理,於是又問該如何去做,王君愕說:“井陘之險可先取。”(《新唐書·王及善列傳》)王君廓採納了這個建議,率眾屯兵井陘山(今河北獲鹿西南)。

一年後,即義寧元年(617年)五月,隋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起兵反隋,派人前來招降。此時王君廓與韋寶、鄧豹隊伍駐紮在一起,二人想歸附李淵,但王君廓卻無此意,於是假意贊同,然後乘二人不備,突然攻打二人,並搶了二人的輜重,投奔到李密率領的瓦崗軍。但事與願為,王君廓在李密這裡並沒受到重用,遂於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二十七日歸唐,李淵授王君廓上柱國、假河內(郡治野王,今河南沁陽)太守、常山(今河北正定)郡公,遷遼州刺史,徙封上谷公。後因戰功,封右武衛將軍。

唐高祖李淵為統一天下,於武德三年(620年)七月命秦王李世民率軍東征王世充。鑒於洛陽城堅,重兵守備,短時難以攻下,李世民決定先掃清外圍,然後攻城。於是令諸將攻打洛陽外圍,王君廓奉命至洛口(今鞏縣東北)斷王世充糧道,王君廓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九月十七日,王君廓又奉李世民之命,率部攻克轘轅(今河南偃師東南)。王世充派部將魏隱等進行反擊,王君廓佯為膽怯而逃,在途中設下埋伏,大敗魏隱等,然後東進,至管城(今河南鄭州)而還。在此之前,王世充部將郭士衡、許羅漢進入唐境攻掠,王君廓設計將其擊退。事後,唐高祖還下詔書對王君廓進行了褒獎,稱其 :“爾以十三人破賊萬,自古以少制眾,無有也!”(《新唐書·王君廓列傳》)並賜雜彩百段。

武德四年(621年)二月,王君廓與王世充部將單雄信、裴孝達相持於洛口(今河南鞏縣東北)。王君廓兵少,向李世民求援,李世民遂率步騎5000前來增援,援軍行至轅轅(今河南偃師東南)時,單雄信等聞,於二十二日逃走。王君廓趁機率軍追擊,敗之。至此,經7個月外圍作戰,唐軍先後攻占龍門、回洛城、洛口等要地,截斷其虎牢至洛陽糧道,切斷了洛陽的外向聯繫。三十日,駐守虎牢的王世充鄭州(治管城,今河南鄭州市)司兵沈悅派人到左武侯大將軍李世績處請降。王君廓奉李世績之命夜襲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汜水鎮西),沈悅作內應,王君廓一舉奪取軍事重鎮虎牢,俘荊王王行本及其長史戴胄。虎牢的占領,對唐軍最後滅掉王世充和竇建德,以及統一戰爭的順利進行都起了重要作用。

唐軍圍困洛陽後,城中糧盡。王世充遣使向竇建德求救。竇建德恐唐滅鄭後危及自己,決定實行聯鄭抗唐,於三月率軍10餘萬西援洛陽,連克管州(治管城,今鄭州)、滎陽(治今滎陽)等地,進屯成皋(今滎陽汜水鎮)之東。李世民中分麾下,親率精兵步騎3500人於二十五日進駐虎牢。竇建德軍被阻於虎牢東月余(一說20餘日)不得西進,幾次小戰都失利。四月三十日,王君廓奉李世民之命率輕騎千餘截擊竇建德運糧隊,俘其大將軍張青特,此戰的勝利,使竇建德軍更陷於不利境地,將士開始思歸。

五月初一,李世民率兵一部過河,從南面逼進廣武,觀察竇軍形勢,留馬千餘匹在河中沙洲放牧,以誘竇建德出擊。次日,竇軍果然傾巢而出,在汜水東岸布陣,北依大河,南連鵲山(今河南滎陽西南),正面寬達20里,擂鼓挑戰。李世民率軍在汜水西岸列陣相持,登高嘹望敵陣,決定按兵不動,待竇軍氣衰,再一舉將其擊破。竇建德見唐軍不戰,遂輕視唐軍,便派300騎兵涉過汜水,在離唐營一里地方停下來,派人通報李世民說:“請選銳士數百與之劇。”(《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九》)李世民不甘示弱,便派王君廓率200名長槊兵應戰,雙方交戰,乍進乍退,未分勝負,各自回軍。時至中午,竇軍士卒飢疲思歸,皆坐列,又爭搶喝水,秩序紊亂。唐軍乘機發起進攻俘竇建德及其以下5萬人。李世民回師洛陽,王世充被迫於初九率部2000餘人出降。此戰,一舉擊滅王、竇兩大集團,使唐統一戰爭取得了基本勝利。王君廓因屢立戰功,進爵彭國公。

竇建德虎牢兵敗被俘殺後,餘部推劉黑闥為主,於七月在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北)起兵反唐,徐圓朗、高開道亦舉兵回響。他們北聯突厥,不到半年盡復竇建德舊地,唐在河北的統治受到嚴重威脅。十二月十五日,唐高祖李淵命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率兵討伐劉黑闥,命李藝從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南下,兩面夾擊。

武德五年(622年)正月,洺水(今河北曲周東南)縣人李去惑占據城池降唐。王君廓奉李世民之命率1500名騎兵入城,與其共同守城。二月二十四日,李世民與李藝會合於洺州(治永年,今河北永年東南)。劉黑闥為了打開通向貝州的東面道路,率兵急攻洺水城,該城四面環水,水寬50餘步,深三、四丈,劉黑闥在城東北修建兩甬道準備攻城。李世民三次引兵增援,都被劉黑闥軍頑強阻擊而未能前進。眼看甬道即將修成,洺水城即將攻下,李世民擔心王君廓守不住洺水城,遂登上城南高墳,用旗語令王君廓突圍,同時命勇將行軍總管羅士信率200士卒進城,代其堅守城池。劉黑闥在甬道修成後,率軍連續8晝夜猛攻洺水城,恰逢大雪,唐軍無法增援,洺水城於二十五日攻克,並俘殺羅士信。二十九日,李世民率軍又奪回洺水城。三月二十六日,唐軍擊敗劉黑闥,劉黑闥率殘部逃入突厥。王君廓奉命鎮守幽州。

武德八年(625年),突厥軍多次南下攻擾唐邊,九月十五日,王君廓率軍在幽州大敗突厥軍,斬俘2000餘人,獲馬5000匹。唐高祖見到捷報後,非常高興,征王君廓入朝,將所乘御馬賜於王君廓,還讓他在宮殿上騎馬而出,可謂榮耀之極。唐高祖還對大臣說:“昔藺相如叱秦王,目眥皆烈。君廓往擊建德,李績遏之,至發憤大呼,鼻耳皆流血,其勇何特古人哉!朕當不以例賞 。”(《新唐書·王君廓列傳》)又賜給他錦袍金帶,然後讓他還鎮幽州。

時任幽州大都督李瑗是唐高祖堂兄之子,武德元年封廬江王,武德九年(626年)任幽州大都督。唐高祖以其懦弱無能,非將帥之才,便命王君廓輔佐他。王君廓是強盜出身,驍勇強悍,而且多計謀,所以李瑗很倚賴他,與其推心置腹,還答應與他通婚。太子李建成謀害秦王李世民時,暗中與李瑗相互勾結。玄武門事變中,李建成被殺,唐高祖詔命通事舍人崔敦禮召其入朝。李璦心存恐懼,向王君廓問計。王君廓欲捉取李璦,攫取功名,遂鼓動李瑗說:“京都有變,事未可知。大王國之懿親,受委作鎮,寧得擁兵數萬而從一使召耶!且聞趙郡王先以被拘,太子、齊王又言若此,大王今去,能自保乎?”(《舊唐書·李璦列傳》)說罷與李瑗一起哭泣起來。李瑗說:“我今以命托公,舉事決矣。”(《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於是李瑗劫持了崔敦禮,發動叛亂。李瑗通過驛站調集兵力,並召其親信、燕州(即幽州)刺史王詵前往薊州(治漁陽,今河北薊縣)商議對策。兵曹參軍王利涉建議:“王君廓反覆,不可委以機柄,宜早除去,以王詵代之。”(《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李瑗猶豫不決。王君廓風聞後,於六月二十五日率數騎去見王詵,王君廓先讓部下在外面等候,“聞呼聲則入”(《新唐書·王君廓列傳》)。獨自一人先去見王詵,王君廓詐道 :“有急變,當白!”(《新唐書·王君廓列傳》)王詵正在洗頭,握著頭髮便出來了,王君廓趁機將王詵殺死,然後對王詵的部下說:“李瑗與王詵共反,禁錮敕使,擅追兵集。今王詵已斬,獨李瑗在,無能為也。汝若從之,終亦族滅;從我取之,立得富貴。禍福如是,意欲何從?”眾人道:“皆願討賊。”(《舊唐書·李璦列傳》)王君廓率眾人翻越西城,進入城內,李瑗此時還沒有發覺。王君廓自領千餘人先從獄中放出崔敦禮,直到這時李璦才知道王君廓有變,連忙率數百名親兵披甲而出,在門外遇到了王君廓。王君廓對李璦的親兵說:“李瑗作逆誤人,何忽從之,自取塗炭。”(《舊唐書·李璦列傳》)李璦部下遂棄戈潰散,只有李瑗獨自留在那裡,大罵王君廓:“自媚,汝行當自及矣。”(《舊唐書·李璦列傳》)王君廓捉住李璦,將其勒死,平息了叛亂。二十六日,朝廷任命王君廓為左領軍大將軍兼幽州都督,將李瑗家中的人口賞賜於他。

八月初八,唐高祖李淵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加王君廓加左光祿大夫,賜物千段,食實封一千三百戶,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相同,僅次於裴寂的一千五百戶,由此可見王君廓在唐太宗心中是有很高地位的。

王君廓在幽州任職後,驕橫自恣,無法無天。朝廷認為武將不知時事,所以以李玄道為幽州長史,以維持府中之事。李玄道見王君廓不守法紀,多次要上告朝廷彈劾他,這使王君廓猜惑不已,非常不安。一次,李玄道將王君廓所掠的良家女子放走,使王君廓很不高興。

貞觀元年(627年)九月,王君廓奉詔入朝,李玄道因是房玄齡的外甥,所以便藉此機會讓王君廓給房玄齡捎封信。王君廓暗中將信折開,想看個究竟,但書信是用草書寫的,王君廓不認識,所以便懷疑李玄道是在告發自己。王君廓心中害怕,行至渭南(今陝西)時,殺死驛站吏卒,準備逃往突厥,二十二日(即公元627年11月5日)在途中被野人殺死。唐太宗念王君廓以前的戰功,將他收葬,並待其家如初。時御史大夫溫彥博上奏說 :“君廓叛臣,不宜食封邑,有司失所宜言 。”(《新唐書·王君廓列傳》)於是追削其封邑,貶為庶人。

點評:王君廓是唐朝開國功臣之一,有勇有謀,以他當時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而言,是完全能被列入凌煙閣的。但由於王君廓為人卻狡桀多變,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