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願簡介

張仁願

張仁願(?-714.7.25),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人,本名仁亶,唐朝大臣,名將。

張仁願本名仁亶,因與唐睿宗名字的發音相似,故改名仁願。張仁願的家鄉渭南 素有“三賢故里”之美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北宋名相寇準也都是渭南 人。張仁願在少年時便才華出眾,具有文韜武 略。武則天當政時,累遷殿中侍御史。當時御史郭弘霸為巴結武則天,上表稱武則天是彌勒佛轉世。鳳閣舍人張嘉福、王慶之也上表請 求將武承嗣為皇太子。張仁願也被邀請一起聯名上表,結果遭到張仁願的嚴辭拒絕,張仁願也因此受到有識之士的器重。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三月,肅邊道行軍大總管王孝傑率軍在素羅汗山(今甘肅臨洮界)抗擊吐蕃軍,結果唐軍大敗。張仁願素與王孝傑不和,此次又身為監軍,便因人奏事,將失敗責任全部推給王孝傑,王孝傑因此被削官為民,張仁願憑此擢升為侍御史。

萬歲通天二年(697年),監察御史孫承景出任清邊軍監軍,戰還後,孫承景虛報戰功,稱自己每戰必身先士卒,親臨矢石。武則天聞訊後,對孫承景讚賞道:“御史乃能如是乎!”(《舊唐書·張仁願列傳》)遂將其擢 升為右肅政台中丞,並令張仁願為孫承景部下記功。張仁願先向孫承景詢問作戰經過,孫承景本是虛報戰功,支支吾吾無法回答。張仁願知道其中必有隱情,便上書彈劾孫承景欺君犯上,虛報戰功。結果武則天將孫承景被貶為崇仁令,以張代為中丞,檢校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都督。

武則天執掌國政以後,相繼派兵出征西域,從吐蕃手中收復了安西四鎮,恢復了唐朝在西域的統治,鞏固了西北邊疆的安全;同時又派軍討平了東北地區的契丹等族的叛亂。此時以阿史那骨篤祿為首的後突厥汗國 大舉入侵。武則天為了實現自己改唐建周的政治目的,專心在國內推行酷吏政治,對後突厥採取了消極防禦的戰略,並接連誅殺了在抵禦突厥有功的著名邊將程務挺和黑齒常之等,使突厥的入侵愈演愈烈,最終釀成了北方的嚴重邊患。在改唐建周以後,繼任後突厥可汗的阿史那默啜在武力南侵的同時,又玩弄和親手段,麻痹武則天,壯大實力。武則天對默啜的入侵仍然採取消極的防禦的戰略。此時地處在北方、與後突厥相臨的幽州便成為朝廷抵禦後突厥入侵的前沿。

聖曆元年(698年)六月初六,武則天根據默啜前年的請求,命淮陽王武延秀等人入突厥,納默啜之女為妃。但默啜以突厥世受唐恩,其女要嫁於李氏等為由,拘留武延秀,並發騎兵10萬,進襲靜難(今天津薊縣)、平狄(今山西代縣)、清夷(今河北懷來縣東)等軍。隨後默啜列舉武后罪狀,藉口“奉唐伐周”,欲攻取河北。

武則天聞訊,發兵三路:司屬卿武重規為天兵中道大總管、右武威衛將軍沙吒忠義為天兵西道前軍總管、張仁願為天兵東道總管,率軍30萬討伐突厥。又以左羽林衛大將軍閻敬容為天兵西道後軍總管,率兵15萬為後援。默啜得知唐大軍出動,於九月二十六日將所掠趙、定等州男女萬餘人(一說八九萬人)全部殺死,經五回道(河北五回山)北還。所過殺掠,不計其數。沙吒忠義等將領都不敢引兵追擊,唯張仁願率所部進行截擊,交戰中,張仁願的手被敵射中,血流不止。武則天聞訊,派人前去慰問,並賜藥療傷。不久,又遷張仁願為并州(治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大都督長史,後又遷幽州刺史。

長安二年(702年)三月,突厥軍攻破石嶺關(今山西陽曲北),繼續攻打并州。武則天遂以雍州長史薛季昶攝右台大夫,充山東(太行山以東)防禦軍大使,節度滄(治清池,今河北滄州東南)、瀛(治河間,今河北河間)、幽、易(治易縣,今屬河北)、恆(治真定,今河北正定縣)、定(治安喜,今河北定縣)等州;四月,又以張仁願負責幽、平(治今河北盧龍)、媯(治今河北懷來東南)、檀(治密雲,今屬北京)等州的防禦,統諸州及法夷、障塞軍之兵,與薛季昶互為倚角,共拒突厥。默啜見唐軍有備,方引兵而歸。

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李顯復辟,復國號為唐。

神龍二年(706年)十月初九,張仁願被調回京城,任左屯衛大將軍,兼檢校洛州(治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長史。當時京城糧價飛漲、盜賊橫行。張仁願到任後,採取了嚴厲的措施,將抓捕的盜賊全部斬殺。殺人之多,以至“積屍府門”(《新唐書·張仁願列傳》)。經過短暫而又有效的治理,京城的情況有了明顯的好轉,一時“遠近震懾,無敢犯者。”(《新唐書·張仁願列傳》)唐高宗時的洛州刺史賈敦頤也是政績突出,所以時人都說:“洛州有前賈后張,可敵京兆三王。”足見張仁願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景龍元年(707年)正月,唐中宗鑒於默啜可汗屢犯唐邊以及唐軍在鳴沙(今寧夏青銅峽西南黃河東岸豐安故城)之役中的失敗,下制命內外官吏各進平突厥之策。右補闕盧輔上疏:“邊州刺史,宜精擇其人,使之搜卒乘,積資糧,來則御史,去則備之”,“當理內以及外,綏近以來遠,俟倉廩實,士卒練,然後大舉以討之。”(《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唐中宗表示贊同。五月初一,唐中宗任命張仁願為朔方道大總管、御史大夫,屯邊以備突厥。

十月十三日,張仁願奉命率軍進擊突厥,唐軍到達軍所後,突厥軍已退,張仁願乘勢追擊掠奪隴右監牧馬匹的突厥叛眾,夜掩其營,大破突厥軍,重新奪回了被掠的監牧馬匹。

景龍二年(708年)三月,默啜統帥全軍西擊突騎施(西突厥部落,當時勃興於西北),北方兵力空虛。張仁願利用此機遇,上疏請求乘虛奪取漠南之地,在黃河以北修築三座首尾相應的“三受降城”,即可斷絕突厥的南侵之路。因為朔方軍(治夏州,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以前與突厥一直以黃河(在今內蒙古黃河彎曲段)為界,唐軍守河南,突厥守河北。河北岸有一拂雲祠,突厥每 次發兵,都要去祠中祈禱,然後再發兵南下。

奏疏送至京城後,唐中宗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太子少師唐休璟認為:“兩漢已來,皆北守黃河,今於寇境築城,恐勞人費功,終為賊虜所有 。”(《新唐書·張仁願列傳》)因而表示反對。但張仁願認為機會千載難遇,所以執意請求,最後中宗答應了仁願的請求。張仁願又上表請求將戍邊歲滿的兵士留下來,以加快工程進度。當時有200名鹹陽 籍(今陝西鹹陽東)士兵不願築城,集體逃走,結果被擒獲,為嚴肅軍紀,張仁願將其全部處斬,一時“軍中股慄”,無不盡力。經過唐軍將士的努力,唐軍只用60天便將三城全部築成。以拂雲祠為中受降城(在今內蒙古包頭西),與東、西兩受降城相去各400餘里,皆據要津,遙相應接,向北拓地300餘里。又於牛頭朝那山(今內蒙古固陽東)北設定烽侯1800所,以左玉鈐衛將軍論弓仁為朔方軍前鋒游弈使,戎守諾真水(今內蒙古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境),搜尋警戒。從此,突厥不敢度山(陰山)畋牧,朔方從此不再受其攻掠,並減省鎮戍兵數萬人。

張仁願初建三城時,即沒有設計出壅門(懸門),也沒有裝備守城的器械。有人不解:“此邊城御賊之所,不為守備 ,何也?”張仁願回答道:“兵貴在攻取,不宜退守。寇若至此,即當併力出戰,回顧望城,猶須斬之,何用守備生其退恧之心也?”(《新唐書·張仁願列傳》)後來常元楷擔任朔方軍總管時,才開始修築三城懸門。人們因此推重張仁願而輕視常元楷。

三座受降城的築成,在當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受降城有效地遏制住了後突厥的南侵,並拓地300餘里,結束了唐朝在與後突厥數十年戰爭中被動挨打的局面,有著極大的戰略價值。其次,三城的築成,使朝廷減兵數萬,結省了大量的軍費,有利於社會的穩定。最後,受降城不僅在當時發揮了作用,後世也是受益非淺,唐憲宗時期的大臣李絳、盧坦就曾說:“受降城,張仁願所築,當磧口,據虜要衝,美水草,守邊之利地。”(《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九》)呂溫還寫有《三受降城碑銘》來歌頌張仁願。

不久,張仁願回朝任職。七月初三,張仁願升任同中書門下三品,成為宰相,並拜左衛大將軍,封韓國公。同年秋,張仁願再次督軍備邊,中宗李顯還親自賦詩為其餞行,賞賜無數。後又遷鎮軍大將軍、右武衛大將軍。

景龍四年(710年)六月二日, 唐中宗被韋後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死,唐殤帝即位,韋後臨朝稱制。不久,相王李旦第三子李隆基與其姑太平公主發動政變,廢殤帝,殺韋後,扶李旦即位,是為唐睿宗,改元景雲。

七月十八日,張仁願被降為左衛大將軍,後以老致仕。不久又拜兵部尚書,加光祿大夫,依舊致仕。

開元二年(714年)年六月初十(公元714年7月25日),張仁願因病去世。朝廷追贈他為太子少傅,傅物二百段,命五品官一人為監護使。其子張之輔開元初官拜趙州(治平棘,今河北趙縣)刺史。

點評:張仁願為將,號令嚴明,賞罰分明,禦敵有方。唐朝宰相中,文武兼 修者,唯有李靖、郭元振、唐休璟、張仁願四人。張仁願還知人善任,在朔方任職期間,先後用御史張敬忠、何鸞、長安尉寇泚、鄠尉王易從、始平主簿劉體微等人分掌軍事,用太子文學柳彥昭為管記,義烏尉晁良貞為隨機,這些人後來都聞名於世,做上了大官。

附: 諸將五首(其二)

杜甫

韓公本意築三城, 擬絕天驕拔漢旌。豈謂盡煩回紇馬, 翻然遠救朔方兵。

胡來不覺潼關隘, 龍起猶聞晉水清。獨使至尊憂社稷, 諸君何以答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