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簡介

李光耀:新加坡的設計師

1941年底,新加坡被日軍占領。第二年2月初的一天,在賈朗·普莎魯(大馬路)的收容所里,一群人在接受身體檢查。查完後,青壯年男子都被送上卡車,看來像是要送去當苦力。車上一個高個子青年發覺卡車看守得很嚴,不像是開往工地,他預感不妙,便瞅準看守的疏忽,偷偷地跳車逃跑了。

20年後,這個青年回憶說:“後來才知道,那些上卡車的人,永遠不會再回來了。”這位死裡逃生的年輕人,後來領導了一個國家,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成就,他就是李光耀。

年輕的總理馬來半島像條色彩斑斕的大虎尾,雄踞在東南亞的海中,新加坡位於它的最南端。這是一個海島國家,總面積618平方公里,人口260萬,現已發展成一個漂亮的現代化國家,成為亞洲經濟“四小龍”之一。總理李光耀1959年上台執政時,是當時世界上最年輕的總理,至今在位已有31年,是世界上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理。

李光耀的祖籍是中國廣東大埔縣,曾祖父李沐文為了謀生背井離鄉來到新加坡。李光耀天生有一種不服輸的性格,上學時成績優異。1941年,他畢業於萊佛士學院(新加坡大學前身)。1946年前往英國,先後在倫敦經濟學院、劍橋大學深造,獲法學兩項最優等成績,並獲得結業成績第一名。由於學業出類拔萃,還獲劍橋大學頒發的優異星獎。1950年,李光耀在倫敦中殿法學協會獲得律師資格。

1952年,新加坡郵電制服職工聯合會來找律師李光耀,該工會即將舉行罷工,請他出任談判的法律顧問。李以他的雄辯才能一炮打響。後來的幾次罷工,李光耀以工會法律顧問的身份,多方策劃,據理力爭,為工友爭得了權益。

到1954年,李光耀擔任的法律顧問就有一百多個,他以精明強幹、善於籌劃、辯才過人而著稱。

這年11月,一個青年知識分子小組在新加坡醞釀成立民族主義政黨——人民行動黨(英文縮寫為pap)。當討論黨的秘書長這一要職委託給誰時,大家不約而同地同意在勞工界聲名顯赫的年輕律師——李光耀。

1959年,新加坡自治,並進行大選。人民行動黨在全部51議席中占43席,李光耀被授權組織自治政府,他成為第一任內閣總理,當時年僅35歲。

成功之路中國有句俗話:腳踏實地。李光耀將這個思想融入他的治國哲學之中。他曾說:我們必須生活在我們所處的世界。

新加坡是一個600多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飛機一起飛就進入別國領空”,地下幾乎沒有什麼礦藏,地上也沒有農田,填海造地的土石都是從外國買來的。

新加坡人風趣地說:“在新加坡做人最體面,連請客人喝杯水都是進口貨。”

鑒於此,李光耀告誡國人:我們一無所有,除了我們自己。他還強調:一個國家人力資源的素質是影響競爭力最重要的因素,一個民族的創造力、企業精神、集體協作和職業道德,可以使他們的競爭力更勝人一籌。

李光耀號召國人培養“共同經營”意識,為團體的生存和榮譽而埋頭苦幹。

李光耀很注意抓住各種時機。1967年10月,他在參觀英國一家大造船廠時驚訝地發現,英國輪船的推進裝置,竟用了瑞士的專利產品。他極為感慨:一個四周被陸地包圍的山國,不遺餘力地發掘人們的聰明才智,從而打入世界各個角落。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他。因為,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比瑞士要好得多,它扼印度洋、太平洋之間的交通要道,擁有世界第一流的港口,轉口貿易極其興旺。70年代末,新加坡利用自己的優勢,經濟大為發展,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達9.4%。

以後,由於石油危機的爆發,李光耀又發動了新加坡第二次工業革命。實行了以勞動密集型到資產密集型、從低科技到高科技工業的戰略重點轉移,大力培養尖端人才,重點扶持電子、電腦、精密儀器、石油機械等產業,使新加坡的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今日的新加坡,已不單純是一個商港,它成了電子業製造中心,亞洲美元的金融中心,亞洲第一流的醫學中心。

高效的社會新加坡經濟起飛前,面臨的首要任務是生存。作為一個小小島國的總理,李光耀把國際社會比作大海,世界上的大小國家如同海里的大魚和小蝦。他認為:小蝦必須有自己生存的方法,有些魚總要吞吃小蝦,新加坡不能成為這樣的“小蝦”。

他還以蝌蚪為例,蝌蚪是一種很小的動物,可別的動物卻不吞吃它們。這是為什麼呢?據生物學家分析,蝌蚪的皮膚有一些毒素,吞吃以後會很不舒服。新加坡也要像蝌蚪一樣,否則,一定會被大國吞吃掉。

新加坡的外交政策是讓“世界上的主要強國知道它的存在——如果沒有興趣來幫助我們——至少不要把我們搞得更壞”。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新加坡還建立起規模不大,但足以表明不屈意志的國防。

這個國家處處綠樹濃蔭,高樓大廈,街道清潔而井井有條。由於不斷綠化的結果,使平均氣溫降低了兩度。這裡雖然沒有名山大川,一年的觀光客竟有460萬之多。

新加坡的罰款之嚴舉世聞名。在許多公共場所里,經常可以看到各種“不能做”的牌子,旁邊標著罰款的“價格”。一般收入的居民,只要接到任何一張罰款單,一月的工資可能就完了。因此,有人拿人民行動黨(people'sparty)的縮寫pap開玩笑,說pap應該是pay就是:罰個沒完。不過,在“pay守公共規則已成為習慣。

新加坡的組屋也是相當有名的。李光耀政府提出“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專門設立組屋發展局。多年以來,新加坡一直維持著每17分鐘建一個居住單位的效率。現已有70%以上的新加坡公民住進政府廉價提供的組屋,人均住房面積達20平方米。

新加坡的高效率是有名的。穿著整齊的海關關員每20分鐘讓一條船過關;外國人去移民局,3個小時可以辦好延長簽證;外國人投資,有時當天就能知道是否核准;新加坡每年以平均9%的經濟成長率、2%的低失業率、5%的物價低上漲率發展著。為什麼會有如此的效率呢?正如新加坡一位高級官員所說:“我們沒有富饒的土地,沒有金礦,不產石油,付不起慢條斯理的代價。”

廉潔的政府李光耀對貪污腐化者深惡痛絕。他說:貪污腐化曾是殖民當局的宿疾,如果我們失職,或是變得貪污腐化,就同樣會被人民唾棄。

為保證政府官員的廉潔,政府採取了不少的措施。如設立貪污調查局,直屬李光耀管轄。這個機構不僅負責15萬公務員的廉潔問題,還要偵破部長級的貪污事件。在治理肅貪方面也很有成效,原因並不是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調查局僅有34名探員),也不是採用了特別的先進技術,而主要是李光耀認定,不管是什麼人貪污,都要偵辦,決無特權和僥倖。70年代就有幾個部長級人物因此被關進監牢。

另外,新加坡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如對於饋贈的禮物,規定政府官員要交給有關部門負責禮品的人,受禮人如想得到禮物,就要由專人進行估價,然後照價收費。公務員每要都要填表申報自己及家屬的財產,包括證券、房屋、銀行存款、債務等。如果負債額超過了3個月的工資,就會受到上級的詢問。

在新加坡,不是沒有人批評李光耀,比如說他作風專制。但確實沒有人說他不清廉。所以,當有的記者詢問新加坡人:是什麼人在提醒政府官員不要犯錯誤?是什麼人堅持犯錯誤必須受到處罰?答案多半只有三個字:李光耀。

李光耀常常是一身白衣白褲,不打領帶。他甚至為內閣成員規定了工作服——白色短袖襯衣,以示廉政清白。他常說:“新加坡的生存,全賴部長和高級官員的廉潔和效率。”他的人民行動黨的黨旗也很有特點:以長方形的白色為底,表示廉潔;中間是一藍色的圓圈,表示團結;圓圈中有一道閃電,表示雷厲風行地行動。

新加坡人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一個移民社會,華人占76.7%、馬來人占14.6%、印度人占6.4%,還有一些歐亞混血人。這裡的語言、宗教也是五花八門。

李光耀政府採取寬容、和諧、多元的民族政策,不搞華人至上。他提倡保留各民族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同時也提倡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以期產生一種新的文化——新加坡文化。

李光耀每次講話,總是先用英、華、馬來三種語言分别致詞,然後才用通用的英語演講。他每時每刻都在塑造新加坡人的形象。現在,新加坡的各個民族的移民們,已經開始習慣於把自己看作新加坡人了。

李光耀經常在國內視察,發現有好的經驗,立刻倡導推行。1981年的一天,他出巡組屋區,吃驚地看到很多家庭都有音響設備、彩色電視、水磨地磚,卻很少有書櫃和書架,只有一家有書和畫。於是,李光耀提出要培養“有教養的新加坡人”。

一次,在新春之際,李光耀到宏橋地區巡視,發現這個衛星鎮竟有兩座安老院(類似我國養老院),他感到震驚。在這年新春獻詞中他促請:“為人子女者,負起奉養父母的責任,克盡孝道,建立一個健全的社會單位——家庭。”

新加坡人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對此,1990年2月李光耀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視節目中曾說:“若模仿美國的生活方式,新加坡將會毀滅。”所以,新加坡的形象是自己逐漸建立起來的。

為了推廣某項活動,李光耀總是身體力行。如1979年的“推廣華語運動”,對他來說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李光耀30歲以後才讀中文、習華語。當他第一次用華語演講時,卻惹得聽眾哄堂大笑。但由於一直堅持下來,才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李光耀還特別倡導體育運動,他認為居住在城市裡的人,必須注意鍛鍊身體。這方面他也率先做到了。

1990年新加坡歡度了自己的25歲生日,李光耀也已步入花甲之年。以第一副總理吳作棟為首的第二代領導集團已發展成熟,部長們大都是年富力強、學歷很高的中年人。李光耀生動地比喻國家的現狀:我來當守門員,前鋒、中鋒由他們去踢了。這意味著他不再“全場跑動”了,但如果門前出現“險情”,李光耀的作用仍舉足輕重。

李光耀現已辭去總理職務,但他的行動、治國哲學將深深地影響著新一代的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