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幛、挽幅、挽帶和輓聯的意義

女兒 ××× 泣 挽

哀祭文是專門用於治喪過程中的套用類文體。雖然內容單一,形式也不多,但是,在寫作上和形制上卻有較高的要求,不能馬虎敷衍。

4輓聯

輓聯,是古時候輓歌的變體。輓歌是古時哀悼死者的喪歌。《晉書·禮志》中"魏漢故事,大喪及大臣之喪,執紼者輓歌。新禮以為輓歌出於漢武帝役人之勞歌,聲哀切,遂以為送終之禮"。古喪歌有《薤露》、《蒿里》兩章"使挽柩者歌之,世亦呼為輓歌"。

輓聯作為悼念死者的一種文體,是漢民族民間的喪葬風俗,流行於全國各地。起初多以詩、詞、歌等韻文體表達對死者的哀悼之情,後漸漸形成一種對聯的形式來表達。歷代文人多以五言或七律等形式寫作輓聯,以寄哀思,但不用於歌唱。相傳在宋代就寫輓聯了。陸游《老學庵筆記》載,趙元鎮(鼎)承相被謫朱崖,病亟,自書銘旌云:"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

現在的喪葬活動中,輓聯仍被普遍套用,成為喪家治喪時的必備之物。

(1).輓聯的時代性和針對性

輓聯屬專用聯,是專為哀悼死者而寫的對聯。因此,寫輓聯不僅要求感情真摯,還要注意輓聯的寫作特徵。

輓聯的時代性。輓聯是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人的思想感情的載體。因此,隨時代的變遷,輓聯的內容也會起相應的變化,如:"寶瑟無聲弦柱絕,瑤台有月鏡奩空",是舊時丈夫哀悼妻子的輓聯,用在現代夫悼妻就多了點陳腐氣。

輓聯的針對性。做輓聯有很強的針對性,要切合死者的地位、身份、情操和業績,甚至此時此地的思想感情也要切合事物與場合。輓聯不能換用,也不能通用,這應該是輓聯的寫作靈魂。

如挽丁玲

剪柳春風,節見窮時,一曲桑乾傳廣宇

凝塵瑤瑟,情傷雪夜,百年有女耀高丘

即使是有些"通用聯語",其通用範圍也是非常有限的。

(2).輓聯的基本形式特點

輓聯是屬於對聯中的專用聯,因此,撰寫輓聯,一定要掌握對聯的本質特點和形式特點,這是寫好輓聯的關鍵。

對聯的形式特點。一般的輓聯(對聯)是由兩句組成一聯,上句叫上半聯,下句叫下半聯。輓聯不管多么長(有些長聯,上、下半聯是由十幾個字甚至幾十個字組成的),多么短,總是由上半聯和下半聯組成,而且,上半聯和下半聯要搭配好,次序不能顛倒。輓聯的長短要視懸掛場所而定,太長字小不醒目,太短空洞不美觀,應大小適中、美觀大方。

對偶的形式特點。對偶是用字數相等、句法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成雙作對地排列組合。嚴格的輓聯,不但要求字數相等、句法相同,還要求詞性也一樣,對仗非常工整。

例:雨中竹葉含珠淚,雪裡梅花戴素冠。

聯中"雨"對"雪"、"竹葉"對"梅花"、"淚"對"冠"是名詞相對;"珠"對"素"是形容詞相對;"中"對"里"是方位詞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