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汗簡介

合蘭真沙陀、折折運都山之戰

宋嘉泰三年(金泰和三年,1203年)春,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戰中,與克烈部王汗在合蘭真沙陀(今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北境)、折折運都山(今克魯倫河上游之南)的戰略決戰。

克烈部是蒙古高原上最強盛的一個部落集團,遊牧於禿剌河(今土剌河)流域與斡兒寒河(鄂爾渾河)流域和杭愛山地區,占據蒙古草原的腹心地帶。其王帳設在回鶻故都窩魯朵城(今蒙古鄂爾渾河上游哈爾和林北)。該部落首領脫斡鄰勒汗,因入金納貢和助金作戰有功,被金朝冊封為王,故蒙古人稱之為王汗。

鐵木真被推選為蒙古乞顏氏首領後,一直依附於強大的克烈部,遵王汗為汗父,憑藉其力量保護自己,同時征戰四方。嘉泰二至三年,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之後,意欲聯合王汗消滅乃蠻部。王汗見鐵木真勢力不斷壯大,危及自己在蒙古高原的霸主地位,便開始招納蒙古部的叛逃者,利用這批力量,特別是接受了札答蘭部首領札木合,擴充自己的勢力。鐵木真為了爭取王汗力量,進而瓦解其勢力,採用離間與聯婚的策略。但在札木合的離間之下,未能實現,從此,王汗與鐵木真的關係走向破裂,最後,雙方矛盾激化。

三年春,王汗偽許婚姻,邀請鐵木真吃“不兀勒札兒”(蒙古語,許親酒),欲乘機殺死鐵木真。因陰謀泄露,誘殺未成,立即發兵進擊。鐵木真倉促迎戰,雙方交戰於合蘭真沙陀,鐵木真僅以3000兵馬,迎擊數倍的王罕軍,苦戰一日,擊退王罕軍的進攻後,乘夜移師至合勒合河(今哈拉哈河畔)畔,分軍沿河而下,至董哥澤(今貝爾湖之東),始脫險境。王汗亦引軍西歸。

戰後,追隨王汗的蒙古貴族,陰謀襲擊王汗,自立為王。王汗獲悉起兵攻之,答里台(鐵木真叔父)等逃歸鐵木真,札木合等奔乃蠻。鐵木真失利後,休養士馬,糾集部眾,派使者往責王汗,並行離間之策,以施用胞弟拙赤合撒兒詐降之計穩住對方,爭取時間,欲圖再戰。同年秋,力量得到恢復,遂移駐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西岸的三河源頭,整軍備戰。不久,探知王汗毫無戒備,他一面令其胞弟拙赤合撒兒前去詐降,一面移軍客魯漣河(今克魯倫河)上游,秘密西襲王汗。經三天三夜激戰,破其隘口,圍王汗大營,全殲王汗軍。王汗父子二人西逃後,亦被乃蠻哈刺魯汗所殺,至此,克烈部滅亡。

點評:此戰,在中國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戰爭中雙方所採用的遠程偷襲戰術,最能發揮騎兵快速、機動、靈活、速決的特長。王汗的偷襲使鐵木真喪失兩翼軍,因軍情泄露免遭全殲。可是,鐵木真有充分準備的遠程突襲,則使王汗全軍覆沒。在合蘭真沙陀之戰中,王汗所採用魚鱗陣進攻的戰術和鐵木真占據有利地形,趁敵立足未穩,主動進攻的攻勢防禦戰術,在統一各部戰爭中都是破例的,對後來騎兵戰術的發展有其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