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有關辯論技巧範文

辯論的過程分為兩大階段:賽前準備和比賽。

很多人更注重比賽,但是根據本人的拙見,賽前準備更為重要,比賽勝利的隊伍,往往都是賽前準備充分的隊伍。

下面分別就這兩個階段,談一點經驗。

準備階段分為3個過程:

第一、破題——即深刻理解辯題的中心思想,剖析辯題反應的核心問題。破題是個方向性問題,一旦解錯了,方向就錯了,走的再快也是南轅北轍。

舉個例子:某比賽,本人是評審,正方辯題是:專才比通才更適應社會。他們的立論基礎是通才根本不存在。所以,一辯陳述就已經判定正方輸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們破題出問題了,辯題既然這么出,就已經給定一個假設:通才和專才是並列存在的。他們根本就沒理解辯題,就盲目論證,論證的再充分、再嚴密也是沒用的。

這裡順便談談辯題,辯題就是辯論一方的論點,一個好的辯題必須具備可辨性,雙方都要有可辨的空間,二者非此即彼,矛盾衝突明顯,並且沒有學理和道德上的優劣之分,否則這就是一個爛辯題。這就決定了,任何一個好的辯題,都沒有正確和錯誤之分。任何一個好的辯論員,都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絕不會反覆糾纏於某個辯題。希望從辯論賽當中,探尋真理的人根本不明白辯論賽的真正目的。

第二、立論——即為了證明論點(本方觀點)確立分論點,以支持本方觀點。立論不能太少,否則根基不穩,獨木難支;也不宜過多,否則戰線太長,首尾難顧。一般3~4個較好,形成鼎足之勢。

作為分論點,首先必須是無懈可擊的,站得住腳的。分論點是為了支持觀點的,分論點本身就漏洞百出,非但不能支持觀點,還會成為負擔,成為對方攻擊的對象。

其次,分論點對於觀點的支持,越直接越好。例如讓你論證某個東西是雞蛋,你的分論點是“它是圓的”,這就離題太遠了,雖然也可以論證,但是太間接;如果你的分論點是“這東西是母雞生的”,這就非常直接了。

第三、論證——即運用充分論據通過嚴密的推理證明觀點的過程。論證要滿足兩個條件:

1、論據充分、有力;

2、論證過程邏輯嚴密;

先談第一點“論據充分、有力”,我不知道你是大學還是中學,如果你學過寫論文,應該知道論據分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事實論據就是客觀發生的事實情況,道理論據就是得到充分認可的理論觀點,就辯論賽而言,可以包括:公理、善風良俗、名人名言佳句、法律法規、本國政府觀點,等等。“充分”就是要有一定的量,當然也不是越多越好,但也不能一棵樹上吊死;更重要的是“有力”,什麼是有力呢?直接——直截了當的證明了觀點;權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權威部門或人物的觀點,二是得到大眾長期認可;

第二點“論證過程邏輯嚴密”,如果你們沒學過邏輯學也沒關係,由於辯論賽節奏緊湊,交鋒激烈,對於邏輯的嚴密性要求並不高,也沒有時間仔細推敲你的邏輯是否緊密。只要按照上述方式破題、立論、論證,不會出現明顯的邏輯問題。新手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自相矛盾和假設論證,自相矛盾大多數情況都是由於辯論員之間思想不統一,準備不充分或者出現喜歡標新立異的“內鬼”,導致辯論員之間彼此矛盾,前後不一,假設論證則就是論證過程出現“如果……”、”可能……”、“假設……”、“要是……就……”,這樣的詞,即使在辯論過程中,也要儘量避免,

“說道‘如果’,整個巴黎都可以裝進一個瓶子。”你假設出的情況,是什麼都證明不了的。

充分的準備是贏得比賽的關鍵,當然,反覆思辨的過程是異常痛苦的,有時候自己和自己打架,很容易有人格分裂的感覺,大量的尋找資料也是很繁瑣的勞動,但是只要有耐心,一定能夠有所收益,有所提高。

談一點比賽當中的經驗,也都是些本人的拙見,不知道是否可以有所助益。

第一、勝負的判定。評審一般會根據從論證和團隊2個方面,判定勝負(當然我是說比較有辯論賽相關知識和經驗的評審)。論證方面:觀點是否明確,論證是否嚴密,證明是否有力,論據是否充分,一句話,你是不是真正證明了你的觀點的正確性。團隊方面:辯論員是否配合默契、語言是否清晰流暢、儀態是否大方得體。

第二、辯論員。辯論賽是用語言做武器的戰鬥。但這並不是說選手可以撕破臉無所顧忌的拼殺,那是吵架,不是辯論。一個好的辯論員,不論勝敗都會受到大家的尊重,這是辯論員的人格魅力而不是吵架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