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有關辯論技巧範文

作為辯論員,有一些禁忌必須遵守:

1-不能侮辱謾罵對方;

2-不能論及對方的隱私,學校辯論往往大家都認識,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3-決不能離開辯論席;

4-不能使用侮辱性手勢,例如用手指指對方,新手自由辯論時,最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如果需要指向對方,應該用類似“請”的動作,手掌併攏向對方伸一下即可;

5-儘量使用國語,正規辯論賽中,方言除作為論據外,對方和評審都無視;

6-避免聲嘶力竭,手舞足蹈,唾沫橫飛等有損形象的情況。

第三、如何進行自由辯論。自由辯論是雙方衝突最激烈的時刻,往往也是區分勝負的時刻,也是新手最容易犯錯誤的時刻,重點談一下吧。

1-堅持觀點,不被對方牽著鼻子走。新手一進入自由辯論階段,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忘記本方論點,被對方牽著鼻子跑。不管是自由辯論還是陳述、問答,都是為了證明本方觀點,駁斥對方觀點,而且是以證明本方觀點為主,千萬不能忘記,對方一旦連續發問,就手足無措,就顧著應付對方的提問,就會非常被動了。

2-提問。自由辯論的問題大都是提前準備好的,如果你認為那些精彩的問題,都是選手的臨場發揮,你就大錯特錯了。這些問題,都是賽前充分準備,認真推敲,精心組織出的問題,準備的時候首先要自己嘗試回答,能力允許還要推測對方可能怎么回答,根據回答進一步發問。這樣的問題,辯論雙方都可以提出,如果你想不到,那是你還沒找對路,這是由辯題的特點決定的(雙方都有可辨性)。提問,不能對方答了,就沒事兒了,一定要繼續進一步發問。發問的一方,往往占有主動權。對方如果迴避不回答,就反覆發問,同時別忘了說”第x次請教對方辯友,……” :p

3-回答。回答對方的提問,要如撥雲見日,不被對方迷惑。看了上面一段,你應該會想到,對方精心準備的問題,必然很難回答,絕妙的問題甚至根本就是對方觀點的論據,你一旦回答,就會反而證明對方。怎么辦呢?首先要記住“證明本方觀點才是第一要務”,回答的時候,也儘量使用本方的論證、論據,其次要撥雲見日,從根子上找對方問題的毛病,最後,實在覺得難以回答,千萬不要糾纏,顧左右而言他一下,對方再問,就說“我方已經很明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鑒於時間關係,不再重複。請問對方隊友……”。當然,有水平的評審一看就知道你輸了這一陣,但是辯論賽交鋒,是不能計較一城一寨的得失的,最後勝利才是關鍵。

4-找錯。揪出對方的漏洞,可能是辯論員最喜歡幹的事情了,樂趣無窮,往往也能博得滿堂彩:) 但是,一雙敏銳的耳朵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練就的,還需要不斷練習。舉幾個常見的例子,邏輯錯誤:對方的論證過程不嚴密,前後矛盾,這就屬於根本性錯誤了,揪出來就要一批到底,尤其是對方選手之間彼此矛盾。常識錯誤:對方犯了常識性錯誤,這就一定不能放過了,這裡有一個精彩的例子:93年國際大專辯論賽上,劍橋大學選手提出“新加坡總統李光耀……”請對方解釋,復旦大學的蔣昌建何許人也,立刻指出“李光耀是新加坡總理,而不是總統。”觀眾掌聲四起,對方顏面掃地。

辯論賽是一項技巧性很強的比賽,比賽中,辯論員還會使用詭辯、偷換概念、偷梁換柱、旁敲側擊、顧此言彼,等等很多方法,能夠指出對方的伎倆,當然是大快人心的。但是,這些技巧往往都是臨場應變,沒那個隊伍,比賽前就打算詭辯的吧,練就這些技巧,不是一日之功,找出這樣的問題,當然也就沒那么容易了。

總而言之,通過參加辯論賽,以及平時的練習,辯論技巧會得到明顯的提高,對個人的思辨能力和操控語言的能力也將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