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辯論13條

一、立論部分

第一條:立論之勝在於破

常常覺得立論的關鍵在於周圓,在於四平八穩,在於滴水不漏,其實這樣的立論是很難分勝負的。裁判有時候會說:正方一直在防守,沒有進攻。所以輸了。或者說,反方一直在進攻,但是沒攻破正方,所以正方贏了。這類的話對於輸的一方總覺得裁判不公平。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究竟給裁判一個什麼樣的理由判你贏,判他輸呢?辯題的產生,本身就限制、規定了雙方各自固有的邏輯優勢和邏輯劣勢。那么,只提自己的邏輯優勢而迴避對方的邏輯劣勢,這種立論本身是不是不完整的呢?如果能將對方的邏輯優勢變為對方的邏輯劣勢,那么是不是就提供了一個讓裁判只判你贏而不判他贏的理由呢?如果把辯論看成比武,那么獲勝的一方一定不僅是保全了自己,更是消滅了對方。斷其一指而斷其臂,這個是比較正確的立論思路。

第二條:立論要突出重點

是什麼、為什麼、怎么樣、不這樣會怎么樣、這樣的話能解釋什麼現象,等等,當一辯稿對於以上種種因素平均用墨,平鋪直敘的時候,其實只得了個合格分。什麼都說等於什麼都沒說。因為觀眾記不住那么多。就好像“八榮八恥”,太多了,記不住,遠沒有毛主席的一句“向雷鋒同志學習”來的響亮。如果爭論的矛盾不在定義,能否將定義往後放放呢;如果爭論的矛盾不在前提,能否把前提只是簡略說明一下呢。如果爭論的矛盾在於“必要”“源頭”“根本”之類的詞,能不能少說一些無關痛癢的“意義”“作用”“價值”呢?一辯立論是定海神針,向觀眾解釋“什麼該多說,什麼該先說,什麼該反覆說”,而不是毫無重點的囉嗦和嘮叨。讓人聽得煩。

第三條:價值拔高是於對題目的思考,是於對生活的看法

“為什麼辯論這個題目”比“這個題目要我辯論什麼”更重要,我們一定要樹立“我在玩辯論”而不是“辯論在玩我”的概念。價值的簡單化、大眾化、膚淺化是很可怕的。如果辯手準備了很長時間,然後打“人禍比天災更可怕”,最後只說“所以我們應該防止人禍啊”。“逆境比順境更能使人成才”,說“所以我們要經歷住逆境啊”。“現代社會合作大於競爭”,所以“我們要多多合作,減少惡性競爭呀”。這對觀眾而言,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啊,因為他們花1小時結果聽到了自己拍屁股就能想到的東西,他們就不禁懷疑辯手的智力水平了。

第四條:一辯稿擬寫要多方參與、共同思考

寫一辯詞,不只是一辯的事。辯論隊在準備立論的時候,討論雙方糾結的點,而忽視討論一辯詞怎么寫,忽視討論一辯怎么用詞,忽視討論一辯選用什麼要的論證手法。這個是不對的。只有大家共同參與到一辯稿的擬寫中來,一辯才能在場上參與到自由辯論的整體攻勢中來。否則2、3辯說的話很容易脫離1辯的立論基礎。

二、自由辯論部分

第五條:自由辯論前提在於傾聽

聽對方說什麼,聽隊友說什麼,一直在強調,始終做不到。國小語文老師就教六個字,叫作“歸納段落大意”,可是大學裡的辯手還做得不怎么好,還不知道自己做得不怎么好。歸納能力是理解,思考,發散思維和反駁的基礎。自由辯論轉瞬而過,當我們無法捕捉到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有意無意誤會曲解對方的意思的時候,辯論就悲哀地淪為潑婦的吵架了。直到辯論生涯結束,我們還在納悶:為什麼對方不能理解我的反駁的話呢、為什麼我總能找到對方說話的漏洞呢——恐怖啊。“先聽清楚你再辯,別著急!”

第六條:爭鋒相對關鍵是層面一致

辯論場上要臨場辨析出討論問題的層面是否一致,其實很難。即便辨析出層面不一致,更敢於去在同一層面辯論的,更難。因為你本能上就覺得對方說的是對的,本能上就覺得只有在另外一次層面,自己才有話可說——觀眾用屁股都知道在那個層面你是有話好說的。那我還來看你們兩個辯論乾什麼?比如一個偉人曾經說過:“發展帶來的問題可能比不發展的問題更大”。辯手於是就得出結論:所以不要發展。新事物比舊事物有更多的不足。辯手就又得出結論:所以新事物不好。這兩者就不是一個層面的問題。類似這種例子有很多很多。帶有這種簡單粗暴的思維慣性打出來的比賽直接導致爭鋒相對不夠,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如何改變,我們想過嗎?我們要善於辨析出同一詞語在語境中所處的層面,才能找出“公說公沒理”的地方,才能養成好的思維習慣,才能爭鋒相對地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