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表獎大會上的發言材料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農村初級中學,現有教師73人,學生853人。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學校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全體教師大膽實踐,勇於創新,既有山重水複的迷茫,也有柳暗花明的驚喜,六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遼寧省課改先進校、朝陽市課改先進校,曾多次代表市縣受檢。回顧走過的課改之路,我們發現是創新給了學校的發展,是創新提高了教學質量。

一、創新青年教師的培養渠道,重發展。

青年教師是教師隊伍中的一支骨幹力量,學校的興衰,教育的成敗,今天的發展和明天的騰飛都維繫在他們身上。我校的青年教師數約占全校教師總數的60%,因此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至關重要。我們採取了以下辦法:

1、“樹樣子”明確方向。新教師入校後,學校都要為他們找一位“引路師傅”,充分發揮中老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從業務提高、師德修養到教科研上路對新教師進行全面指導。通過舉行“新教師拜師儀式”,明確師徒雙方的責任與義務。在教學上師傅尤其要幫助新教師闖“兩關”,即上好適應課與合格課 ,對於入門較難的新教師,採取“師傅領教式”辦法,即師傅上課→徒弟學課→師徒研課→徒弟上課,取得了較好效果。

2、厚“底子”夯實基礎。學校倡導青年教師做到“六個多”,即

多學習課程標準,多學習老教師的敬業精神,多學習所教學科的全部教材,多學習同學科的中考考試說明,多聽聽骨幹教師的課,多做做同學科的中考試題。另外學習大力支持青年教師的培訓與進修,在培訓費用上從不吝惜。

3、壓“擔子”辟成長渠道。學校在教師考核方案中對青年教師做出格外規定,要求青年教師輪流出刊《校本之窗》,要求青年教師每天堅持一頁硬筆書法練習,要求青年教師每周堅持聽三節課,要求青年教師每學期出一節公開課,要求青年教師必須有科研項目要求每學期至少有兩個成型電子課件。此外對青年教師大膽任用,讓他們在教學上“唱主角”、“挑大樑”,管理上擔任班主任、教研組長,逼迫他們在實踐中見世面、長知識、增才幹,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

4、競賽比武搭“台子”。賓士見駿馬,競爭出人才,要給青年教師創造公平競爭機會,鼓勵他們冒尖,並給青年教師設立更多受獎機會,加大鼓勵力度。定期實實在在地開展多種競賽比武活動,如 “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獎賽”、“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等,在組織、準備、實施、總結過程中不斷夯實課改基礎。讓青年教師各顯其能,各領風騷,一批素質高、能力強的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在XX年朝陽市農村中學課堂教學大賽中,我校1人獲市級“學科帶頭人”稱號,1人獲市級“教學能手”稱號,1人獲市級“學科骨幹教師”稱號。

二、創新教學管理制度,重務實。

1、創新備課制度。備課的質量直接決定上課質量,抓教學的首要因素應該是抓好備課。在備課上我們一改過去那種教師寫教案、領導查教案的做法,進行了大膽的創新。

“插頁式”備課形式,即備課中可根據需要自行加入活頁,實踐中深受教師歡迎,教師可以靈活的進行修改、作批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