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4、政策方案欠周全。去年對政策方案的調研還不夠細緻,主要表現在:一是起報點偏高。二是報銷程式偏煩瑣。 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事關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倍受人民民眾高度關注。全市上下,特別是鄉鎮要切實增強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重要性的認識,發揚“萬眾一心、知難而上”的江山精神,切實做好這項工作。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明確提出要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步伐,到2011年在全國農村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省農村工作會議,會上指出,我省要在XX年之前,所有的縣市區都要建立合作醫療制度。這說明大力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不僅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農民民眾的迫切願望。

1、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公平問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問題。關注民生、改善民眾的生活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區居民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成果,建立了完備的醫療保障、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體系。但從全國的形勢來看,現在整個農村的保障體系並不完善,多數農民缺乏抵禦大病風險的能力,許多農民因生大病導致了生活水平的下降,有的甚至出現因病返貧現象,直接影響了整個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穩定。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農民民眾的社會保障問題,但由於目前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政府還沒有財力將所有農民的醫療保障全部包攬下來,加快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在新形勢下解決農民醫療保障問題的最佳辦法。

2、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轉變政府職能的必然要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應該真正回歸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上來,對人民負責、對社會負責,在發展中兼顧社會公平,努力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一件民眾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事關農民朋友能否享受改革和發展成果,屬於社會公平和公共財政範疇,是政府應當而且能夠為社會提供的公共產品。

3、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加快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舉措。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很重要的一條是要縮小城鄉差距,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 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除了減少農民、富裕農民外,還有一條就是要保障農民,這個保障就包括醫療保障。因此,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項重要措施,對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起重要的推動作用。 今年是全市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第二年,能否將這項工作做得更好,直接關係到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到黨和政府在人民民眾中的形象和威信。對此,各鄉鎮在認識上要再提高,切實把這項工作擺到重要位置,堅決克服畏難、怕難的思想,全力以赴、全民參與、全程把握,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確保按要求完成年度工作任務。

二、明確目標,突破難點,強力推進今年合作醫療各項工作的落實 今年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目標是:各鄉鎮籌資時間從10月10日開始,截止到10月25日結束。農民的參保率達到80%以上,個人出資原則上要達到100%。今天的會議是戰前動員會,目的是要再造聲勢、突破難點、強力推進今年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這項工作確實比一般工作難,但這是鄉鎮黨委、政府戰鬥力、號召力綜合表現,也是對鄉鎮主要領導駕馭全局能力、做民眾工作水平最直接的檢驗,更是對上半年村級換屆工作質量的一次檢驗。各鄉鎮在工作中要“突破三個難點,做到三個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