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黨組書記在中心組擴大學習班上的講話

(六)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

水利建設滯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水利投入機制不健全,水利投資規模不足、波動性較大。為此,一號檔案提出,要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發揮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水利建設的金融支持,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資水利,力爭今後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高出一倍。這些政策措施,針對性強,覆蓋面廣,含金量高,我們要著力落實好政策、切實用足用好政策。

一要加大各級財政預算內水利投入。一方面,必須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切實將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另一方面,必須紮實做好專項建設規劃和項目前期工作,儘快審批一批專項建設規劃,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為不斷拓寬水利建設領域、擴大水利投資規模奠定堅實基礎。

二要落實好土地出讓收益政策。全國土地出讓收入約為2.9萬億元,按一號檔案關於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的標準測算,可提取900億元左右用於農田水利建設,對於增加水利投入、彌補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缺口將發揮重要作用。由於土地出讓收益多數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農田水利建設任務十分繁重的中西部地區、欠發達地區和糧食主產區所占比重相對偏低,存在土地出讓收益與農田水利建設資金需求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必須加強統籌,真正用好土地出讓收益政策。

三要進一步完善水利建設基金政策。經國務院批准,水利建設基金徵收期限延長至2024年底,同時將計提中央基金的項目調整為車輛購置稅、鐵路建設基金和港口建設費3項,將計提地方基金的項目調整為車輛通行費、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征地管理費以及省級人民政府確定的地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進一步拓寬了基金來源渠道,擴大了基金使用範圍,希望各地用好這項政策。

四要嚴格水資源費徵收使用和管理。水資源費是水資源節約、保護、配置和管理的重要資金來源。目前各地水資源費徵收標準不一,北方缺水地區徵收標準一般在每立方米1元以上,南方豐水地區徵收標準普遍較低。各地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合理調整水資源費徵收標準,擴大徵收範圍,嚴格徵收和使用管理。

五要加強對水利建設的金融支持。中央一號檔案明確提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支持農業發展銀行積極開展水利建設中長期政策性貸款業務。鼓勵國家開發銀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增加農田水利建設的信貸資金。貫徹落實好這一政策,要重點把握三個方面:一是中長期政策性貸款。各地要做好投資需求測算,研究提出貸款規模、承貸主體、貸款方式、還款機制、資金投向等建議方案,配合有關部門儘快研究制定具體操作辦法。二是財政貼息。一號檔案提出“有條件的地方根據不同水利工程的建設特點和項目性質,確定財政貼息的規模、期限和貼息率”。中央和地方要共同努力,特別是地方要做好這方面的文章。三是水利項目收益權質押貸款等多種形式的融資。目前,一些地方通過供水、水電等開發項目和水資源費、水利建設基金等未來收益權質押等方式向銀行融資,用於水利建設,取得了較好效果。各地要借鑑這些經驗,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積極開展水利項目收益權質押貸款等多種形式的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