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必須堅持項目帶動不動搖。項目是開發區的生命線。五年來,我們堅定不移地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明確提出“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上市公司、知名企業”四大主攻方向,通過實施產業招商、全員招商、以商招商,全面提升項目招引的數量和質量。五年來,為了項目的簽約入區,我們與投資商多次接觸、多輪談判;為了項目的開工建設,我們全力做好土地報批、場地平整、基礎配套、拆遷安置等前期工作,為此付出了太多的耐心和艱辛,付出了太多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正是由於全區上下千方百計引項目、上項目、建項目,從而推動了一大批投資體量大、拉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項目順利實施,為經開區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必須堅持為民謀利不打折。只要不打折扣、設身處地的為人民民眾利益著想,我們就能贏得民眾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我們的事業就會無往而不勝。

必須堅持埋頭實幹不懈怠。我們始終強調全區一盤棋、上下一條心、大家一股勁,管委領導同志帶頭分包重大項目,帶頭解決實際問題,各部門、各辦事處主動做到全程服務,高效服務,確保了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二、展望“xx”,經開區跨越發展任重道遠

“xx”時期,是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向更高水平、更高層次跨越的關鍵時期,面臨的形勢仍然極為複雜,機遇與挑戰並存,責任與壓力相伴。

從有利條件看:一是巨觀環境穩步向好。金融危機帶來的急劇動盪逐漸緩解,世界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我國經濟也成功實現v型反轉,經濟發展長期向好趨勢沒有改變。隨著國際資本和產業轉移加速,大量企業到內地尋求發展空間,這為我們承接產業轉移帶來了大好機遇。二是政策機遇相互疊加。中央制定實施了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這些都是我們未來重點扶持發展的主導產業。省市對經開區的發展寄予厚望,並在政策、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特別是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對高新區、經開區等區位優越的產業集聚區,要力爭成為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這為我們跨越發展、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機遇。三是跨越發展條件具備。“xxx”期間,經開區主導產業不斷壯大,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產業配套能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配套快速推進,綜合實力明顯提升,這為我們搶占發展先機、持續跨越趕超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不利條件看:一是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美國進一步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將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劇通脹壓力、擠壓我國商品出口利潤,對出口造成不利影響。後金融危機時代世界經濟復甦動力不強,企業投資信心受到普遍影響,這將導致吸引國內外投資的難度加大。同時,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提速,經濟發展正面臨愈來愈緊的資源約束問題;去年央行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大了對政府融資的監管和約束,土地、資金、資源等問題將成為制約我區發展的重大瓶頸。二是自身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還不夠大,產業結構還需進一步最佳化;城市化進程有待加快,城市管理和社區規範化管理急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欠帳較多,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改善民生的任務還較繁重等等。三是區域競爭日趨激烈。與先進經開區相比,武漢、合肥、長沙、蕪湖等兄弟開發區在高平台上快速發展,我們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後發趕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與省內經開區相比,漯河、鶴壁、開封三家開發區去年躋身國家級開發區行列,我們越來越面臨著前有標兵、後有追兵的雙重壓力。與其他開發區相比,高新區明確提出建設“鄭州高新城”的目標,計畫“xx”期間實施100個投資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完成產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500億元,把電子信息產業打造成千億級主導產業。航空港區蓄勢待發,僅富士康鄭州科技園一個項目達產後就能實現銷售收入數百億美元,帶動形成30萬人的城區規模。我們必須積極順應形勢的深刻變化,既要看到有利條件,增強機遇意識和發展信心,又要看到不利因素,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找準結合點,抓住著力點,才能夠化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把握髮展的主動權,搶占競爭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