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殘疾人托養服務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中央7號檔案和國辦19號檔案提出加快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就是致力解決殘疾人事業發展中這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以促進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民生至重則生民為暖。保障和改善殘疾人基本民生,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是我們發展殘疾人事業的最終目的,也是建設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xx屆五中全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一個新高度,這既為我們推進殘疾人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也堅定了我們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帶領廣大殘疾人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的信心和決心。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紮實工作,圍繞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這箇中心問題,不斷提高保障與服務水平。

二、立足長遠,拓展和夯實為殘疾人服務的平台和陣地

這個問題要解決的是為什麼各級殘聯要把托養服務承擔起來。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也必將帶來社會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革。作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殘疾人事業也必然要順應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大局,在發展理念、模式、路徑等方面尋求新的突破。這不僅僅是適應外部形勢的需要,也是促進殘疾人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現實要求。

我們事業發展的宗旨和目的是要為殘疾人謀利益,發展的動力和方向來自廣大殘疾人的現實要求。通過二十年的發展,殘聯的工作定位和職能角色更加清晰。對於黨委和政府來說,各級殘聯是被賦予一定行政職能,承擔政府工作任務的工作部門,我們必須承擔起黨委、政府在殘疾人領域為民解憂、為民排難和改善民生的責任來。從工作範疇來說,托養服務應該成為殘聯重要業務的組成部分。

同時,對社會來說,各級殘聯又是為特殊人群服務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部門。殘聯的“代表、服務、管理”三大職能中,“代表”職能大家容易理解,“服務”則必然是公共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管理”也毫無疑問屬於公共管理的範疇。對於殘疾人來說,各級殘聯就是針對殘疾人特殊需求為他們提供各種專業服務的部門。比如說配發盲人的盲杖,為肢體殘疾人量身訂做的輪椅,以及其他各類殘疾人個性化輔助器具的提供和服務,包括殘疾人的各種康復、就業培訓、權益維護等等,都需要我們通過履行對殘疾人事業的公共管理、為殘疾人提供公共服務來體現。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要再學習、再認識。有些同志認為,由於條件所限,殘聯是不是就呼籲一下,讓社會重視,推動其他部門來做,我們做好溝通協調就可以了。這話表面上看沒有錯,但從出發點講就錯了。為什麼?因為作為特殊群體的代表服務部門,各級殘聯對殘疾人最了解,聯繫最密切,最能感受殘疾人的疾苦。殘疾人托養只是個簡稱,不是簡單地“一托一養”,不是把人放在屋子裡面有吃、有喝、有床睡覺就行了。托養服務涉及精神殘疾人、智力殘疾人、肢體殘疾人和多重殘疾人的專業服務,是根據我國國情建立的一種新型的公共服務形式。如果我們光說不做,只在那兒喊口號、提要求,不拿出自己的服務載體和實踐經驗,不拿出服務標準和行業規範,必將在這個問題上失去話語權。我們絕不能成為只會給殘疾人掛緞帶、披紅花,給他們逢年過節送桶油、送袋米的形象組織。在殘疾人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領域,必須旗幟鮮明地擔當起為殘疾人服務的職責,必須在這個領域發揮示範和帶頭作用。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承擔起殘疾人托養服務任務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