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業務培訓講稿

5、支部將測評情況及時通知每個黨員,黨員要在評議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落實整改措施。黨組織要對先鋒模範作用突出的黨員進行表彰;對作用不突出的黨員,指出缺點和不足,教育他們按照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對不合格的黨員,按有關規定妥善處理。

6、評議黨員工作要在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進行。評議結束後,要認真檢查總結,並及時向上級黨組織報告。

四是發展黨員程式。

首先要清楚發展黨員十六字方針,(“堅持標準、改善結構、保證質量、慎重發展”),注重在農村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外出務工人員中發展黨員工作,特別要做好35歲以下和高中以上文化青年黨員的發展,積極探索在外出人群中發展黨員工作的新路子,不斷改善黨員隊伍結構。從目前黨員發展工作存在的問題來看,大多數還是一個發展程式問題。

有些同志認為發展黨員程式太過煩瑣,不講村級幹部不能熟練掌握,就是老組乾也感到很吃力。但其實只要抓住幾個關鍵環節,理解起來也不難。歸納起來一句話“7個字”:四個階段十三步。

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普通民眾到入黨積極分子。(一般不少於半年)

第二階段:從入黨積極分子確定為發展對象。(一年以上)

第三階段:從發展對象成為預備黨員。

第四階段:從預備黨員轉為正式黨員。(一年,如需延長預備期,最短不少於半年,最長不超過一年)

十三步:

(1)要求入黨的人,必須向黨組織提出申請(遞交入黨申請書和自傳);

(2)黨組織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必須在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同志中推薦入黨積極分子,是團員的必須經團組織推薦),並經公示後確定2名黨員為培養聯繫人;

(3)黨組織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一至二年的培養教育和考察,並每半年認真填寫《入黨積極分子(建黨對象)培養登記表》;

(4)支委會(黨員大會)討論確定發展對象(必須在入黨積極分子中推薦發展對象),並進行短期集中培訓;

(5)在公示後,由支部委員會進行政審,並徵求黨內外民眾意見形成綜合考察意見,然後報審。中央組織部規定:“凡沒有經過政治審查的,不能發展入黨”。

(6)確定2名正式黨員作該同志入黨介紹人;

(7)填寫入黨志願書

(8)在公示後,召開黨支部大會進行討論作出決議(實行票決制),並報上級黨組織審批;

(9)上級黨組織派專人同申請人談話,作進一步考察;

(10)上級黨組織集體審批;

(11)被批准的預備黨員面向黨旗進行入黨宣誓;

(12)預備期滿後,預備黨員向黨支部提出書面轉正申請;

(13)黨支部對擬轉正的預備黨員進行公示後,經支部大會討論通過(實行票決制),報上級黨組織批准,轉為正式黨員。

這裡面還要注意“四公示、三推薦、兩票決”:

“四公示”:一是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時;二是確定為發展對象時;三是擬吸收為預備黨員時;四是預備黨員轉正時。公示的範圍應是在其現任職單位近5年內工作過的單位。公示的時間為5至7天。對公示中有反映的,支委會應進行分析整理,並調查核實,沒有問題,按正常程式進行。有問題的,核實結果要向支委會、支部大會通報,並與本人通氣,根據不同情況作出處理。

“三推薦”:是指發展黨員全程聯名推薦制。(1)民眾中先進分子的推薦。每5名以上黨員、村幹部和村民代表,每年可以從民眾中推薦2名以上先進分子,作為黨組織的重點引導對象;(2)入黨積極分子的推薦。每7名以上黨員、村幹部、村民代表可以從申請入黨人員中聯名推薦2名積極分子;(3)發展對象的推薦。每10名黨員可以從培養一年以上的入黨積極分子中推薦2名發展對象。對聯名推薦的對象,村黨組織在收到推薦表後,根據多數人的意見和本人條件及時進行考察、研究、確定和公示。對聯名推薦的積極分子或發展對象在支委會或支部大會上未被通過的,應向全體黨員說明原因。對被推薦的先進分子、入黨積極分子或發展對象要進行重點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