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半年經濟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第三,要完善四項政策措施。一是要出台企業技改貼息政策。通過財政統籌安排、向上爭取資金等渠道,建立起企業技改貼息專項基金,並明確範圍,效益評估,嚴格監管,確保見效。二是要出台幫助企業推銷產品的獎勵政策。積極鼓勵黨政領導、機關幹部幫助本縣企業推銷產品,開拓市常三是要出台工業招商引資企業用地政策。搞好工業用地儲備,區別引進企業投資額、成長性、帶動作用等情況,合理確定地價和政府補貼標準,要堅持效益評估和集體會商制度,避免工業用地國有資產流失和政府得不償失的現象發生。四是要出台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政策。儘快形成以財政出資組建的擔保為主、商業性和企業互助性擔保為輔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解決資金緊缺的問題。

第四,要抓好十項重點工作。一是實現上風公司搬遷,年內完成一期工程建設和生產設備安裝調試;二是加快新紅旗公司改擴建進度,力爭11月底前建成出口煙花生產基地,並順利投產;三是抓好萬興塑化擴股試點工作,儘快完成資產評估,開展好擴股試點,力爭年內融資200萬元,並著手準備西南塑化、川沱酒業擴股籌資的相關工作;四是招商盤活縣綢廠、氮肥廠等閒置企業,儘快形成新的增長點;五是進一步完善天薪公司“公司+農戶”的運行機制,促成租賃或收購多扶絲廠、晉新絲廠;六是促成盛興公司儘快建成酸洗車間,擴大經營網點,拓展省內外市場;七是促成李子園公司收購麻袋廠,新上奶粉加工生產線項目;八是加快光大公司技改項目,使其生產規模由5萬噸提高到10萬噸;九是籌足資金,確保已確定的企業改制經費到位,處理好企業遺留問題;十是爭取盛興公司、關文鞭炮廠、盛發大米三戶企業入圍統計籠子,壯大工業總量。

(二)提升產業化水平,在增加農民收入上實現突破

在集中力量抓好工業的同時,全縣上下要堅持農業的基礎地位和促進農民增收這個核心不動遙今年及今後相當長時期內,國家都將繼續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給我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們必須利用好我縣農業基礎較好、資源豐富的優勢,乘勢而上,促進農民收入更快更大的增長。

第一,謀劃全年促增收。小春一季定全年。各地要圍繞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兩個重點,及早謀劃,合理安排各種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做到心中有數;要抓好小春與大春茬口生產的銜接,規範小春預留;要大搞增、間、混、套、圍作,充分利用預留行、田邊地角等,提高複種指數,以多種促增收。

第二,大抓秋種促增收。要轉變觀念,樹立抓晚秋就是抓正種,就是抓增收的思想,充分利用秋季資源,力爭超額完成種植秋玉米、秋紅苕、秋洋芋等5萬畝以上的目標任務,種植秋菜10萬畝以上,並抓好二季玉米、紅苕等作物的秋季田間管理,實現秋糧作物農民人均增收20元以上的目標。

第三,大抓秋養促增收。繼續推進“種草養畜工程”,圍繞“調整布局、縮短戰線、優質擴量、提高效益”的方針,引進業主,新建一批奶牛小區,儘早完成李子園示範牧場收尾工程,力爭完成存欄奶牛500頭的目標。實施“中農合創模式”,加快生豬品種改良,年內認養ly母豬1000頭,抓好生豬填槽補欄,確保全年生豬出欄達到61萬頭的目標。抓住禽流感疫情後小家禽行情看好的機遇,認真抓好小家禽的秋孵和增養,加快出欄速度,力爭年內出欄750萬隻。抓住蠶繭行情看好、市場供不應求的機遇,抓好秋蠶蠶種征訂工作,力爭秋蠶養殖突破5000張,實現全年養蠶6.3萬張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