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工作思路發言稿

早段時間在整理書房的時候,一張黑白印刷照片不經意從書頁中滑落,那是很多年以前,我有心把它藏起來的,後來找了很多次,不想竟然是“得來全不費功夫。”當時很多次找它,也不知是什麼原因,卻時常有一個念想在平靜中梗突,總覺有什麼東西在召喚,在牽引,很遠,也很近。仔細端詳,它的背景是一個海邊的廣場,廣場的中間有一柱高塔直挺雲端,雲端立著一個男子,昂著頭,刀劈斧刻的表情,其實也沒有什麼表情,只覺得他的眼神在眺著視線外的極處,風雨的磨蝕反而磨出了一份堅毅。塔的底部有一個男子和一個女子,後來查資料才得知這一男一女竟然是堂堂的費迪南國王和伊莎貝爾女王,以王者之尊那么低下地從千百年以前守護到現在,還那么虔誠,那么心甘情願。

他就是哥倫布。

拿著照片,打開電腦,在百度里輸進哥倫布這三個字,繚眼的信息在慢慢復原著歷史,按著滑鼠,一頁頁往下翻,滾動的頁面越來越慢,人不由得崇敬起來,更多的是敬畏。有句詩,是描寫歐洲大陸的最西點,俗稱歐洲之角的,刻於危崖臨海處的一座石碑上,是葡萄牙古代詩人寫的,讀第一遍,就覺得很意思,再讀一遍,你就可能永遠不忘記。

大地在此結束,

滄海由此開始。

又讀一遍,仿佛這些文字帶來了大西洋上的濕潤,還有海的誘惑,還有航海家們對“結束”與“開始”的懷疑。

正是對破譯懷疑的渴望,成就一代又一代的航海家們,也正是這種渴望才讓他們的目光如此的深邃,漂泊中,他們心中有盞永不熄滅的航燈,指引著自己,也指引著後來的渴望者們。鄭和、哥倫布、達.伽瑪、麥哲倫……他們發現了一片大陸,於是也走進了歷史。歷史最絢爛的色調原來也“總在燈火闌珊處”,清冷、孤伶,還要堅守一份寧靜與澹泊。他們都是不問腳下,只問前方,這才是英雄的本色,這就是英雄的豪邁。

我們鎮中是一塊渴望英雄的土地,鎮中拒絕平庸,我們鎮中人懼怕平庸。這幾年,我們的故事滋潤了鎮中這塊土地,這塊土地也濡養了一個又一個神話,我們鎮中人的腳下有了自己的速度。我把這期工作思路的題目就定為:不問腳下,只問前方。

不問腳下,只問前方。守住一份寧靜,在平靜中精雕細琢,只為把鎮中文化薪火傳承,稀釋名利,不在乎明日,不在乎旁邊的觀眾,一切只做給自己看,證明自己。什麼都不管,就一點點,一滴滴地做,老老實實地做,踏踏實實地做;如同許多的傳世的作品,都是那些老藝人日復日,年復年地不停勾劃而成,沒有功利,於是作品成了珍品,藝人成了大師。

有了這樣的鎮中,我們才能稱之為鎮中人;有我們這樣的鎮中人,我們的鎮中才能叫鎮中。

積極推進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活動。上期我們提出的口號是大力開展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教育。一期來,我們開展了很多的活動,甚有禆益,很多的同志在這個活動中,從被動到主動,把健康體育運動融進了生活,成了我們生活中的必修課科目,養成了良好的飲食起居習慣。身體是自己的,要愛惜,生命容不得揮霍,我們倡議精緻地生活,開心地生活,生命需要填充,善待自己,擁抱健康。精緻的生活,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詮釋,我的理解就是堅持一些好的生活習慣,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項自己心儀的運動項目,每天鍛練一小時;每天吃一個蘋果,喝一杯牛奶;每天聽十分鐘的音樂;每天聽一段相聲或小品……這所有的一切貴在堅持,一個好的習慣,只要你堅持下來了,到時你一定會慶幸自己當年的堅持。每天早上起床,喝一杯涼開水,也許這輩子你不會得腸道疾病;每天磕牙子三分鐘,也許你八十歲的時候,還能邊曬太陽邊大把的嗑碗豆。“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看來世間最精義的道理都藏在一個“恆”字裡面了,最簡單的也是最適用的。說實在的,我也是這個活動的受益者,不謙虛地講,我可能是做得最好的,我現在每天早上跑五千米,晚上打球、騎腳踏車或散步一個小時,看看書,隨手寫些東西,煮煮茶……早上跑步後,還要洗一個冷水澡,一直堅持著,未曾有過一天的間斷,寒假期間,我帶著兒子在政通學校的操場上一起跑,就連大年三十,初一也沒有間斷,不管大雪天、下雨天。我記得,初一跑步回來的路上,我同我兒子一起聊天,我說,如果我比你跑得要遠,那是因為我比你堅持要久一點。我無意間說了一句有點深度的話,不知他聽懂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