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長在全國水利建設與管理會議上的講話

“xx”時期,水利建設與管理要著力構建四個體系:一是著力構建以骨幹樞紐工程為龍頭、蓄引提調攔滯排功能齊全、大中小微工程配套,建設達標、質量可靠、運行安全、效益持久的現代水利工程設施體系。二是著力構建職能清晰、權責明確、人員精幹、技術先進、科學規範、安全高效的現代化水利工程管理體系。三是著力構建制度健全、措施完善、嚴格規範、監督有力、協調高效的水利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管體系。四是著力構建法律完備、機制完善、規劃科學、監督有效、水源可靠、豐枯相濟的河湖健康保障體系。

為實現上述目標,“xx”及今後一個時期,要突出抓好六項重點工作。

第一,如期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一要加快實施5400座全國小(1)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督促指導,狠抓建設管理,落實各項措施,確保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明年汛前完成工程驗收。二要全面實施《全國重點小(2)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規劃》,確保2024年完成1.59萬座重點小(2)型水庫除險加固,其他小(2)型水庫由地方安排資金,同步啟動實施,2024年底前全部完成。三要對近年新出現的大中型病險水庫繼續實施除險加固,力爭2024年底前完成。四要抓緊啟動實施《全國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規劃》,用5年時間完成2721座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任務。病險水庫(閘)除險加固事關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和防洪安全,各地務必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分工,強化建設管理,確保如期完成任務。

第二,全面提高水利基礎設施保障能力。一要加快推進骨幹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加快四川亭子口、貴州黔中、江西峽江等在建工程建設步伐。開工建設西江大藤峽、黃河古賢、淮河出山店等流域控制性樞紐工程。抓緊前期論證,有計畫地開工一批對重要支流和區域防洪有重要作用的控制性樞紐工程,增強對江河洪水的調控能力。二要繼續加強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進一步治理淮河,提高上游防洪標準,擴大中遊河道泄洪能力,加快入江入海水道工程建設。抓緊開展長江中下遊河勢控制及重點河段崩岸治理,加強洞庭湖、鄱陽湖重點圩垸整治。加強黃河寧蒙河段治理和下遊河道綜合整治,推進標準化堤防建設。加快珠三角重點圍堤建設以及海河、松花江和遼河幹流河道整治,推進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繼續實施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促進生態脆弱地區的生態修復與保護。三要切實加強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加強西南地區水源工程建設,完成“潤滇”、“澤渝”、“興蜀”、“滋黔”一期工程建設,提高抗禦乾旱能力。加快西藏旁多、吉林哈達山等在建水庫建設,抓緊實施全國大型、中型水庫建設規劃,提高重點地區、重點城市和糧食主產區的供水保障能力。四要加強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建設。加快實施引江濟太、引黃濟津濟淀、甘肅引洮等工程建設,加快推進陝西引漢濟渭、安徽引江入巢濟淮、雲南滇中引水等引調水工程前期工作,調整和最佳化河湖水系連通格局,進一步提高重點地區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

第三,切實加強水利建設領域監督管理。一要切實抓好水利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中央已經把水利行業列為今年專項治理的重點領域,水利部與監察部商定,從XX年起,兩部建立聯合監督檢查機制,對中央1號檔案落實情況和水利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進行聯合監督檢查。各地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設長效機制,深入推進專項治理工作。二要切實加強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管。嚴格落實水利建設項目質量和安全管理體系,強化建設各方責任,實行質量終身負責制;創新質量和安全監管工作機制,探索適合大規模水利建設特點和要求的監管模式,特別是要加強由縣級負責建設與管理的中小型水利項目監管,防止發生重特大質量安全事故,全面提升工程建設質量。三要切實強化水利建設市場監管。嚴格資質資格審查審批,把好市場準入關。加快推進水利建設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建設,切實提高水利建設市場的監管水平。四要切實保障工程運行安全。進一步落實水庫大壩安全管理責任制,不斷完善水庫調度規程和安全預案,提高應急管理能力。切實加強對小型水庫、病險水庫(水閘)的日常監管,嚴格控制運用,確保工程運行安全和效益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