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法院審判監督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發言

案件質量評查與審判監督的結合,強化了審監職能,提高了審監質量。而通過近幾年全面評查,強化監督工作,我院審結的案件XX年到~年當事人申訴或申請再審的明顯減少,分別為58件、36件、20件,分別占總結案數的比例為3.42%、2.47%、1.22%,而XX年,我院僅年底積壓的再審案件就達57件;且再審結案後當事人服判息訴沒有再申訴的。從而徹底扭轉過去審監工作忙於應付申訴複查,疲於奔命,事倍而功半的局面。

二、與案件質量責任追究結合,強化審判質量管理

我院案件質量評查機制的基本模式是:以提高案件質量為目標,以糾防結合、標本兼治為手段,以查錯、糾錯、評錯、罰錯四位一體為內容。因此,責任追究是案件質量評查機制的重要環節,也是實現糾防結合的重要手段。我院的案件質量責任追究也經歷了責任追究形式、責任處罰手段由單一性向多元化轉換的過程。經過不斷完善,已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體現了罰當其責、責任法定的原則。我院最初的案件質量責任追究,是單一的錯案責任追究,僅限於因再審、二審改判和發回重審且合議庭及審委會成員確有過錯的案件(且對何為錯案沒有界定),而對於案件質量瑕疵責任基本上未追究,其範圍很窄。責任處罰手段是單一的經濟處罰,且由審委會根據錯案程度臨時研究決定處罰金額,其規範性、約束性不強。經過幾年的修改完善,我院制定了《關於案件質量責任追究辦法》,使責任追究的形式和手段更加合理。目前的責任追究形式分三個層次,且與責任相適應,規定了處罰手段。第一個層次是違法審判責任追究。根據最高法院《關於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規定,處罰手段是按該《辦法》規定,給予黨政紀處分,同時,根據我院《廉政公正執法獎勵基金制度》,扣罰相應比例的獎勵基金,進行經濟處罰,也就是實行雙罰制。第二、第三個層次分別為不合格案件質量責任和案件瑕疵質量責任追究兩種形式。由本院《關於案件質量責任追究辦法》規定,處罰手段是經濟處罰,實行單罰制。其中,不合格案件是指經評查後量化評分低於60分的案件;案件質量瑕疵,則是指個案中存在的單個質量問題。通過對案件質量責任追究形式的層次化和追究手段的多樣化,從而使案件質量責任追究更科學合理。

二是體現了獎勵和處罰、處罰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案件質量責任追究是一種處罰形式,是一種約束和負激勵,能給辦案質量差的法官以觸動,但很難充分發揮對辦案質量高的法官正激勵,也就難以調動絕大多數法官的提高辦案質量的積極性。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我院在崗位目標責任制中,明確了對優秀、良好及合格案件的獎勵辦法,從而實現了獎優罰劣。同時,對受處罰者也不是一罰了之,而是有針對性地加強案件質量責任意識教育。如開展座談討論、責令受處罰者書面檢討責任、通報、

講評等形式。

三是規定了嚴格的處罰程式。凡應追究案件質量責任的,由案件質量評查小組提出初步意見,報審委會研究決定,且受處罰者可以申請複議,從程式上保障責任追究的準確性。

通過建立和完善案件質量責任追究機制,促進了法官的案件質量責任意識和法院審判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從而大幅度提高了案件質量,增強了審判公信力,降低了申訴率。XX年、~年,我院一審案件被省院重大改判和發回重審的案件僅占抗訴總案件數的8.3%、5.1%,與上年比分別下降5個、3個百分點;案件質量評查後優良率為91.1%、95%,與上年比分別提高9個、4個百分點;裁判生效的案件,再審改判的分別為19件、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