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組織部長會議講話材料

全市組織部長會議講話材料篇3

昨天下午,市委召開了全市黨建工作會議,市委xx書記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 。對組織工作,xx書記給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我們做好今年的組織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下面,我代表市委組織部部務會,講三點意見。

一、適應常態突出特色,全市組織工作取得新成效

20xx年,“xx”圓滿收官,組織工作奮力前行。一年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 下,我們堅決落實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選幹部配班子、建隊伍聚人才、抓基層打基礎,著力為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組織保障,組織工作取得了新進展;一年來,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掛圖作戰、緊盯目標,以求真務實的作風狠抓工作落實,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保證幹部、組織、人才三個輪子一起轉,組織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一年來,我們努力踐行“三嚴三實”要求,錘鍊作風、強化修養,以更嚴的政治要求、更高的工作標準、更實的工作作風,切實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組工幹部展示了新形象。

認真總結 過去一年組織工作取得的成績 ,可以說在全國有聲音、在全省有影響。一是建立領導 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 “四個必核”機制,從嚴抽查核查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人民日報》進行了深度報導。二是“五個跟蹤紀實”問效管理,倒逼幹部“為官有為”,形成從嚴監督管理幹部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得到了省委敏爾書記、永春部長的充分肯定。三是整鄉推進“一核多元”基層組織服務體系建設,有效增強了基層黨組織服務民眾的“橋樑紐帶”和“前沿陣地”功能,密切了黨群關係,中組部《組工通訊》進行刊發。四是因村選派駐村幹部和“第一書記”,抓好“選、安、訓、管”四個環節,實現應駐盡駐、願駐能駐、知駐會駐、真駐實駐,省委敏爾書記、永春部長相繼作出批示,中央電視台進行了專題報導。五是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培樹了鄉鎮黨委書記優秀代表、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彭練基,省委組織部號召全省黨員幹部向彭練基同志學習。六是紮實推進“基層組織固本行動”,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有力夯實了脫貧攻堅的基層基礎。七是探索“組團式”選派幹部赴外掛職、市內縣區互派幹部掛任職,讓幹部在實踐鍛鍊中提升能力素質。八是深入開展“千名科技人員包千村”活動,督促農技人員歸隊,鼓勵農業科技人員領辦創辦農業發展項目,有效發揮了科技人員在決戰貧困中的積極作用。

全面盤點過去一年的組織工作,特點是既整體推進,又突出重點;既協調發展,又精準發力。

一是“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紮實推進。制定幹部作風建設“三年行動計畫 ”,把20xx年作為“作風建設突破年”。圍繞治僵促思想解放、治庸促幹事創業、治懶促勤政為民、治浮促求真務實、治散促風清氣正,制定“馬上就辦”、召回管理、作風預警、督查考核、作風問責等5個制度,510名幹部被召回管理,236名幹部受到預警問責,1563名幹部被約談,推動1200餘名縣處級幹部沉下身子“走轉改”,為民眾和企業排憂解難,整治“為官不為”初見成效,工作作風明顯好轉,發展環境明顯改善。

二是幹部選拔任用導向鮮明。嚴格執行《幹部任用條例》,嚴把幹部選拔任用“初始提名、考察考核、程式步驟”三關,注重從一線選拔幹部,形成重德才、憑實績的鮮明用人導向。加大四類幹部培養選拔力度,幹部結構更加最佳化,今年提拔的縣處級幹部中,黨外幹部占22.67%、女幹部占34.67%、少數民族幹部占41.33%、年輕幹部占29.33%。開展市直單位與鄉鎮互派幹部任職、從東部縣選派科級幹部到西部縣擔任貧困鄉鎮黨委“第一書記”。開展無任用幹部考察和調研,發現和考察優秀副縣級幹部215名、優秀正科級幹部510名,幹部隊伍建設得到全面加強。

三是幹部監督管理從嚴從實。實施負面清單、實績考核、社區服務、民主測評、談心談話“五個跟蹤紀實”,將幹部負面問題記錄在案,登記266名幹部負面清單495條。建立個人有關事項報告 “四個必核”機制,核查211人,3名信息不實的幹部被暫停提拔任職資格。加強《幹部選拔任用條例》監督檢查,96個用人單位開展“一報告兩評議”,整改消化超職數配備546人,倒查“帶病提拔”9人,查處取消7名違規選任人選資格,黨政紀處分3人。加強“改非”幹部管理,出台《畢節市縣級非領導職務幹部管理暫行辦法》,選派“改非”幹部充實到重點項目、城建開發、征地拆遷等工作中,充分發揮“改非”幹部作用。

四是幹部能力素質大幅提升。按照分級負責、分類培訓的原則,紮實開展市縣鄉村四級幹部大培訓,培訓各級幹部19.16萬人次。在市內完成49期培訓班,培訓幹部1.48萬人,其中縣級幹部4102人,集中輪訓鄉鎮黨政正職。在山東壽光、廣東深圳舉辦11期專題培訓班,培訓幹部550人。注重開展體驗式教學,市委黨校主體班學員深入農村開展為期1周的“三同”實踐教育活動。廣泛開展網路線上學習,4.85萬名幹部完成網路培訓學時。注重幹部掛職鍛鍊,選派149名幹部分別到中直機關、省直機關、市外發達地區和縣鄉基層掛職鍛鍊,其中選派49名幹部組團赴貴陽、遵義、貴安新區掛職學習,幹部能力素質全面提升。

五是幹部實績考核精準發力。出台《關於建立畢節市領導班子和幹部差別化考核機制的指導 意見》,全面推行縣區、部門差別化考核。每季度對幹部實績進行公示講評,接受幹部職工和民眾監督,督促幹部認真履職。實施藍、黃、紅“三色預警”整治幹部不作為和慢作為,提高幹部執行力和落實力。對工作不力的29名幹部實施了預警,對分管工作考核排名靠後的17名縣處級幹部進行了約談。

六是基層基礎更加夯實。嚴格落實基層黨建責任,健全市縣鄉村四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 評議考核體系。整鄉推進“一核多元”基層組織服務體系建設,打通聯繫服務民眾“最後一公里”。因村選派1.32萬名駐村幹部、1998名村“第一書記”,實現貧困村全覆蓋。組織1.65萬名機關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解決服務民眾經費300餘萬元。深化非公黨建“四個二”工程,探索社會組織黨建“四個三”機制。建立黨員教育“四上”平台,開展“民生視頻”試點。建立文朝榮精神網上展覽館,開展“文朝榮式好支書”、“彭練基式好書記”評選活動。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黨建工作科學推進,基層基礎不斷夯實。

七是人才效應日益凸顯。廣開人才引進渠道,組織參加“中國·貴州第三屆人才博覽會”,深化“情系畢節人才回歸計畫 ”,引進人才10420人,其中博士38人、碩士177人。拓寬人才服務發展平台,實施“千名農業專家服務‘三農’行動”,選派905名專家參與“圓夢小康專家行動計畫”,支持幫助產業基地(園區)262個;開展“千名科技人員包千村”活動,幫助制定產業發展規劃1848個,培育特色主導產業1024個,協調項目822個、資金5000萬元。成立畢節市專家諮詢委員會,建立了專家諮詢制度。

八是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大力弘揚“安、專、迷”精神,健全完善“五個倒逼”工作機制和內部管理制度,全力打造“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的模範部門和過硬隊伍。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將幫扶工作和培養幹部有機結合,把幫助納雍縣昆寨鄉脫貧攻堅作為鍛鍊磨礪組工幹部的平台,落實幫扶責任,制定有力措施。部機關及下屬3個事業單位結對幫扶昆寨鄉16個村的貧困戶,選派7名幹部駐村蹲點,已幫助協調項目47個,爭取資金892餘萬元;採取與市信用社聯合下派“金融支書”或“金融主任”為貧困戶落實無息貸款,實行“一月一清單”幫扶等措施,實現年度計畫脫貧人口全部脫貧。

一年來,老幹部工作紮實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公務員 管理工作、課題研究、新聞和網路宣傳等工作成效明顯,信息化建設、組工幹部培訓、機關人事和事務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新進步。

這些成績 的取得,得益於省委組織部的關心指導 ,離不開市委的堅強領導和各級黨委(黨組)的共同努力,凝聚著全市廣大組工幹部的辛勤和汗水。實踐證明,全市廣大組工幹部是一支能吃苦、能戰鬥、能攻堅、值得信賴的隊伍。在此,我代表市委組織部部務會,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面對新常態新任務新要求,全市組織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一是部分幹部能力素質不能適應發展需要,一些幹部“能力恐慌”,有的執行力、落實力不強,有的想為不會為、想乾乾不好。二是有的單位選人用人不夠規範,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存在臨時動議等不規範行為。三是基層基礎還存在薄弱環節,有的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部分駐村幹部和“第一書記”沒有真蹲實駐。四是基層考核不夠精準,部分地方對村一級的考核指標過多,一些考核內容脫離村級實際。五是人才隊伍還需壯大、結構還需最佳化、整體素質還需提高,人才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等等。對於這些問題,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二、圍繞中心明確任務,推動組織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

20xx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系列重要講話、省委十一屆和市委一屆歷次全會精神,把“五大發展理念”貫穿組織工作全過程,緊緊抓住脫貧攻堅這一最大政治任務,堅持把黨建扶貧作為助推大扶貧戰略行動的有效抓手,最大限度凝聚精準扶貧正能量,努力探索出一條黨建扶貧新路子,以組織工作新狀態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總體思路是:開展一個主題教育,推進三大行動,抓好五項重點工作。即認真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兩學一做”主題學習教育,推進作風建設強化行動、基層組織固本行動、圓夢小康專家行動,全面提升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為全市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主要抓好五項重點工作。

第一,著力抓好“兩學一做”主題學習教育。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員幹部的思想教育。以來,中央先後開展了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形成了黨員幹部思想教育的常態化。全省“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傳達了中央的初步考慮,20xx年將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兩學一做”主題學習教育。我們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統一安排部署,認真組織實施。一要提前制定方案 。提前開展調研,充分借鑑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成功經驗,提前制定主題學習教育實施方案,明確重點工作任務,確保按安排的時間啟動。二要精心組織實施。採取中心組學習、組織生活會、幹部職工會等形式,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貴州時重要講話和對畢節試驗區重要批示精神。將《黨章》納入中心組學習、黨校、行政院校各類培訓必修課,黨員領導幹部年內至少為本地本部門幹部職工上一次黨課 。採取知識競賽、內部測試等方式,學習《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等黨的規章制度;組織新提拔的領導幹部開展警示教育,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基礎。深化“踐行文朝榮精神,爭當試驗區先鋒”活動,開展“學習彭練基精神,做合格共產黨員”活動。評選50名“文朝榮式好支書”、10名“彭練基式好書記”,激勵廣大黨員學先進、走前列、作表率。三要統籌協調推進。把開展“兩學一做”主題學習教育與“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靠後階段工作結合起來,對照問題清單、整改清單、責任清單,對沒有整改落實的措施,一個一個進行整改,一件一件抓好落實,直至問題清零。把開展“兩學一做”主題學習教育與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回頭看”結合起來,認真開展“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確保“三個見實效”,實現黨員幹部思想教育一茬接著一茬開展。

第二,著力鍛造“好乾部”隊伍。今年是市縣鄉村集中換屆年,我們要以換屆工作為契機,努力打造一支踐行試驗區精神,符合試驗區發展需要,與時俱進、能征善戰、敢闖敢試、決戰決勝的幹部隊伍。一要精心開展換屆工作。要立足建強各級領導班子,增強班子整體功能、最佳化班子結構,提前開展幹部調研摸底,對現任領導班子、班子成員和優秀幹部進行調查分析,提前制定領導班子換屆人事工作方案。要認真做好乾部思想工作,有序推動領導幹部進退流轉,確保思想不散、人心不亂、工作不斷。要加強換屆紀律的宣傳教育,嚴查不守紀律、“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等違反紀律的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二要精準選拔各級幹部。按照中央、省委換屆工作要求,樹立正確選人導向。加大“四類幹部”培養選拔力度,注意培養選拔一批35歲左右的縣處級幹部、30歲左右的鄉科級幹部;鄉(鎮)政府領導班子女幹部配備比例逐步提高;市、縣法檢兩院領導班子黨外幹部配備上取得突破,市、縣政府工作部門中黨外行政正職比例有較大提高。同時,著力加強後備幹部隊伍建設。嚴格落實職務職級並行有關規定,兌現有關政策,制定出台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具體操作辦法。三要強化能力素質提升。實施“萬名幹部大學習大培訓工程”,按照分級分類原則,對縣處級幹部、鄉鎮黨政一把手、換屆後新進班子成員、村黨支部書記、駐村幹部和村“第一書記”進行全覆蓋集中培訓。深化以“四應知四應會”為重點的“崗位實踐大練兵”和以“領導登台、幹部亮劍”為主題的“學習比武大講堂”活動。強化幹部大數據治理能力和大扶貧政策執行能力培訓,增強幹部大數據思維意識。採取選派幹部赴先進發達地區、鄰近地區考察學習、外出掛職、赴脫貧攻堅一線掛(任)職等方式,在實踐中開展脫貧攻堅、應急處置、信訪、招商引資等能力培訓。做好選派參與恆大集團結對幫扶的100名幹部、東西部縣區互派到貧困鄉鎮任職(掛職)的65名幹部的跟蹤考核管理。探索建立計算機自助考試 系統,深化幹部教育培訓特色資源開發,建立健全具有畢節特色的幹部教育培訓師資庫。四要從嚴加強日常監督。細化出台動議提名、考察考核、程式步驟的措施辦法,把好乾部選拔任用“三關”。認真落實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有關要求,按不少於10%的比例開展隨機抽查核實,對擬提拔人選、後備幹部人選、轉任重要崗位人選、換屆推薦提名人選個人有關事項報告進行重點核查,對填報不實的,按規定進行嚴肅處理。嚴格落實負面清單跟蹤紀實等“五個跟蹤紀實”管理制度,對擬提拔人選的負面清單進行篩查。繼續開展超職數配備幹部等“三超兩亂”問題專項治理,在年底前全面清理消化超職數配備幹部。對擬選拔任用幹部、領導班子換屆推薦提名人選的檔案進行嚴格審核,嚴肅查處幹部檔案造假問題。五要實行幹部差別化考核。制定出台差別化考核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健全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履職測評和考核評價體系。根據資源稟賦、發展條件、產業基礎、功能定位等特點,分類別制定考核指標,把脫貧攻堅成效納入幹部考核評價體系,做到“定職責、定任務、定時限、定標準”。及時跟蹤督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適時掌握工作推動情況。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對假作為、慢作為、打折扣、作變通的幹部,採取預警、約談、通報,直至組織處理的方式進行問責。

第三,著力深化幹部作風建設。要馳而不息抓作風,形成作風建設的常態化機制。一要兌現“馬上就辦”。督促各級各部門建立“馬上就辦”事項清單目錄,並在一定範圍內公示,讓幹部民眾知曉。組建明察暗訪組,加大對各部門各單位落實“馬上就辦”情況的檢查和督促,對落實不好、拖著不辦、頂著不辦的單位和個人,及時點名曝光、嚴格問責。強化社會監督,推進“馬上就辦”形成常態化。加強輿論宣傳,樹立“弱鳥先飛”、“滴水穿石”意識,踐行“四下基層”、“馬上就辦”作風。二要從嚴“召回管理”。進一步加強被召回幹部的後續動態管理,督促實現作風轉變,有效推動工作。加大對召回管理幹部整改成效的宣傳,形成幹部召回管理工作的正能量。三要實施作風整治。圍繞“五治五促”要求,持續推進“一月一問題、一月一整治”和“四風”問題後續整改,加大對基層幹部不作為、亂作為等損害民眾利益問題的整治。運用好“五個跟蹤紀實”,對幹部作風建設進行全程跟蹤問效。四要及時建章立制。進一步細化完善作風預警、督查考核、作風問責、召回管理、馬上就辦等作風制度。總結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好做法,進一步形成簡便易行的作風教育、督查、考核、問責長效機制,並使各種制度有效銜接。

第四,著力激發基層內生動力。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以基層組織固本行動為載體,全面推進“一核多元”基層組織服務體系建設,強化鄉鎮黨委、村黨支部前沿陣地和戰鬥堡壘作用。一要建強“三支隊伍”。制定出台“三支隊伍”建設辦法,明確選拔、管理、考核、激勵的相關措施。實施“先鋒示範工程”,把好鄉鎮黨委書記“入口關”,培養選拔一批能征善戰的幹部到鄉鎮黨委書記崗位;實施“領頭雁工程”,選拔一批優秀的村黨組織書記;實施“能人興村工程”,加強農村“土專家”、“田秀才”和返鄉農民工隊伍建設,在項目、資金、技術、銷售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引導帶動民眾致富。二要抓好典型示範。按照陣地規範、制度規範、管理規範、決策規範、服務規範的要求,在農村、社區、非公等領域培育“服務脫貧型、服務發展型、服務創業型”等一批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可複製、可借鑑、可推廣的基層黨建示範典型。三要提升黨員素質。深入實施農村黨員隊伍“雙千培養工程”,在農民黨員中培養1000名新型經營主體,在新型經營主體中發展1000名黨員。開展“萬名農村黨員培訓工程”,抓好農村黨員實用技術培訓。創新基層黨組織活動方式,組織過好“紅色記憶·畢節精神”專題組織生活,每兩年舉辦一次“以文朝榮為鏡·村官論壇”。加強文朝榮精神教育基地建設,每年對全市266個鄉鎮黨委書記進行輪訓,縣(區)對換屆後的村(居)“兩委”班子成員輪訓一遍。四要壯大集體經濟。繼續打好“親情牌”、“資源牌”、“政策牌”,吸引一批本鄉本村在外企業家和成功人士返鄉擔任村級“發展顧問”,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借鑑“三變”經驗,穩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百村試點”,發揮試點的輻射帶動作用。年內新增村級集體經濟積累10萬元以上的村500個,三年內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五要注重黨內關懷。制定出台黨內關懷的措施辦法。建立市、縣兩級黨內關懷基金,關懷老黨員和貧困黨員。建立黨內上下級之間的經常性談心談話制度。各級各部門每年要組織幹部職工進行一次健康體檢,特別是鄉鎮要定期組織幹部職工、村“兩委”幹部進行健康體檢。要妥善安排好各級領導幹部帶頭休假。六要因村選派駐村幹部。精準選派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對選派工作敷衍應付的單位,要嚴肅問責。堅持用好隨機抽查、通報約談、召回管理等督查措施,督促“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到崗到位發揮作用。落實好政治激勵措施,對實績突出、基層認可、民眾歡迎的優先提拔重用。出台“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選派、培訓、管理、考核、激勵系列辦法,推動作用發揮常態化。七要加大基層保障投入。積極爭取財政部門支持,切實提高村幹部月報酬標準,完善縣級財政按比例為村幹部代繳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參合金制度,繼續把村民組長補貼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建立村級組織運行經費逐年遞增機制。八要統籌推進其它黨建工作。全面深化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加強社區活動場所建設,建強社區工作者隊伍。繼續推動非公企業黨建“雙千雙助”工程,運用好“非公企業集中服務月”、“三共建”等載體,提升服務企業發展水平。

第五,著力提升各類人才服務水平。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深入實施“圓夢小康專家行動”,組織各類人才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的工作實踐,為“決戰貧困、提速趕超、同步小康”加油助力。一要搭建服務平台。按照“千名農業專家服務‘三農’工作”的要求,精心選派科技副職、科技特派員、農業輔導員到基層開展技術指導、人才培訓、產業幫扶等工作。圍繞“六大板塊”重點產業組建專家服務團隊。建立市級“圓夢小康專家服務農業產業基地”。完善專家服務“三農”諮詢制度,推進新型智庫建設,充分發揮專家諮詢委員會的作用。二要找準工作載體。開展“千名科技人員包千村”活動,督促科技包村人員幫助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鼓勵科技人員領辦創辦現代山地高效特色農業發展項目,圍繞“六大板塊”經濟創建“萬元田”、“千元院”和標準化養殖場。三要盤活人才資源。加大“農民講師”培育扶持力度,加強能工巧匠、民間醫士、文化藝人、農村經紀人、田秀才、土專家等鄉土人才的教育培訓,培育壯大農村人才隊伍。制定鄉土人才扶貧帶富計畫,組織“農民講師”開展巡講,組織鄉土人才傳授致富技能,有效發揮鄉土人才在脫貧攻堅中的積極作用。

同時,要認真抓好老幹部工作,堅持政治上尊重、思想上關心、生活上照顧、精神上關懷,為老幹部多辦實事、多解難事,落實好各項待遇,發揮好老幹部作用,激勵廣大離退休幹部為黨和人民事業增添正能量。要進一步加強組織工作信息化建設,建立“組織工作大數據管理平台”,為精準選拔使用幹部、合理配強班子、科學調訓幹部提供數據參考。另外,還要做好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公務員 管理、課題研究、組織工作新聞宣傳和輿情引導、組工幹部培訓等各項工作,統籌安排,齊頭並進。

三、塑造形象踐行使命,切實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

“十三五”規劃的藍圖已經繪就。組織部門作為黨委的重要職能部門,如何為試驗區“十三五”規劃提供保障、如何服從服務於脫貧攻堅的大局,是對大家的考驗。我們要按照“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的要求,切實加強自身建設,錘鍊黨性修養,提升能力素質,著力打造在脫貧攻堅中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模範部門和組工幹部隊伍。

第一,政治上要過硬。黨性強、立場穩、方向明,這是組工幹部的首要標準。組工幹部作為選人用人和黨的建設的具體執行者,如果立場、觀點、方法出問題了,理想信念不堅定、對黨不忠誠老實,組織路線就不可能為政治路線服務好。組工幹部在任何時候,都要有堅強的黨性修養、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正確的政治方向,自覺增強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做到在平常時期看得出來、關鍵時刻沖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勇當先鋒,勇挑重擔。

第二,品行上要公道。公道正派是組工幹部的職業操守,是立身之本、履職之要、正氣之源。公道正派,就是對人的評價、使用和處理上,不管在什麼場合、什麼情況下,都能夠堅持實事求是,嚴格按照黨的原則和政策辦事。要選賢任能,堅持“一把尺子量準”、“一碗水端平”,實事求是評價幹部。

第三,能力上要增強。要著力提高組工幹部的學習力、創新力和執行力,重點是抓好執行力的建設。提高執行力,就是要講服從,對決定的事堅決完成不打折扣;要講自覺,不斷增強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講效率,不拖不等不靠,雷厲風行抓落實;要講完美,高標準嚴要求,努力打造精品工程。組工幹部要加強業務學習和能力訓練,涉及組織工作的新政策、新規定,要精通掌握、熟練運用、精準執行。

第四,作風上要正派。要始終堅持從嚴治部、從嚴律己、從嚴帶隊伍,任何時候都要摒棄“風光”意識,強化“風險”意識,保持頭腦清醒。要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誘惑,守得住小節,經得住考驗,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蕩蕩做事。要求真務實,堅決克服和防止形式主義,切實樹立“弱鳥先飛”、“滴水穿石”意識,發揚“馬上就辦”作風,真正把組織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要堅持民眾路線,始終把人民民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心實意為民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真正把工作做到民眾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