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工作動員會議講話

年初工作動員會議講話(二)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春節後的第一次全鎮幹部會議,中心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興縣富民”活動總結表彰大會精神,統一思想,明確目標任務,收心攏神,不打年盹,迅速啟動春節後的各項工作,以拼搏的精神,昂揚的鬥志,創造性地完成20xx年各項目標任務。我們這次會議,既是一個總結表彰的大會,也是一個啟動工作的大會。剛才,黨委副書記賀寶光同志宣讀了《鎮黨委政府關於20xx年度村級工作考核評比的通報》,這是經過鎮黨政班子會議共同研究決定的。我們對20xx年度,各村在信訪穩定、農村改廁、經濟發展、財務管理、精神文明建設等幾項重點工作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排出一二三等獎並給予適當的獎勵。最大的目的就是,表揚先進村、鞭策後進村、促進全鎮67個村共同進步。20xx年,鎮村兩級黨政組織和廣大幹部民眾,堅持以強鎮富民為出發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和縣委的一系列決策部署,迎難而上,開拓創新,紮實奮鬥,圓滿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任務。在“興縣富民”活動中,我鎮大楊各莊村再度被評為“增收致富”先進村,澳蒙製衣有限公司榮獲納稅二十強企業,興盛糧油工貿有限公司榮獲民營經濟先進企業,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表彰。全鎮各項工作都邁上了新台階,實現了新跨越,圓滿完成了20xx年目標任務。

——國內生產總值完成74520萬元,占年初計畫的100.1,同比上年增長14.2。

——工農業總產值完成143544萬元,占年初計畫的100,同比上年增長1.2。

——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6885元,占年初計畫的100,同比上年增長12.2。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100萬元,占年初計畫的100,同比上年增長29。

——招商引資吸引外地投資到位額達到3100萬元,占年初計畫的103.3,同比上年增長2.7。

總結20xx年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穩定糧食生產、突出結構調整。

我們抓住了國家對農村工作“兩減免”、“三補貼”的惠農政策,穩定了糧食麵積,小麥播種面積達到4萬畝,玉米播種面積達到53000畝,發放種糧直補款251萬元。同時結構調整取得了新突破,在種植業上,依託本鎮盛資食品工貿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在東太河、南趙莊等村新發展“三小”作物等定單農業4000畝;以小蘇莊優質簡化棉基地為中心,種植推廣優質棉花6000畝。“雙味蔥”、“毛豆”、白靈菇等一些名、特、新品種已開始在我鎮安家落戶,並通過試種已取得了初步成功。在養殖業上,以大仇莊生豬、少林口村肉牛、致富村蛋雞等為重點的養殖小區規模得到進一步壯大,全鎮農業產業化進程得到進一步加快。全鎮現生豬存欄達到5.88萬頭,全年出欄17.5萬頭,蛋雞存欄58萬隻,鮮蛋產量達到7850噸,各類肉產量達到1.5萬噸。有關資料顯示,我鎮的生豬與蛋雞的飼養量在全縣各鄉鎮中占領先位置。

二、圍繞技措技改、滾動發展,企業整體效益明顯提高。

20xx年,鎮黨委、政府堅持以骨幹企業為重點,圍繞技改擴建加大投入力度,積極引導企業進行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打造和培育市場前景廣闊、科技含量高的拳頭產品,企業整體效益不斷提高。特別是建華頁岩磚和興盛麵粉,已經成為我鎮工業的兩大新亮點,有力的拉動了全鎮工業的上檔升級,成為全鎮工業的中流砥柱。全鎮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達到8家,其中年銷售收入超過1000萬元以上的骨幹企業達到5家。

三、以小城鎮建設為載體,第三產業進一步繁榮壯大。

我們吸納社會閒置資金,投入到小城鎮建設上來,以小城鎮開發為重點拉動個體私營經濟的迅猛發展。20xx年,全鎮新發展私營企業5家,累計達到58家,新發展個體工商戶68家,累計達到2491家。第三產業的繁榮壯大,加快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步伐。20xx年全鎮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5600萬元,同比增長16.4。

四、社會各項事業得到全面協調發展。

20xx年我鎮經多方籌措資金,大修倉永路西段、三岔口至橋頭莊段鄉村公路4500米,總投資45萬元。通過全鎮上下的廣泛宣傳發動,農村改廁完成4320個。投資300萬元新建大仇中小和大楊中小教學樓兩棟,建築面積4800平米。有線電視工作進展順利,新突破了翟辛莊、野王莊等6個白點村,新發展有線電視用戶600戶,全鎮累計達到2960戶。民政優撫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完成207名在救對象的撫恤金和定補款的發放工作,加大敬老院收容量,全年入院老人50名,居全縣之首。

成績的取得是我們團結共識,拼搏進取的結果。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我鎮在農業產業化、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科技在農業方面的貢獻率、小城鎮建設等方面,同周圍先進鄉鎮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縣委七屆九次全會對20xx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我們要緊緊抓住經濟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發揮本地區優勢,把經濟發展牢牢抓在手上。當前,我們要認清形勢、把握機遇,以一天也不耽誤的精神,全力抓好20xx年各項工作。

20xx年是實施“xx”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在新的起點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我縣構建中等旅遊城市的重要一年。下倉鎮是地處太河窪區的平原鄉鎮,面積大、人口多,是薊縣的“南大門”,在全縣的整體發展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隨著我縣深入實施“兩個堅持、四項舉措、一個目標”的工作思路,經濟和社會發展正面臨著難得機遇和嚴峻挑戰。

為此鎮黨委、政府確定20xx年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xx大、xx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市委八屆九次和縣委七屆九次全會的部署,認真落實“站在新起點、再創新優勢、實現新跨越”的總要求,緊緊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歷史性機遇,按照“圍繞一個目標,實現三大突破”發展思路,(“圍繞一個目標”就是全力構建以工業為主的薊縣南部重鎮。“實現三大突破”就是發展綠色高效農業,在農業產業化上實現新的突破;做大做強工業企業,在工業化上實現新的突破;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在第三產業上實現新的突破。)努力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再上新水平,實現“xx”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

20xx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全鎮生產總值計畫達到520xx萬元;

——鎮村工業產值計畫達到35000萬元;

——鎮村工業銷售收入計畫達到31000萬元;

——鎮村工業增加值計畫達到7900萬元;

——鎮村工業利潤計畫達到3000萬元;

——固定資產投資計畫達到6160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計畫達到7559元;

——吸引外地投資到位額計畫達到3500萬元;

——利用外資到位額計畫達到55萬美元。

為確保上述目標任務的完成,我們將努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在農業產業化上實現新的突破

以沿海都市型農業為方向,立足下倉耕地資源充足的實際,轉變傳統觀念,立足調整主線,全面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立足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精品工程為重點,依靠科技進步,大力發展高效農業,推動農業產業化上檔升級。

1、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提高種植農業效益。在認真執行國家支農政策、繼續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以市場為導向,鼓勵發展與龍頭企業相配套、經濟效益高的優質農作物。提出“穩定面積,改善品質,提高單產和增加效益”的思路,把結構調整重點由過去注重量的調整、面積的增加,轉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質量,增加效益上來,使農業結構調整繼續深化,使全鎮糧食豐產帶、經濟高效帶開花結果,形成區域布局日趨合理、內部結構逐步最佳化、高效種植比例提升的可喜局面。一是堅持用政策鼓勵引導農民大力發展優種種植,優質糧播種面積達到10萬畝,優種覆蓋率在90以上。二是建設一批高標準、高效能的設施農業,全鎮現有以東太河、西屯、蒙辛莊等3個村為重點的500畝棚室示範區,明年以楊玉公路沿線為重點,預計新建棚室100畝。三是擴大土豆、雙味蔥、豆角等無公害蔬菜種植1000畝,全鎮達到4000畝。四是積極發展經濟作物,在周賈蘇一帶新增棉花種植1000畝,全鎮達到5000畝,在左家鋪為重點的東片,新增各類瓜菜種植1000畝,總面積達到1萬畝。

2、提升養殖小區檔次,擴大養殖業規模。以生豬、蛋雞為重點,抓好養殖小區的示範帶動作用,推進養殖業發展園區化,積極搞好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進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和規模效益。繼續鼓勵以家庭養殖與小區規模養殖相結合的思路,鼓勵農民在避開風險的情況下搞特種養殖,使全鎮32個養殖小區活起來,繼續保持養殖業強鎮的位置。

3、鼓勵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以興盛糧油工貿有限公司、盛資食品工貿有限公司為代表,進一步鼓勵發展現有的7家醃製廠、8家食品廠、14家麵粉廠、43家榨油廠、52家飼料廠,實施扶優扶強,抓好技改擴建,提高企業的加工能力,延長產業鏈條,新建幾家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完成農副產品的就地轉化增值,更好地促進農民增收。

4、繼續強化對外合作,把訂單市場做得更廣。由鎮益農協會牽頭負責,在20xx年基礎上,提升訂單農業檔次。全鎮訂單農業確保500戶、5000畝以上,確保訂單產值突破2500萬元。適度增加金塔辣椒、寬莢白蓮地豆、雙味蔥、獺兔養殖、土元飼養、美國紅花甜高梁種植等高效訂單簽訂。鼓勵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組建各類農民專業協會,發展各類農民經紀人,形成一批形式多樣、管理規範的利益共同體,拉動更多農民進入產業化體系。

5、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入160萬元資金,新打機井60眼,修護橋、閘、涵24座,清理支幹渠2500米,動土石方2萬方,架設高低壓線路7500米,變壓器增容400千伏安,節水灌溉工程160畝,努力建設節約型農業,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二、做大做強特色企業,在工業化上實現新的突破

工業化是帶動城市化、反哺農業產業化的有效途徑。按照縣委提出的“大力推進農村工業化”的要求,我們要立足工業強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技改聯合,走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高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振興鄉鎮工業。20xx年新增銷售收入達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2家,總數達到10家。

1.加快傳統行業、骨幹企業的新一輪技術改造。鼓勵發展科技型、節能型、環保型等工業項目。對現有傳統行業,諸如服裝紡織、糧油加工、機械加工、建築材料等行業,進行新的一輪技措技改,以適應可持續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建華頁岩磚製品有限公司投資2200萬元計畫再上一條生產線;華新漁業用品有限公司投資400萬元擴建廠房更新設備,形成紡、織一條龍生產;聯生制線廠投資400萬元擴大生產規模,新上織布生產線2條;澳蒙製衣有限公司投資300萬元對企業進行技改擴建。

2.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加大政策宣傳和引導力度,鼓勵民間資本向更多行業投入,新建各類私營企業,重點集中在津圍、楊玉和倉永公路兩側。一是玉田縣林西鎮婁義海計畫投資450萬元,在大楊家莊村北楊玉公路南側占地15畝,籌建一座年加工能力500萬噸的飼料加工廠。二是在東馬營村原供銷社院內,計畫由東麗區引資150萬元,籌建服裝廠一個,年加工服裝130萬件。

3.盤活閒置企業。通過招商引資聯合重組等途徑,盤活土地、廠房等存量資產,搞好嫁接改造,發展新項目,構建新的發展優勢,使其再創輝煌。20xx年要重點對原長嶺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和下倉缸瓦廠進行嫁接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