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發言稿:共同承擔教育學生的責任 努力奠定孩子美好未來的基礎

我舉的這個例子,並不是號召我們都去跟著孩子寫作業,而是請我們反思:怎樣才能做好一個家長,怎樣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理直氣壯,使孩子在接受教育時心服口服。中國母親教育研究所的王東華說:要想孩子成功,自己必須優秀!教育孩子的根本在於教育自己。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那就請你熱愛讀書,熱愛生活。

二、陪伴,良好溝通的前提

陪伴,在這裡特指的是作為家長,要想和孩子取得良好的交流,就要經常地陪伴孩子,這是交流的一個前提。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成長,我們的學生在學校住宿的較多,一周回家一次,這么難的的機會,父母孩子缺確不一定溝通。大多數父母以忙為理由,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前面,所以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家長正是幹事業的大好時候,不少的家長由於工作繁忙,買賣興隆,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顧及孩子,有的家長放棄對孩子的教育監管職責,外出打工。還用一些別的方式比如多給些錢物來補償孩子,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在學校教育中,很多問題孩子的出現都是因為親職教育的缺失,導致孩子精神空間的迷茫。

在這裡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一天傍晚,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在家門口期盼著,等待著爸爸下班回來,當小男孩看到他爸爸回來的時候,高興地老遠就跑著迎了上去。爸爸領他回家後,小男孩問他的爸爸:“爸爸,你一小時掙多少錢?”爸爸因為工作壓力大,身心非常疲憊,不耐煩的說:“掙多少錢不關你什麼事,小孩子問這些事乾什麼?”,小男孩說:“我想知道嘛,你快告訴我。”爸爸說:“好,我告訴你,我一小時掙20美元。”小男孩說:“爸爸,你能不能借給我10美元?”爸爸一聽不高興了,說“你這么小小年紀借錢乾什麼,趕緊到樓上睡覺去吧”說完了孩子獨自回到自己的臥室,這時坐在沙發上的父親覺得自己剛才的態度不夠溫和,有點過分,於是就從衣服口袋裡拿出10美元,來到兒子的房間,問兒子:“兒子,你睡覺了嘛?”兒子一聽是爸爸來了,一個高從床上爬了起來,爸爸說:“拿,給你10美元”孩子接過10美元馬上又從自己的枕頭底下拿出一張非常舊的、搓的皺皺巴巴的10美元,那是他積攢下來的零花錢,把兩張錢放在一起,共二十美元遞給了爸爸:“爸爸,能用這二十美元買你一個小時嗎?你明天能不能早一個小時陪我回家吃飯?”孩子的話剛說完,這個爸爸的眼淚唰的流了下來……

每個孩子都有他與生俱來的孤獨感、恐懼感、無助感。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去體會和陪伴孩子!通過陪伴來消除孩子的孤獨感和恐懼感。

給家長一個意見:每周孩子回家至少和孩子進餐一次,交談一次。

三、理解,良好溝通的基礎

一個心理學家曾研究,為什麼小孩子不喜歡和大人一起逛商店,當這個心理學家站到和小孩的一致高度時,才發現,在小孩子的世界裡,他只看到的大人們那晃來晃去的腿,對他們而言,去商店,沒有任何樂趣可言。

一個中學裡的調查顯示: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學生認為家長不理解自己。可能這樣的結構讓我們的家長很心涼,我們會問:孩子需要自己的理解?

其主要原因時我們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

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中,確實存在著一些小衝突:家長問的最多的是“你在學校怎么樣,處於哪個層次?”“考試了嗎,考多少分呀?”“作業完成了沒有?”……而這些恰恰是同學們最討厭的問題

進入青春期後,許多中學生與父母的關係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小時候那種親密的關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許多的矛盾和爭吵。我們覺得孩子越來越難管,越來越不象話了。

中學生與父母之間關係的第二個特點是反抗性。家長常常埋怨孩子總與自己唱反調,你說東,他偏向西,你說不要這樣,他偏偏這樣。事實上,中學生想以自己獨特的思考、獨特的個性去解釋和擁有外部世界,行為上表現為我行我素。當家長、老師和同伴三者的意見有分歧或出現對立時,中學生往往武斷的排斥成人給予的一切觀點和建議,而站在朋友一邊。這種反抗性時常包含著蠻不講理的意味,甚至是為了反抗而反抗。

家長和孩子間的關係是平等的,你要把他當成和你一樣的人來對待!在能力上你要考慮到孩子是有待培養的。而我們的很多家長恰好弄反了:人格上不能平等對待孩子,能力上卻渴求孩子什麼都會!家長要學會用理解這個工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不要老是批評、指責。在“理解”這個問題上,家長要把孩子當成平等的人來對待,不要帶有任何好與壞的評判,而來單純的聽孩子陳述他的理由。孩子的行為在他自己看來,總有他自己的理由,只不過這些理由在成年人看來是不對的,或者說是不成立的。如果你們搞不清楚他的理由是什麼,想改變他的缺點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