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開學工作視頻會議講話稿

同志們:

今天召開這個視頻會議,主要是對全縣近幾年教育工作進行一個盤點,讓大家對自己對教育形勢有個明確了解,並對XX年秋季工作作部署,下面我向大家匯報三個方面內容。

一、教育工作盤點

(一)學校變化天翻地覆

成功引進巴蜀xx中學、重慶行知職業技術學校,行知技校已把總部由長壽遷入xx。成功搬遷職教中心、幸福中學,並升格幸福中學為高級完全中學。成功重組原xx師範教師進修學校和xx高級中學,xx高中成功創建為重慶市重點高中,xx師範學校、白帝城中等職業學校與職教中心合併,xx縣中等衛生職業學校承接白帝城中等職業學校牌子。獨立教師進修校、教科所、電大分校。奉師附小、xx國小、xx幼稚園建有分校。整合xx初級中學和xx國小為太和九年一貫制學校,整合白帝國中和魯家國小為白帝九年一貫制學校。目前全縣共有完全中學7所、職業中學3所,其中xx中學、xx中學、xx高級中學、職教中心為市級重點,行知技校為國家級重點。初級中學23所(民辦2所),國小254所(中心國小26所、完全國小68所,村級國小16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稚園51所(公辦6所,民辦45所),片區教育督導中心10個,教育部門獨立法人單位148個。學生近16萬人,教職工編制xxxx名,實有在職公辦教師xxxx人。

(二)教育投入推動發展

近三年投入3.75億元,擴大城區學校教育容量,建設農村寄宿制學校和教師周轉宿舍,完成了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實施“1+x”模式,新增校舍面積20.6萬平方米,徹底改變薄弱學校面貌。XX年以來,縣教委集中力量實施學校設備標準化建設,累計投入1.9617億元,現已基本完成全縣數字校園建設,完小及以上學校全部配齊班班通設備。XX年,我縣成為xx北片區第一個全面完成高中通用技術專用教室建設的區縣。XX年全縣中國小“六大功能室”和村小綜合功能室建設達到100%,走在全市的前列。共為教師補助購置筆記本電腦8236台,全縣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筆記本電腦動態配備率達到93%,除主城之外,我縣的教師筆記本電腦配備率已位列其他區縣之首。

建立教育償債長效機制,XX年8月鎖定學校債務x.4038億元,現已償還x.9475億元。全縣移民遷建學校債務已全部化解,現有債務主要是重點項目建設學校和部分學校的原集資借款利息。

(三)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近三年來,全縣新增公民辦幼稚園12所,改擴建幼稚園70餘所,新增容量4000餘人。評定普惠性幼稚園134所,普惠性幼兒人數所占比例達到92%。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由65%上升至81%,超重慶市平均水平。市教委入口網站以《xx縣“四個三”積極推進村小均衡發展》為題報導我縣村小建設發展。“達標村級國小”授牌機制為確保村小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目前已驗收命名“達標村小”77所。城鄉多元結對,提高了薄弱學校質量。領雁工程促進學校優質發展。國中生物、地理納入中考科目。高三堅持召開三次畢業班工作會:9月的高三畢業班會、“一診”和“二診”分析會。連續幾年,全縣聯考上重本線都在800人以上,本科上線率50%以上,聯考總上線率95%以上。全市職教本科計畫1450人,職教中心上本科線259人,超過全市六分之一。一般高中從入口看出口,大大縮小了與重點中學的差距。

近五年來,xx電大共培養成人大學生3695人,其中大專生xxxx人、本科生xxxx人,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成績。

(四)教育科研有聲有色

自XX年來,教師送評論文1萬餘篇,立項縣級課題50餘個,有31個課題順利結題,有27個課題申報了xx縣第三屆教學科研成果評審。完成10餘個市級課題。《縣域推進立德樹人實踐研究》由教育部正式批准立項,並順利開題。一批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得到實踐套用。xx中學和奉師附小的教學成果獲市政府獎勵。

(五)素質教育碩果纍纍

夢想中心建設助推學校素質教育。全縣目前共申報“夢想中心”20所,縣教委組建了xx夢想沙龍。素質教育“xx模式”被《重慶日報》《今日教育》《中國教育報》等各大媒體報刊廣泛報導。每年中國小開展4次大型運動會,以及藝術節活動、科技競賽、講故事比賽、歌詠會、經典朗誦比賽讀書徵文比賽、演講比賽等競賽活動。近兩年共命名了10所縣級校園文化建設示範學校,18所校園文化建設合格學校,16所體育藝術特色學校,創建6所縣級科技特色學校,xx國小創建為市級科技特色學校。文明禮儀教育被xx網、華龍網、新華網、文明網進行了多次報導,今年秋季將在全縣深入開展《xx縣中國小生道德規範基本要求十條》實踐活動。中國小生漢字聽寫大賽,重慶電視台新聞頻道予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