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在全縣產業項目大招商動員會上的講話

第二、理清思路促落實

對招商引資工作來說,如果沒有清晰的思路,不分大小多少、輕重緩急,眉毛鬍子一起抓,是難以取得預期成效的。所以,招商引資工作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抓住重點、全力攻堅,切實在理清思路上下功夫,在招大商、引大資的行動中見實效。重點要把握好三方面內容:一要圍繞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來招商。黨的十八大指出:“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央在推進發展上的一個標準和方向,就是綠色、循環和低碳,今天的中央新聞,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給出了明確答案,我想對於這類項目,中央必然會出台更多的優惠和扶持政策,特別是在項目審批、土地利用等方面也會給予一定傾斜,所以說,這對於我縣來講不得不說是一次很好的機遇。因此,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結合我縣發展定位,堅持以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環保型三大新興產業為重點,盯緊全國500強企業,特別是那些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支撐作用強的好項目、大項目,組織精英力量強勢招引,力爭取得實效。借這個機會再強調一點,今天雖是招商會,但前提是先要搞好項目的謀劃儲備,然後才是招,謀劃不深、儲備不足是先天不足,要注意解決。二要圍繞實施“五大戰略”,整縣推進城鎮化,建設現代中等城市來招商。前段時間,我在會上反覆強調,我縣要想建設現代中等城市,必須找到一個切入點,不然一切都是空談。可以說,通過一年來的工作實踐,特別是中央、省市在城鄉發展一體化上的高度重視,我們審時度勢,科學確定了實施“五大戰略”,整縣推進城鎮化這一工作思路和重點,並將其作為實現現代中等城市奮鬥目標的有效途徑和手段。可以說,實施“五大戰略”,整縣推進城鎮化,是我們當前乃至今後一個時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前段時間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城鎮化作為擴大內需、加快發展的重點,毫不誇張地說我國發展的最大潛力是城鎮化,最大空間在農村。所以我們抓招商引資工作,就要緊緊圍繞這一重點,把其作為招商引資的最終落腳點,力爭把所有資金、所有政策都落到這上面來,集中捆綁力量,全力進行攻堅,確保每項工作取得實效。三要圍繞我縣的資源和特色來招商。招商引資成功與否,一方面在於強勁的招商態勢和手段,另一方面更在於我們自身是否擁有獨特資源和特色,這應該是最打人、最能夠抓住商家眼球的東西。因此,我們招商引資過程中,必須立足我縣稻米、林木、礦產、食用菌、旅遊等各類資源豐富優勢,通過精心設計包裝,真正把資源優勢轉變為資本優勢,切實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加重我們對話的分量,為招大商、引好商打下基礎。

第三,創新方法促落實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企業商家的思想觀念在不斷發生變化,那么我們招商引資工作的理念舉措也必須隨之更新,穿舊鞋、走老路是行不通的。在實踐中,有幾個方面注意把握運用。一是靠先進理念招商。所謂先進理念,就是不僅要走出去,還要請進來,既要定向招商,又要上門招商,還要以商招商;不僅可以通過包裝項目直接招商,特別是要通過改革辦法進行招商,也可以嫁接招商,委託招商,跟蹤招商;不僅可以參加各種貿洽會、博覽會、研發會招商,還可以通過報刊和網際網路招商等等。這方面我的切身體會就是,要解放思想,以前說借用外腦,我們首先要學會用商人、企業家的眼光來看項目、抓招商。其次不要在“讓利”上心疼、捨不得。第三,別人都用的成功市場運作模式,我們不知道、不懂,怕碰高壓線不敢用,包括我在內,人家提出的要求,我們先說了,很真誠地和人家講做不到,但人家告訴我們,他們在別的地方正在做,而且做得很好,話說回來,別人能做的我們也應該能做到。我們做不到就落後了,別人做不到的,我們能做到,才能趕超發展、後來居上,這就是理念。總之,要有先進的理念和方式,立足發展,著眼長遠,要從當前利益中跳出來,要從就事論事的得失中跳出來,提倡算好大賬、總賬、活賬,少算小賬、死賬。要不求所有,但求所得;要投其所好,對其負責;要不計小利,但求發展;要不厭其小,但求其大;要提倡“三讓三得”。即讓市場、讓利益、讓股份,得到發展理念、得到發展後勁、得到發展空間。以新的思維、新的對策、新的姿態,以開明促開放,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扎紮實實地做好招商引資的各項工作。二是靠園區招商。我們縣的經濟開發區是未來發展的主戰場,也是全縣招商引資的核心平台和主要載體。開發區建不好,招商引資項目無從落地,也無法落地,更談不上招大商、招好商。所以我們要進一步最佳化開發區總體布局,完善園區功能,提升承載能力,推進招商項目向開發區集中。在具體保障上,要對開發區實行領導、人員、政策、經費“四個傾斜”。今後,要進一步加強對開發區的領導力度,縣委、縣政府要把開發區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抓緊解決建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開發區所需人員由自己申報,在全縣統一調配;發改、國土、稅務、工商、公安、環保等職能部門,要把本單位涉及開發區的相關工作納入班子分工,明確專人負責;要賦予開發區更大的招商自主權,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同時,要圍繞“1城8鎮16區”這樣一個布局,因地制宜地研究工業園區,不但要建好省級開發區,我們各鄉鎮今後也要結合興團、結點建設,推進各具特色的工業園區發展。比如:大羅密的食用菌產業園區、木器工業園,松花江農場沙河子農機園,以及得莫利的飲食服務區等等,要通過招商引資,把這些園區做大做強,形成“一區多園”的工業布局。再以這些園區為依託,進一步增強招商引資的吸引力,形成良性互動,既能促進經濟快速發展,更能加快整縣推進城鎮化進程。實在地講,沒有產業支撐的城鎮是空城,每個鄉鎮都要注意搞好園區規劃建設,定位是關鍵,注意發揮優勢,突出特色,錯位發展。三是靠重點企業招商。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也是招商的主體。這既是一條成功的經驗,同時又是一條有效的途徑。依靠重點企業招商還有兩個好處:一方面“引進來”即引進了資本、技術、項目、人才和管理經驗;另一方面“走出去”即了解市場、開拓市場和占領市場。全縣所有企業都要從根本上改變過去主要靠政府被動招商的角色,站到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的前沿,加強與國內外有實力的大財團、大公司聯繫,加強與各級招商部門、中介諮詢機構的銜接溝通,多渠道尋找合作夥伴。可以說,我們政府部門招商,說自己的項目好、環境好,很多時候都被人家誤解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但如果是落地企業去介紹、宣傳的話,那就是對縣情的了解,就是切身的體會,更有可信度,更具可行性。四是靠主要領導招商。“老大難”,老大出面就不難。主要領導一出面招商效果就會大不一樣,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全縣各級領導同志,特別是主要領導同志,都要把招商工作作為統攬經濟工作全面的頭等大事,認真抓緊抓好。誰是招商的主要領導?縣裡除了四大班子外,部門一把手就是主要領導,鄉鎮黨委政府一把手就是主要領導,企業法人代表和負責人也同樣是主要領導。一把手是招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必須自覺承擔起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原來我們是由全縣統一抽人到招商局改為各戰線設招商組,由戰線領導直接負責,但落實不到位,要改進。當然,招商工作是全縣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不僅僅只是主要領導同志的事情,鄉鎮、部門和企業的其他領導同志同樣也有責任。這一點,全縣各級領導幹部,要引起高度重視。此外,要繼續盯緊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積極探索採用專業招商、產業鏈招商、市場主體和股權招商等招商模式,增強招商效果,助力縣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