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暨推廣“四比四看”經驗現場會上的講話

實現縣域經濟科學跨越發展,夯實富民強市基礎,讓廣大人民民眾更好更快地共享發展成果,歸根到底要靠經濟發展,靠項目特別是大項目的強力支撐。我們要認識到,大項目建設是增後勁、促發展的重要載體。只有新上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才能做大經濟總量、壯大財政實力,實現跨越發展,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我們要認識到,大項目建設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基礎。只有新上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才能加快實施新型工業強市戰略,把傳統產業形成的壓力,轉化為經濟結構調整的動力,盤活存量,擴大增量,做大產業規模,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要認識到,大項目建設是保民生、促和諧的重要保障。我市社會事業欠賬比較多,要改變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落後的現狀,就要大上一批民生工程項目,以項目擴投資、增財力,用財政的錢做好保民生的工作,用市場的錢做好促發展的事情,切實把好事辦好、辦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希望全市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保民生、促和諧的觀念,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機遇意識,全力以赴抓項目,千方百計上項目,靠更多的大項目、好項目,為我市實現跨越發展打牢基礎、增強後勁。

面對新一輪的區域競爭,不進則退,小進也是退。我們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山東省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市處在魯南經濟帶上,如何發揮優勢,搶抓機遇,把握主動,推動科學跨越發展,是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如果經濟上不去,財力規模小,新農保、新農合等惠民政策就難以落實到老百姓身上。要解決臨沂的問題,讓老百姓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說到底要靠發展保證、靠項目支撐。前期圍繞縣域經濟跨越發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應該說,今天的舉措就是"組合拳"中的一記重拳。大家要深刻理解市委、市政府的戰略決策,一條心、一股勁、一盤棋,把該辦的事情辦好,把大項目建設好,把縣域經濟發展好。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拓寬發展渠道,破解"三大瓶頸",增創大項目建設新優勢

近年來,我們在大項目建設中,總結積累了不少成功做法。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繼續深化經驗,創新實踐,破解難題,下更大的決心,花更大的力氣,用更有力的措施,全力掀起新一輪大項目建設高潮。

一是,按照"上爭可批、外引可談"的要求,抓緊策劃籌備一批大項目。要正確把握國家產業政策和資金投向,立足我市實際,重點策劃一批後勁充足、關乎長遠,具有全局帶動作用的重大項目,積極爭取列入國家和省計畫"盤子",擠進政策"籠子";同時,要吸引中直和省直企業來臨沂投資,有針對性地確定一批後備項目;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招商選資"一號工程",堅持一二三產並重,內外資並舉,開拓思路、創新辦法、加大力度,重點承接一批長三角、珠三角產業轉移項目,引進一批藍色經濟區先進制造業項目,吸引一批國外獨資合資項目,力爭利用3至5年的時間,多數縣區都有世界500強項目。

二是,立足產業基礎優勢,著力抓好一批重大工業項目。現在,我們抓工業項目,不是簡單地增量擴能,而是要以最佳化、調整、提升為方向,加大對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新興產業及高科技產業的引進培育,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要提升改造一批食品、冶金、建材、紡織、化工、機械等傳統產業項目;突出抓好一批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醫藥及生物、新材料、新信息、高端裝備製造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面向臨沂商貿城,加快發展一批地產品加工型項目,提高市場地產品占有率;彰顯"文商旅"一體化特點,新上一批文化旅遊和創意產業項目,加快文化軟實力向現實生產力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