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假教職工學習培訓講話稿

(2)加強工作過程的監管、抽查,建立暢通的信息渠道,及時調控與導向。著力做好“三查三看”:查行政幹部的決策能力,看部門工作開展的前瞻性、協調性、實效性;教職工工作熱情與狀態,部門教職工的成長情況及部門工作中做到“零差錯、零事故”;查行政幹部的執行力,看部門工作目標、計畫措施的制定與落實情況、階段性目標實現與否(校行政工作實行月尾或月初工作匯報制);查處事的公平與客觀性,看個人修養、表率作用,部門教職工工作的滿意率和口碑。

(3)嚴把教職工招聘、契約續簽、招生程式與渠道,從源頭入口把住師源、生源質量關。加強對部門員工的培訓力度及開展工作“金點子”座談會、調研會、民主生活會;集思廣益,充分激發部門員工熱情與創意。

(4)維護、關心教職工合法權益,給員工充分話語權,尊重員工勞動,讓師生感受到如家的關懷與溫暖,相互間傳遞正能量,提高教職工工作、生活的幸福指數。

2.隊伍建設

加強思想引領教育,以xx“卓越文化”及洪總 “生命哲學”引領教職工愛崗敬業、樂業,進一步激發教職工對教育的敬畏、對生命的關愛、對事業的忠誠、對品牌質量的完美追求,造就責任擔當主人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進一步引導教職工加強自我學習、自我修養、自我素養提升;加大校本培訓力度,藉助專家引領、同伴互助、人才引進、走出去學習擴大知識視野;開通綠色教研通道、加強問題調研、診斷、指導作用,充分利用好優秀老師領航示範作用,通過課題研究、問題探討、論文撰寫等,加強服務部門的情況調研會、意見徵詢會,不斷提升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安全意識、節約意識、“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意識,打造一支紀律嚴明、有責任心、執行力強、有擔當意識、創新意識相互給力的優秀教職工隊伍。

3.德育工作

(1)加強德育班子成員思想作風建設,培養有大的教育觀的德育工作隊伍。著眼於為學生終身發展、健康成長的長遠育人思想,能充分利用所有教育資源,和教師員工、學生、家長有效溝通合作。加強對學生髮展共同體建設、德育校本課程培訓,德育常規工作方法指導,培養一批思想覺悟高、政治素養好、專業能力強,愛崗敬業、愛生如子,肯學習,有創新精神的德育工作隊伍。

(2)用心完善德育工作評價體系,激活德育管理新模式、新方法,創建人人樂於從事德育管理工作新局面,加強從細節入手加強方法點撥、問題調研的針對性。探索培養好學生幹部廣泛參與學校管理的方法、途徑,激發學生管理擔當的熱情與潛力,開發學生幹部培養的實踐基地和成長平台。

(3)努力培養學生自理、自治、講文明、有禮貌、講衛生、有強烈集體榮譽感的團結合作、陽光自信的學生團隊。要求校、部兩級學生處、團委會管理①抓實常規,確保校園平安。②以“學生髮展共同體”為載體,以實踐體悟活動為平台,拓展學生學習、活動視野,進一步探索“課內向課外延伸、智育滲透德育”的育人模式;③以培養學生幹部、提升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為抓手,探索、創新德育活動新渠道。三學部根據自己學部學生成長特點與規律充分利用德育課、讀報課、少先隊活動課把學生成長中的問題提前做好德育課程,形成系統的分年齡段的校本課程,用好用活已有的《讓德育滋潤學生心靈》資源,用優秀文化引領影響著學生積極向上、生動活撥、健康發展。

(4)著力在學生四項常規管理上有新的突破,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借xx市德育年會申報“十佳項目”“百優課程”評選契機,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充分利用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站、黑板報、宣傳欄等途徑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好愛國主義、團隊精神、法制、衛生安全等教育,力爭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4.教學教研工作

課改要有具體目標引領、強有力措施推進、專家團隊引領示範。充分發揮校、部教務教研室骨幹老師引領示範作用;抓實各學部教研行政、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教研主題活動的研討,如:學生髮展共同體建設培訓指導、教師團隊評價合理與及時跟進,課堂學習單的製取質量與妥善保管等;思考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如何用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完成知識建構、教師有效引領、拓展、提升對知識套用即需要教師對教材把握、對學情掌控,對學生髮展共同體建設評價方法合理。怎樣打造教學中堅力量傳幫帶幫扶到位,學校、學部政策能激發骨幹力量發揮作用,層級管理髮揮榜樣的示範、蹲點幫扶,為一線教師質疑解惑。做到:(1)抓實常規,確保各項工作有序、落實、規範、高質量;(2)全面深入推進“以學定教,開放生成”課程改革問題調研,制定階段性目標、任務驅動,在“學”字上做足文章,研究學生成長熱點,研究學情,針對老師教學具體問題開通適合教師教研活動的“金點子”解惑專題研究會,有的放矢解決老師課改中疑慮,著力在問題中突破課改難題,自主激發教師教研的熱情和解惑的動力,真正提升教育教學質量。(3)倡導教師做好三種“研究”:學習型研究——自覺學習教育理論,結合課堂教育教學實際尋求解決問題的理論依據,反思課堂教學;教學型研究——圍繞如何上好每堂課堅持好集體教研活動,課堂主問題設計如何根據學生實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質疑的興趣,完成知識的主動建構,課堂學習單的高效利用;科研型研究——教師從教學中發現問題,以問題為載體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因人施教,及時總結教學成功經驗與反思,為後續教學成功不斷完善,追求在研究中發展,在學習中進步;學校鼓勵教師通過對課題研究、課件製作、課題比賽等策略激發教職工的教育教研學習與鑽研精神,讓研究工作為教育教研教學實踐服務。(4)加強學生共同體建設的引領指導、推介班級成功管理模式與方法,與學生處一道共同研究,制定切實可操作課堂評價細則,不斷完善學生髮展共同體建設評價方案。(5)進一步重視體育課堂教學,為學生終身發展學會一兩項伴隨終身的運動技能。人民教育刊物提出體育課要教學生兩樣東西,就是國家教育部提出的“1+x”體育教學改革,“1”是一個專項(羽毛球、桌球、籃球、足球、跳繩等,“x”是基本運動技能跑、跳、投等,提高運動的靈活性),體育組老師針對此項目標進行專門工作會議,針對各學部學生年齡段不同,運動項目選擇不同,要求可適當放低。(6)加強教職工崗位基本功練兵比武活動,造就過硬的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