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新語文教學尖峰論壇講稿

艾青有一首詩,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要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我來金華,金華的烤魚死不瞑目,扎破了我的喉嚨,今天我也要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先聲明一下,本文談不上是講座,只是本人在教學中的一點感慨。這些年聽了不少課,尤其是文言文的課,一些老師不約而同地選擇只對字詞進行解釋翻譯,而對文句篇章的賞析很淡漠。後來與外地市的語文老師交流時,了解到這種情況在他們那裡也很普遍。

由於應試的需要,站在實用主義的立場上,教師教什麼,怎么教,只要出成績,都應該是合理的。不過,我想,如果讓學生在美感欣賞中輕鬆愉悅地學習文言文,效果是不是更好呢。學生掌握文言知識固然重要,但學會欣賞更為可貴,也更高效。

教材中所選文言文是專家學者從中國古代浩如煙海的文獻中精心挑選出的最優秀的篇章,其經歷時代淘洗至今仍然光彩熠熠。承載我們民族的歷史、文化、情感、心靈等記憶的東西,不應該只是一些落葉跟碎片,或者遺蹟中的殘磚爛瓦,高中文言文課程也不應該只是為考試而生的繁瑣語法分析和辭彙用法訓練。這樣的文章如果只講字詞的解釋翻譯,生動優美的文言文課無異於字詞解剖課,無異於見樹木而不見森林,令人痛感遺珠之憾。

首先說一下“文學味兒”。所謂“文學味兒”,愚以為,包括語感的、文學的、文章的。語感方面,因聲求氣,要講究誦讀的味道;文學方面,需要關注形象和情感;文章方面,需要關注構思與行文的方法。所以,文言文課堂,要重視誦讀,重視學習文章寫法,重視形象分析、情感體驗、生活和社會思考。中國是文學大國,也是文章大國,有很多優秀傳統,可惜,被我們丟棄了。

本講座主要對《鴻門宴》中幾個容易忽視也是十分精彩的細節和語言描寫,談談文中應該注意的文學欣賞問題(文學味兒問題)。

1、“項羽大怒”與“沛公大驚”

對於項羽來說,巨鹿之戰中,俘王離,敗章邯,滅掉秦軍主力,一路進逼關中,眼看滅秦在即;不料沛公利用秦軍主力膠著於巨鹿之機,過高陽、宛城,入武關,順利地進軍關中,迫秦王子嬰投降,搶先占領了鹹陽,接著又閉關據守,欲稱王關中。本來項羽就很鬱悶:“三大戰役”是我打的,“十大元帥”卻沒有我,沛公只是撿了個便宜,卻“欲王關中,珍寶盡有之”,而且有了人事安排“使子嬰為相”。這口惡氣如何能出,況且自己手握重兵,對手又是實力遠不如自己、自己一向看不起的沛公,於是“大怒”,並發出進軍號令:“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項羽大怒”接應下文“項羽兵四十萬,沛公兵十萬”。項羽有實力,又勇武過人,沛公這樣一個“市井小人”居然“欲王關中”,作為楚國貴族後裔的猛將軍項羽豈能容忍,“大怒”正是他自負狂傲性格的自然流露;項羽遇到政治問題往往靠軍事手段解決,這樣寫,正是他簡單暴躁性格的真實反映。從情節發展來說,曹無傷告密、項羽大怒和范增的火上澆油都強烈的渲染了鴻門宴前劍拔弩張的緊張形勢,蓄勢很足。

“沛公大驚”也有許多可挖掘之處。“大驚”首先寫出作為一方統帥的沛公竟然絲毫不知道項羽“大怒”和對方即將對自己的軍事行動。可以想見,如果沒有項伯的“私見張良”,沛公一方第二天一大早就會遇到滅頂之災。沛公吃驚慌亂的程度真切地反映出項伯情報價值之高。從情節發展來說,“沛公大驚”又自然引出下文厚結項伯、赴鴻門宴會等內容。

所以,把握了細節,對人物性格和情節進行文學味兒的分析,會極大地豐富文言文的內涵,增加文言文的趣味,激發學生閱讀和思考的樂趣。

2、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柰何?” 張良曰: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柰何?” 張良曰:

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柰何?” 樊噲曰:

沛公的三次“為之奈何”:第一個“為之奈何”表現了沛公的惶恐無措,反映出他焦急萬分的心理;第二個“為之奈何”顯然是問計於張良,沛公自知實力不敵項羽,頗有自知之明,表現了他誠心求教的個性;第三個“為之奈何”既是無意的問,也是故意的問。沛公已決意要逃,但作為三軍統帥,怎能留下被人恥笑的把柄,於是把話留給心直口快的樊噲來說。這叫有話不好好說,既是領導的智慧,也是文學的智慧,很有解讀的必要。

三個“為之奈何”,前兩次聽取了張良的意見,第三次聽取了樊噲的建議,各顯沛公其情其性其智,既可見出沛公焦急萬分的心情,又可以表現沛公虛心求教的個性。沛公愛問、善問,能擇善而從,果斷決策。沛公的這些優點與范增三番五次提醒而項羽默然不應的剛愎自用的性格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