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黨委書記“七·一”表彰大會講話稿

立德樹人既是學校的根本任務,也是全體教職工的本分職責和崇高使命。政工隊伍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學校將出台加強政工隊伍建設的新政策,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專職輔導員準入制度,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輔導員不僅是老師,同時還是黨建工作的核心力量,對基層黨組織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因此要有更高的要求。要大力支持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和參加各種學習培訓、社會實踐、掛職鍛鍊等活動,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激勵和保障機制,促進這支隊伍不斷提高整體水平和充分發揮作用。教師隊伍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著基礎性的作用,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每一位教師都有責任有義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格給大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關於這點我下面還要作專門的強調。此外,我們要大力加強各級黨政幹部隊伍和職工隊伍的建設,引導他們牢固樹立育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和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大局意識,提高他們對全員參與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真正把 “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落到實處。我們還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信任學生,放手發動學生,依靠學生自身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這方面要積極去探索、去實踐。總之,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和有生力量共同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三要積極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大學生處於立學、立德、立志的關鍵期。當代大學生接觸的信息更加廣泛、選擇的自由更加多樣、思想的個性更加明顯,迫切需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緊密結合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和大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哲學社會科學課、形勢政策教育的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內容與方式方法,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探索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督導體系和考核評估機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讓大學生真心喜歡、入腦入心、終生受益。要發揮社會實踐的砥礪作用,完善社會實踐長效機制,將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總體規劃、教學大綱和專業培養計畫中,組織學生在開展社會實踐、提供公益服務中認識國情、增長才幹、滋養作風、增強社會責任感。要發揮校園文化的薰陶作用,大力宣傳“海納百川,大道致遠”、“自強敬業,厚德弘毅”的校訓校風精神內涵,積極培育具有時代特徵和本校特色的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藝術、文娛、體育活動,打造更多高品位、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弘揚主鏇律,增強感召力。特別要廣泛開展各種學生才藝、技能競賽活動,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參與國內外各種級別的競賽項目,樹立與國內外大學生同台pk的信心,營造競爭上進的校園氛圍,不斷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要發揮大學生社團在凝聚學生、活躍校園文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適應社會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大支持、指導和管理力度,引導、促進學生社團健康發展。這幾年我校在學生社團工作方面做得很不錯,獲得了一些全國性的獎項,但這還遠遠不夠,將來要在切實提升學生社會競爭力上下功夫,並以此為導向,大力加強學生各類知識、技能、才藝競賽活動及其他有利於學生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的實踐育人活動。要主動占領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建設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於一體的主題教育網站,挖掘和運用好部落格、微博、微信等新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快培養一支能夠在網路上有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隊伍,形成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要切實抓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著力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研究工作,使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切合實際、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富有實效。

二、大力改進師德師風,將校風建設進一步推向深入

在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措施,強化幹部教育、管理和監督機制,狠抓幹部作風和機關作風建設,促進了幹部作風和機關作風明顯改進,尤其是領導幹部深入基層聯繫服務師生民眾的意識和主動性明顯增強,“三公”經費浪費等不良風氣得以了有效遏制,機關工作紀律得到全面加強等等。下一階段,我們要進一步加大作風建設的力度,在對幹部作風和機關作風緊抓不懈的同時,把改進師德師風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來抓。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重要精神的要求,全國高校第22次黨建工作會議和今年全省黨建工作會議都對此作了重點部署。同時,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也是社會的廣泛共識。省人大上個月剛剛審議通過了《xx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辦法》,《辦法》明確規定,“教師應當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履行《教師法》規定的義務,遵守職業道德規範,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關心、愛護、尊重學生,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辦法》還明確規定了必須處理、處分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違背師德的行為,包括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損害國家利益和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的;拒絕接受或者不按要求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履行保護學生人身安全職責的;在招生、考試、考核、職務評聘、教研科研中弄虛作假、營私舞弊的;騷擾、猥褻學生或者與學生發生不正當關係的;索要或者收受家長、學生財物的;為謀取利益,組織、參與針對學生的經營性活動或者強制學生訂購教輔資料、報刊等的;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迷信活動的;吸毒、賭博、酗酒或者在學校公共場所吸菸的,等等。這意味著,遵守師德,對我們廣大教師而言,已不僅僅是應盡的義務,更是必須履行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