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給未來的你

第三種能力是criticalthinking,也就是批判式思維的能力。每一件事情,都有多方看法,不是只有一個非黑即白的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見,每個意見都值得了解和珍惜。不要被教條束縛,要學會用不同的觀點來看問題。

創新工場的工友王俊煜是北大元培班的高材生,畢業後進入了谷歌。谷歌是一家很了不起的公司,但是這家公司有非常強烈的工程師文化,每做一個產品,都想著技術如何酷,如何難,如何難以被競爭對手效仿。但谷歌工程師較少去想,用戶要這個東西有什麼用。王俊煜是個特別重視用戶體驗的人,十分在乎用戶的感覺。他深深地了解,一個產品不論技術有多難,如果用戶不喜歡用,還是無法取得成功的。他在谷歌的時候就多次和人發生爭執,因為公司里的工程師文化,他的聲音經常被淹沒。那時,大部分用戶體驗設計師都會“識相”地做些強勢、資深的工程師希望做的東西,但王俊煜執著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三四款產品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並從這個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得到了工程師的尊敬。批判式思維給了他信心,於是他決定加入創新工場,成為豌豆莢的共同創始人。今天,豌豆莢可能是創新工場投資的所有產品里,用戶評價最高的一個。王俊煜的故事說明,我們不能只從一個角度來看問題,一定要尊重不同的觀點。

怎么樣培養批判式思維能力呢?建議你們每碰到一個知識點的時候,不但要學會問“為什麼”,還要學會問“為什麼不”。為什麼一定是這樣,為什麼不可能是那樣?這會讓你更深入地了解問題的本質。

我女兒以前參加辯論社時,她問爸爸:“我辯論一個問題的時候,應該怎么選擇我所支持的觀點?”我給她的建議是:“你永遠要選擇那個你不認可的觀點。”她覺得很奇怪,明明不認可這個觀點,為什麼要去辯論它呢?按照我的話做了幾次之後,她慢慢了解了,當你去辯論你所不認可的觀點時,會有很多好處。首先,對方的辯論方向你已經了如指掌,知己知彼,更容易取勝;通過變換視角,你一定會很驚訝:你原先不認可的觀點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最重要的是,你會真心理解並相信多視角看問題的好處。這種練習可以讓你更容易平衡不同的觀點,成為一個有批判式思維的思想家。

如果你不希望在四年大學後成為應試機器,就應該多問“為什麼”,“有什麼用”,以及“為什麼不”。這幾個問題能幫助你學到自學的能力、實踐的能力和批判式思維的能力。

三、培養情商,避免成為孤獨、被動的人

不少大學畢業生都對我說:“李老師,我感覺很孤獨,很被動。”有一位同學說:“我的人際能力不強,人際圈子小,又沒有什麼特長引起別人的注意,即便在社團,也不知道怎么跟別人建立關係。”

這種現象很自然。在應試教育的氛圍中長大,你們可能很少有時間,在學習之外培養人際關係。我建議你們利用大學四年,努力提高自己的情商。

所謂情商,就是和別人交流的能力、將心比心的能力以及得到別人信任的能力。以後進入業界你就會發現,這些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特別是得到別人信任的能力,因為信任需要很多時間來培養,但犯一次錯就可能將其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