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合併演講稿

學校有教職工1413人,其中專任教師666人,教授、副教授329人,講師261人,博士生導師70人,碩士生導師260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6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20人。另有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專家、教師159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40人;長期專家106人次,短期專家26人次,講座專家27人,兼課教師4人(未計入總人數)。

XX年,學校畢業3471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337人(博士生32人、碩士生305人),普通本科生1024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368人(本科54人、專科314人),網路教育本專科生1734人(本科1559人、專科175人);研究生課程進修班8人。招生3491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491人(博士生64人、碩士生427人),普通本科生1176人(保送生214人,非通用語種299人,統招生663人,統招生占了本科招生總數的57%),成人教育本專科生200人(本科130人、專科70人),網路教育本專科生1624人(本科1334人、專科290人)。學校在校生總數8598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1221人(博士生195人、碩士生1026人),普通本科生4465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1310人(本科583人、專科727人),網路教育本專科生1602人(本科1314人、專科288人)。留學生畢業106人(本科103人,碩士3人),招生1682人,在校2396人(來自67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長期留學生1759人,短期學生637人)。

XX年,學校普通本科一次性就業率為96.78%,研究生一次性就業率為98.5%。從1941年到XX年我校共培養了71942人,其中:抗日戰爭時期(延安)248人,解放戰爭時期(華北地區)179人,留蘇預備部(1950-1963年)11245人,博、碩、本、專科30025人,成教(1986年始)5526人,網路學院(XX年始)4706人,留學生(1953年始)XX3人。

學校與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2所大學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係。學校共承辦了11所海外孔子學院,位於歐、美9個國家。它們是:德國紐倫堡孔子學院、杜塞道夫孔子學院、比利時布魯塞爾孔子學院、列日孔子學院、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義大利羅馬大學孔子學院、波蘭克拉科夫孔子學院、匈牙利羅蘭大學孔子學院、保加利亞索非亞大學孔子學院、捷克帕拉斯基大學孔子學院以及美國夏威夷大學孔子學院。

全校圖書館館舍包括圖書館本部、中文分館、法律分館、高翻學院分館、香山書庫及院系資料室總計11440平方米,閱覽座位400席,自習座位(食堂座位)1384席。圖書館總藏書量101萬餘冊,涵蓋44種語言;中外文電子圖書25萬多冊;中外文報刊1122種,其中中文報刊687種,外文報刊435種;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14700餘種,其中中文全文電子期刊4400餘種,外文全文電子期刊10300多種;中外文資料庫22個。

建校67年來,北外作為培養外交、翻譯、經貿、新聞、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國家培養了7萬餘名高質量的涉外人才。僅以外交部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北外畢業的校友中,僅在外交部工作、先後出任駐外大使的就有350多人,出任參贊的近600人,北外因此贏得了“共和國外交官搖籃”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