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口才:教師課堂語言素質

語言是社會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際工具,也是人們最常用的表達工具。掌握好這個工具,對於利用課堂來傳播知識、教育學生的教師來說,無疑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裡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這句話,隱含了課堂語言的重要性。教師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以及師生之間信息的傳遞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須以語言作為憑藉。教師通過情趣盎然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處的點撥,把學生帶進瑰麗的知識殿堂,並開啟心智,陶冶情操,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更好的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反之亦然。

語文教學同其他學科教學有著相同的科學性,但與其他學科又有區別。這是因為語文學科除了它的科學性之外,還有一個其他學科很難具備的藝術性特點。因此說,語文教學真正是科學美與藝術美的高度統一體。在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使這種完美統一得以展現的中間媒介,便是語文教師規範優美的課堂教學語言。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語文課堂教學藝術首先是語文教學語言藝術。

在見習過程中經常碰到原本可以很生趣的課文,但因不善於口頭表達,卻無法有效的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來,使師生有機的結合起來,投入到課堂中來,這說明教師的語言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師生在課堂上進行師生互動的效率。也即,課堂語言的恰切使用實為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要素。在這次教學見習活動中,我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並試著將之具體為知識性、趣味性、激勵性和凝鍊性四個特徵。行業口才

課堂語言的知識性

韓愈早在《師說》中就提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儘管這句話的內涵到今天已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我以為,能否真正給學生傳授知識,始終應是檢驗一堂課優劣的重要標準。

我們所接觸的學生大部分學習自覺性還較差,要想普遍地培養他們課外堅持自學的習慣是不容易的。尤其語文學科中口頭預複習這樣的“軟任務”,是極易被他們忽視的。因而,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課堂自然成為他們用來學習、掌握知識的主要場所,而滲透著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對教學目的的明確的教師的課堂語言,則是他們定向思維的主要導向,由此便使教師的課堂語言必須具有高度的知識性和大容量性。也即,要言之有物,論之有實 。

“物”是指語文教學的具體內容。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講課應不誇誇其談、不信口開河、不空發議論、不離題太遠,而應言之有物。特別是在新課標理念下走入誤區,記得在這次見習中指導老師對我說過一句話:“上課最首先的任務,就是要把你這節課所要講的知識最起碼要有三分之二的學生能明白,不要空有形式而無實際內容,要腳踏實地的上好每一堂課,一步一個腳印。”要在每一個40分鐘下來,都能讓學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知識,日積月累,使他們真切地感到自己在不斷地充實,進而引起對每節課的興趣,以便提高教師教學的效果。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教師還需對專業知識進行不斷深入的鑽研和理解,力爭吃透教材、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每一個知識要點。

論之有實,並能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意識地把已學知識和未學內容聯繫起來,把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有意識地穿插有關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軼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實教學內容。隨著現代學生知識面的加寬,以及學科內容的相互滲透,課堂上的內容往往會引起他們對跨學科或課外知識的聯想,並在課堂上向教師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