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演講稿:尊重兒童什麼

尊重兒童是教師應履行的義務。而且平時教師掛在嘴上較多的字眼就是“尊重兒童”。但在實際的教育中往往缺少對兒童的尊重,以至於辱罵、體罰兒童現象十分普遍。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教師到底應該怎樣尊重兒童?尊重兒童什麼?

一、尊重兒童的人格

人格,指人的品格、性格或名譽。兒童作為未來的公民,他們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教師不應把兒童看成是容器,看成是簡單加工、塑造的原料,忽視兒童的主體性和獨立性。必須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兒童的合理要求、兒童的情緒和情感需要、兒童的選擇判斷。這裡需指出的是,教師要理解學生的情感,對學生的真實感情的表露要給予尊重。這樣學生就會因為受到尊重而樂意進行感情上的交流,從而提高教育效果。尤其是在德育中,當學生的行為與教師的期望不同或是相反時,我們應尊重他們,耐心說服、啟發、引導。而不能一棒打死。而且,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做出選擇,要引導學生、鼓勵學生自己做出選擇和判斷,並把自己的判斷跟社會期望的判斷做出比較;凡是爭議的問題和事情,教師暫緩發表意見,鼓勵學生講出自己的道理;同時還要允許、鼓勵不同意見的存在。只有這樣,兒童才會愉快健康的成長。

二、尊重兒童的個性

個性,是指人在行為模式中所表現出來的內心活動。主要表現在氣質、性格、興趣和能力等方面。每個兒童個性都是不相同的:有的文靜,有的好動;有的反應敏捷,有的遲緩;有的語言表達能力強,有的不善言詞……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兒童。兒童天然存在著差異,教師要在充分尊重兒童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對他們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促進兒童良好個性的發展。

三、尊重兒童心理自由

尊重兒童的心理自由就是給他們創設一個寬鬆的氛圍,鼓勵他們講出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給他們一個想像的空間,允許他們自由地聯想和自由地言論,這些都是創造力的源泉。主動,自由是兒童的天性,尊重兒童的心理自由就是要保護好他們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讓他們敢於辯論,勇於挑戰;善於創造和探索。教師要傾聽兒童的心聲,了解孩子的感受,走進他們的心靈,並且和他們一起插上翅膀,無拘無束地暢遊在自由的想像王國。

四、尊重兒童的自尊心

自尊心人皆有之,兒童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韓風珍說過,“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蘇霍姆斯基認為:自尊心是人性的頂峰,激發學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而且十分形象地指出:對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上顫動欲墜的露珠”。這些論述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極大的啟示:那就是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再沒有比自尊心更重要的了。因此,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熱愛學生,激發學生的

自尊心,學生就會增強自信心,向著好學生的方向努力,最終就一定能成為 一個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