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至40歲不同年齡段置業理財經

據相關報告不完全數據統計顯示,中國金融理財投資者的年齡分布出現了“兩極化”現象。30歲以上投資者占七成以上,作為投資“新興力量”的“80後”投資者迅速增多,30歲以下的投資群體占到了20%,60歲以上的老年投資者也超過一成。

隨著投資渠道的多元化以及投資理財產品的不斷紛呈,金融理財產品已經廣泛深入社會基層,吸引更多的工薪階層投資者。如何建立正確理財觀念,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其相應的方法。

20歲:“80後”職場新人為代表,著重財富積累

“80後”年青人剛剛事業起步,普遍沒有什麼理財經驗。現階段,他們沒有為父母養老的概念,也無妻兒、老公的牽掛。超前消費是他們現行的生活理念,掙的不少,花的更多,享受著“青春”、耗費著“生命”。這就是大多數80年後出生的“新新人類”的普遍生活方式。

理財目標定位:

“80後”新新人類,應當以滿足日常支出為主,建議他們可以將每月工資的一部分轉為定期存款進行儲蓄。如今幾番加息之後,銀行存款利率也在不斷上升而且存款到期後的利息稅也進行了調減,對於無法準確把握投資理財目標的“80後”人群來說,將錢存入銀行是最為保險的理財行為。

理財產品計畫:

投資理財需要量身定製,適合別人的理財方法不一定適合自己。尤其是“80後”新新人類,理財產品計畫的制定更要量體裁衣。量體裁衣時,需要考慮個人收入狀況,消費預算,可支配的儲蓄等主要經濟指標,當然還可以包括工作閒暇程度,教育水平,健康計畫等一些非經濟指標。

理財風險控制:

對於初出茅廬的“80後”人群來說,理財更要弄清楚自己能夠承受的風險力,這點很重要。因為根據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原則,較高的收益往往伴隨著較大的風險,反之則反。

專家理財建議:

“80後”年青人基本分為“兩派”,“保航派”與“無產派”。所謂“保航派”是指能為子女付出一切、任勞任怨的父母們。有父母們出資作“堅強後盾”,“偉嘉安捷(偉嘉安捷部落格|偉嘉安捷新聞)”建議這部分年青人可以選擇保值、升值潛力較大的房產進行投資,或貸款或全款購買兩者皆可。如何選擇貸款買房,那么銀行貸款在20-30萬左右,首付在10-15萬左右的房屋較為合適“80後”人。如貸款20年,使用等額本息方式還款,月還款額約1483元-2224元左右,對於年輕職場人的“80後”來說,基本可以應對。“無產派”顧名思義就是徹底的無產階級,對於這部分人群,建議他們還是先艱苦奮鬥一陣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積累一定的本錢後再做定奪。

30歲:30歲以後靠“錢”賺錢,創業黃金時代來臨

30歲以後,正是創業黃金時期。這部分人群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擁有金錢資本、歷練資本及管理資本。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歷經過社會經濟的騰飛,趕上過福利分房制度的取消,承受著物質社會的不斷刺激,使得他們懂得在壓力中生活,在壓力中進取。具備強烈的事業心,有衝勁、懂得主動出擊,反應力強、學習能量旺盛。

理財目標定位:

人們說:“30歲前賺錢,30歲後理財”。對於30歲以後的人來說,大部分人已經結婚,遭遇自己的創業時期及家庭人口的增長期,準備承擔生兒育女及贍養父母的職責,終日奔波於車子、房子、票子、醫療、保險等問題。所以,在進行投資理財時更要結合自身特點,制定“保守型”、“中庸型”、“激進型”等不同投資策略。

理財產品計畫:

首先,投資理財初學者可選“保守型”投資策略,從低、中風險投資組合入手,買入一系列不同類型的股票、債券、房產等金融資產進行資產組合投資,投入少量資金。其次,擔心風險較大的投資者可以使用“中庸型”投資策略,在投資組合中將高風險資產的權重放小些,按照股票、基金、債券、存款等比重進行重新組合搭配運作。第三,不懼風險者可以採取“激進型”投資策略,在各種風險品種的原有基礎上逐漸增加股票、投資型保險、實業經營等風險較高的投資項目,將高收益資產的權重再放大些,例如將用於理財的資金70%投入的股市,20%投入基金,10%投資債券等。

理財風險控制:

投資理財者“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裡”,應在保持流動性、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顧投資收益性。舉例來說,投資風險組合中往往需要配備一部分流動性較好的資產如銀行存款等,如果購買組合中的股票突然跌價且價位探底,那么可以很快的從流動性資產中抽取現金,買入低價股票,從而沖淡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