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內 湖南制定就業對策

 據預測,2005年至2010年,我省的勞動力資源供給將呈持續上升的趨勢,2006年勞動力供給增量將達到最高峰的90萬人。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昨日出具的調查報告顯示,我省“十一五”期間的就業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並據此從戰略、巨觀、微觀三個層次提出一系列對策,以實現比較充分的社會就業這一總體目標。

五年新增就業崗位343萬個

調查表明,“十一五”期間,我省勞動力需求逐年有所增加,但其增長幅度遠遠低於供給量的增加,勞動力資源供過於求仍然是困擾我省就業的主要矛盾。特別是受人口年齡結構的影響,2006年勞動力資源供給達到最高峰,此後,這種增長趨勢逐年遞減,但還將保持較大的絕對量。

“儘管如此,我們相信,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城鎮化速度的加快,將為我省就業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就業處有關負責人認為,按保守估計,這五年可以新增加就業崗位343萬個,平均每年可以新增就業崗位57萬個。他同時坦言,我省勞動力整體素質較低,“要把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供給轉化為有效供給尚需時日”。

這份報告提出了我省“十一五”就業發展的具體藍圖: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力爭2010年末勞動力在三大產業中的就業比例達到40∶26.5∶33.5;從業人員淨增212萬人,其中農業減少185萬人,第二產業增加151萬人,第三產業增加246萬人;向省外輸出農村富餘勞動力1400萬人。

據悉,在此期間我省將制定和實行一系列促進就業的政策和制度,逐步健全完善城鄉統一、內外開放、平等競爭、規範有序的勞動力市場服務體系。“我們的構想是在這五年使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勞動者都能夠得到就業機會或處於積極準備就業的狀態。”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就業處有關負責人說。

擴大內需拉動就業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就此從戰略高度、巨觀以及微觀層次提出了一攬子應對計畫。戰略方面,提出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目標時,要充分體現就業優先原則,以此增加經濟成長中的就業機會。

報告提出,在未來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時,制約我省經濟成長速度的主要因素不是資本短缺,近期主要將是市場需求疲軟,長期主要將是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因此,從巨觀層次上,一方面要通過擴大內需,帶動就業崗位增加,另一方面是鼓勵有技術、有專長的各類人員興辦企業和自主創業,努力擴大就業領域。同時,有效調控失業,大中型企業一次裁員超過100人或超過職工總人數10%以上的,一般應在三個月前報告當地政府,以採取相應措施。

在我省部分勞動者心中,追求工作輕鬆、職業固定、離家較近等就業傾向仍然存在,這些就業意識,造成了就業無門和空崗無人的強烈反差。因此,微觀層次的對策將側重於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增強市場就業意識。(李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