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時代:老字號如何與網際網路資源整合

相比之下,制度的問題則更為突出。一直以來,張小泉的行政人員並沒有雙休日上班的傳統,這導致電子商務部門在雙休日還不能發貨。因為一旦涉及到發貨,“營運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物流部門都需要有人在”。對張小泉而言,電子商務眼下只是一個新增渠道,短期內難以實現對其全方位的扶持。

這些客觀的難題,讓大部分老字號品牌在布局網購時仍顯得小心翼翼。而在淘寶商城食品運營專員連蘭香眼裡,對網際網路環境的陌生使大多數公司仍抱著“先進來看看”的心態,這也決定了老字號品牌對線上渠道不可能一下子有太多的投入。

戰略方程式

廣闊的線上空間興許能讓老字號品牌在不增加實體店投資的前提下,迅速地增加消費市場。但作為一片全新的疆土,電子商務在傳統企業中究竟該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許多公司尚未給出明確答案。

對此,徐滬初指出,“電子商務所扮演的角色,將決定企業未來線上上的發展速度和思路。選擇什麼樣的起點,決定了這家企業的未來戰略方向。”進一步說,老字號品牌需要思考的是,電子商務究竟是一種工具還是一門生意?是開設電子商務部門,還是成立獨立公司運作?IT系統和供應鏈是自己做,還是外包給第三方?

不同的品牌顯然選擇了不同的路徑。張小泉剪刀秉持的仍是“多點賣貨”的思路,希望利用網上零售渠道擴大客戶的覆蓋範圍,達到增收的目的。西泠印社則希望將電子商務看做公司從傳統經銷體系向直銷模式轉型的跳板。五芳齋採取了投資布局策略,成立獨立的電子商務公司,利用自身資本、品牌和渠道等資源運作一家B2C企業。

在王永波看來,由於線上和線下銷售的模式差異,合併管理會產生一定的問題,“獨立運作的發揮空間更大”。此外,五芳齋希望未來賦予電子商務更多的重任,“把線上商城做成類似於國內商貿企業的網上流通平台”,因此早早地將其作為集團的支柱產業進行培育。而全聚德、桂美軒等公司則將線上業務完全外包給第三方運營商——北京鼎翎科技。

“大部分傳統品牌都想做電子商務,但你首先要搞清楚目的,是為了增加銷量還是為了擴大知名度?這是完全不同的側重,包括投入怎樣的資源,如何去運作和拓展。”鍾莉指出。而在徐滬初看來,渠道擴張策略注重的是訂單和利潤率,投資布局策略則注重增長率、客戶覆蓋面與網購市場份額。


而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嘗試後,老字號們逐漸發現,網路銷售的渠道如毛細血管般繁複,而以線下分銷見長的傳統企業,為何不把自己的特長覆蓋到網際網路中去呢?

於是,“線上分銷”的模式開始在老字號企業中大行其道,不少品牌將淘寶上賣得好的草根店家進行整合,通過授權,把他們納入自身可控的銷售體系。以全聚德為例,“我們首先會找小商家談,告訴他們價格應該控制在什麼水平,如果做特價促銷的話如何向公司打申請,我們會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支持。”全聚德電子商務負責人鍾莉稱,“對於一些不配合的賣家,我們會給他限期整改的時限。如果還是不行,我們會查他的貨源,和供貨商溝通後通過其上級來斷貨。”

“收編”線上渠道只是老字號進軍電子商務的第一步。儘管理順了網路分銷體系,但對這些習慣了與經銷商打交道的傳統企業而言,如何面對網上的終端消費者,並將線下的優勢與線上進行互動與整合,完全是一個新的命題。

有趣的是,大部分老字號都將進場的第一步選在了淘寶商城——畢竟,獨立的B2C商城並不能使企業在短期內盈利。藉助成熟的平台,這些公司希望迅速彌補自身的“網際網路缺陷”,快速入門。而在此過程中,老字號也可以逐步培育自身的網上零售團隊、定製行銷思路和未來的線上戰略。

網羅新顧客

而在不斷的試錯中,老字號們逐漸清晰了自身的網路行銷模式,包括如何在網上找到合適的用戶,並迅速地捕捉和滿足這些用戶的需求?

用連蘭香的話說,網路銷售的目標顧客一般是25至35歲的白領女性,老字號首先要熟悉這部分人的購買習慣,再結合商品的特點,在推廣方式上儘量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