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金點子:送給過年回來創業的朋友

1、利潤率小於200%的不做

小本生意投入不足,環境變化快,利潤少了,支出大,最後一算帳基本不賺錢。

我以前遇到幾件事,給的印象深刻:

國中畢業的人一年輕鬆賺50萬,這是一群販賣草藥的,時間大概是XX年前,基本是人參、西洋參什麼的,從東北火車拉到江浙或廣東,價格翻倍,最近我見的幾個農民,個體販賣草藥,基本在一種幾十噸或者百噸每年,一年光一種藥大概在幾十萬的利潤。

我看了少數民族新疆人賣烤羊肉的,到了東北2人一個攤,一天賣1000串,基本利潤對半,東北人愛吃拿牛油刷過的,死硬,新疆的秘訣他們是拿蔥鹽等浸泡裡面熟但是有水分所以很酥軟。

有次到西北去辦事,看到一做遠紅外產品,在年前一個月左右,一個比較大的二級城市裡,租金5萬一年的,然後進些貨,給人免費試治,結果一月賣了300台,進價大約在600~800左右,以5900齣手,好稱是韓國“喜來健”盡忽悠老人的錢(老人/小孩/女人的錢好賺,都比較傻吧),月賺150萬。

剛在論壇里看到一賣化妝品的,3000元的成本,精打細算,賣了9萬,很受啟發,據說化妝品的暴利在500%左右,如果可能,其實自己生產一些也沒什麼,做這方面的事情在有實力的情況下,儘量把握源頭好控制成本,任何技術其實都很死的,95%的產品技術其實非常簡單。這種是做源頭,還有那種靠醫療廣告炒作的,一般投入的資金,不會超過5萬,但每次一階段(有可能是一次性的)瘋狂的廣告轟炸後,大約最少有2倍的收益。中國生產的藥,基本上都是中藥,成本比較低,大概10元左右的藥成本在2元左右。其中有1元的廣告費用(主要看銷售量),餘下的看怎么和下一級代理分了。在90年代紅火的時候,認識一個藥代,做紅桃K省代,大概一年賺了1000萬,在那時候很不錯了,他給介紹的時候,用的最多的辭彙是操作(炒作)。

2、儘量不要把資金變成不良資產

很多人以為要創業就是多花錢創造條件,這個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往往你沒錢,但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人,是你的智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一般起點低的好項目,最好不要多花錢。不少人往往算帳時算明帳,很多不可估計的花銷遠遠高於目前,結果到最後很麻煩。

剛看了一個帖,有人喜歡開飯館,確實民以食為天是第一要事,但沒有特色拼低價格,高的開支,絕對是最忌諱的事,在沒賺到錢之前,必須要省錢。他的場地、裝修、人員開支大,規模小,確實很不賺錢,基本是給別人打工了,尤其是現在這種經濟背景下。去年,有家北京台灣的連鎖店,大約30多人,還是從國外引進的模式,場地非常大,但最後好的時候大概月利潤才勉強3萬,這樣的狀況,個人認為很難發展好。

有時候單槍匹馬走走,也是會有好生活和發財機遇的。我曾經在XX年火車上見了個浙江的農民非常健談,他非常喜歡旅遊,也熱衷於交朋友,他每年帶10萬元出來全國到處走,哪的貨便宜,聯繫好了直接買下來押運回家鄉,都是新鮮貨,奇貨可居,這次,他準備去把青海的大白菜7分錢一斤,買了回去當魯迅說的那種膠頭菜,幾乎每年除了到處玩外,基本帶2~3倍的本金回家過年。

又有一次XX年,在火車上遇到一個中專生,帶了個箱子去新疆,一打聽是做賓館點播系統的,我算了一下,簡直是暴利。他們的公司,是個學軟體的在業餘給人開發點歌系統後,發現娛樂行業非常需要這種能降低成本的基於網路的點播,整體成本也很低,公司給他們一塊特殊的硬碟,用這個硬碟在當地攢一台主機(做為贈品)做伺服器,然後從公司發貨機頂盒(成本600),網關及線及接活包給當地公司做,一個中專生就搞定(四星級及以上的樓宇整棟工程,每房間一個),最後的價格是按每個機頂盒6000元收,實在是很黃很暴力,當時他們拓展的速度,一年裝了6000套,還開了南北兩個公司,這可叫當時多少電腦公司痴迷的發展速度。

3、選好行業是主要,選好合作者更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