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專業化發展規劃

一、確定教師專業發展目標,明確發展階段及主要任務,理清發展思路。

(一)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目標的確定。

1.教師專業發展的整體目標: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嫻熟,專業情意健全。

2.教師結構與素質項目目標:建設一支能夠適應學校辦學目標要求,實施素質教育能力、水平較高的、結構合理的專業教師隊伍。

具體項目目標有:

(1)職務結構:中級職務、初級職務結構到2007年比例為3∶2,爭取2-3名高級職務。

(2)學歷層次:2007年學校教師90%達到大專學歷,其中本科達到50%以上。

(3)繼續教育:100%的教師參與“十五”繼續教育的學習,絕大多數教師完成學分90%以上,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2007年,學校青年教師全部通過計算機套用水平等級考試。

(4)骨幹教師隊伍:現在我校已形成了一支比例相當的校級骨幹教師隊伍,爭取在2004-2007三年內縣級骨幹教師達到20-30%,市級認定的校級骨幹教師達到10-20%。

(二)明確教師專業發展階段及主要任務:

1.引領階段及主要任務:建立、健全提高教師課堂教學反思能力管理策略體系,絕大多數教師能自覺改進自己課堂教學工作中的不足。

2.拓展階段及主要任務:建立、完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管理體制,拓展教師專業發展的範圍,絕大多數教師具有專業自主發展的能力。

3.成熟階段及主要任務:建設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拓寬教師專業發展理論學習和教學改革實踐的空間,使教師專業發展進入良性循環。

(三)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工作思路:學校以“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嫻熟,專業情意健全。”為教師專業發展總目標,以三年為一個發展周期,以一學年為一個發展階段,以工作立項和項目措施為達標保障,追求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發展、學生髮展相統一,確保各種措施、立項、方案責任清楚、監控有力、落實到位,逐步完善教師反思策略管理策略框架體系和教師專業發展評價管理體制。

二.實施“三項工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學水平。

(一)實施師德建設工程,健全教師專業情意。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是為人師表的根本。在教師隊伍建設中要把師德建設作為首要內容。

1、建立、健全“五維”師德監督體制。建立、健全由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組成的民主監督體制,加強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文明執教的制度建設,使教師通過法定形式和正常途徑參與考核評價,實現自我檢查自主提高的“內化”境界,進而健全教師專業情意。

2、落實“三風”建設,創造奉獻的環境和氛圍。

(1)把奉獻做為校風、學風、師風建設的核心和靈魂。

(2)實行科學、民主管理,創造奉獻的環境。

(3)完善獎勵機制,創設奉獻的氛圍。

(二)實施教師全員培訓工程,熟練掌握專業技能。

教師培訓工程以全員培訓為重點,突出骨幹培訓;以提高學歷層次為著眼點,突出教師全面素質的提高;以專業技術能力為落腳點,搞好學校教學基本功培訓;以計畫性、針對性、實效性為出發點,使繼續教育工作有質量、有效益;加大校本培訓的力度,想方設法為教師提供專業訓練和專業發展的機會,以提高教師執教的綜合能力。

1.建全中青年骨幹教師後備人選制度。

2.實施教師計算機培訓計畫,2007年力爭完成教師計算機套用水平考級。

3.實施教師學歷提高培訓工程,支持和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學歷進修,並給以一切可能的支持。

4.校長室、教導處負責校本培訓、教師教學基本功考核方案的制定和落實。

校本培訓和教學基本功考核,重點進行教師創新素質、執教能力和創新能力、水平及實踐能力的培訓,有計畫地組織各種形式的參觀學習、教育教學和教科研活動。學校鼓勵教師自己進行有計有目的的學習和實踐活動。通過培訓,使教師能按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改革教學方法、手段,積極實行啟發和討論式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