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職業規劃

一類是畢業了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熙熙攘攘的社會,高樓林立的城市中,不知道自己適合於從事哪一方面的工作,本來自己的專業在學校的時候就學得不精,出校門了才發現很多用人單位都需要幾年幾年的工作經驗,再看看自己的求職簡歷,一下子沒了自信,投出去的簡歷也如杳無音信。

而另一類,則屬於那種還未走出校門的畢業生,老師給他們布置了作業:寫一份自己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可是他們對職業規劃一點概念也沒有,不知如何下筆,於是跑到職業生涯網來“求助”於我們的工作人員來了。

職業顧問案例透視:
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的孫小姐是東北吉林一所大學的XX屆畢業生,孫小姐從今天三月份開始出來找工作,簡歷投了無數,給面試機會的沒有幾家,就更別說面試成功率了。我們的顧問助理在與孫小姐的交流中,發現孫小姐和她周圍的同學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職業規劃,當時老師曾布置過有關“每人寫一篇職業規劃”的作業,孫小姐他們都是在網路上搜尋一些相關文字,七拼八湊交上去應付一下了事,沒想到等自己出來找工作了,才發現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而另一位與孫小姐同時來到公司接受諮詢的沈小姐,則類似於我們上面的第二類人,沈小姐也是XX屆畢業生,學國際貿易專業,最近她接受了幾家單位的面試,在面試過程中,沈小姐遇到了同一個令她非常頭痛的問題,那就是面試官要她陳述一下自己的職業規劃。對職業規劃沒有一點概念的沈小姐來說,無疑給她的面試過程出了一道難題,萬般無奈的沈小姐是最後找到了

職業顧問分析:
以上兩則案例,在職業規劃機構以往的客戶接待中也曾有過很多例,這主要歸根於目前國內的教育制度,也算是應試教育的產物之一。畢業生就業壓力大,難於找到自己適合的工作,與學生在學校期間是否做好職業規劃有很大關係。

另外,現在的畢業生,剛從學校出來,大都眼高手低,覺得自己是名牌大學的大學生,自己具備很高的實力,其實不然,他們在學校所學的東西,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大多用不上,而在實際操作當中,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這就是大學畢業生的劣勢所在。

於此,職業顧問通過多年的研究,為各位大學畢業生指點一二。

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的流程,認真做好每個環節。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我評價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個有效的職業生涯設計必須是在充分且正確認識自身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要審視自己、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評估,包括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智商、情商、思維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乾什麼、我能幹什麼、我應該乾什麼、在眾多的職業面前我會選擇什麼等問題。

2、確立目標
確立目標是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通常目標有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人生目標之分。長遠目標需要個人經過長期艱苦努力、不懈奮鬥才有可能實現,確立長遠目標時要立足現實、慎重選擇、全面考慮,使之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標更具體,對人的影響也更直接,也是長遠目標的組成部分。

3、環境評價
職業生涯規劃還要充分認識與了解相關的環境,評估環境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分析環境條件的特點、發展變化情況,把握環境因素的優勢與限制。了解本專業、本行業的地位、形勢以及發展趨勢。

4、職業定位
職業定位就是要為職業目標與自己的潛能以及主客觀條件謀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職業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信息為依據的。職業定位過程中要考慮性格與職業的匹配、興趣與職業的匹配、特長與職業的匹配、專業與職業的匹配等。職業定位應注意:

①依據客觀現實,考慮個人與社會、單位的關係;

②比較鑑別,比較職業的條件、要求、性質與自身條件的匹配情況,選擇條件更合適、更符合自己特長、更感興趣、經過努力能很快勝任、有發展前途的職業;

③揚長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職業;

④審時度勢,及時調整,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擇業目標,不能固執己見,一成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