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更好地制定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在市場經濟中,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預則立,不預則廢”,生涯規劃顯得十分重要,職業生涯如何規劃呢?

首先要分析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幾個階段:

一、嘗試階段:

大約發生於一個人的25歲一30歲之間這一年齡段中。在這一階段,個人確定當前所選擇的職業是否適合自己,如果不適合,他或她就會準備進行一些變化。(比方說,王芳可能已經下決心將自己的職業選定在零售行業,但是在以某商店新雇用的助理採購員身份進行了幾個月的連續工作旅行之後,她可能會發現,像市場行銷調研這種出差時間更少的職業可能更適合她的需要。

二、穩定階段:

到了30歲~40歲這一年齡段上的時候,人們通常就進入了穩定子階段。在這一階段,人們往往已經定下了較為堅定的職業目標,並制定技為明確的職業計畫來確定自己晉升的潛力、工作調換的必要性以及為實現這些目標需要開展哪些教育活動等等。最後,在30多歲和40多歲之間的某個時段上,人們可能會進入一個職業中期危機階段。

三、中期危機階段:

在這一階段,人們往往會根據自己最初的理想和目標對自己的職業進步情況做一次重要的重新評價。他們有可能會發現,自己並沒有朝著自己所夢想的目標(比如成為公司總裁)k近,或者已經完成了他們自己所預定的任務之後才發現,自己過去的夢想並不是自己所想要的全部東西。在這一時期,人們還有可能會思考,工作和職業在自己的全部生活中到底占有多大的重要性。通常情況下,在這一階段的人們第一次不得不面對一個艱難的抉擇,即判定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什麼目標是可以達到的以及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自己需要做出多大的犧牲。

四、維持階段:

到了45歲一65歲這一年齡段上,許多人就很簡單地進入了維持階段。在這一職業的後期階段,人們一般都已經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中為自己創立了一席之地,因而他們的大多數精力主要就放在保有這一位置上了。

五、下降階段:

當退休臨近的時候,人們就不得不面臨職業生涯中的下降階段。在這一階段上,許多人都不得不面臨這樣一種前景:接受權力和責任減少的現實,學會接受一種薪角色,學會成為年輕人的良師益友。再接下去,就是幾乎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對的退休,這時,人們所面臨選擇就是如何去打發原來用在工作上的時間。

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

1、自我評估:

自我評估是對自己做出全面的分析,主要包括對個人的需求、能力、興趣、性格、氣質等等的分析,以確定什麼樣的職業比較適合自己和自己具備哪些能力。

組織與社會環境分析

組織與社會環境分析是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的分析,以確定自己是否適應組織環境或者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怎樣來調整自己以適應組織和社會的需要。短期的規劃比較注重組織環境的分析,長期的規劃要更多地注重社會環境的分析。

2、生涯機會的評估:

生涯機會的評估包括對長期的機會和短期的機會的評估。通過對社會環境的分析,結合本人的具體情況,評估有哪些長期的發展機會;通過對組織環境的分析,評估組織內有哪些短期的發展機會。通過職業生涯機會的評估可以確定職業和職業發展目標。

3、職業生涯目標的確定:

職業生涯目標的確定包括人生目標、長期目標、中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的確定,它們分別與人生規劃、長期規劃、中期規劃和短期規劃相對應。一般,我們首先要根據個人的專業、性格、氣質和價值觀以及社會的發展趨勢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長期目標,然後再把人生目標和長期目標進行分化,根據個人的經歷和所處的組織環境制定相應的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制定行動方案

在確定以上各種類型的職業生涯目標後,就要制定相應的行動方案來實現它們,把目標轉化成具體的方案和措施。這一過程中比較重要的行動方案有職業生涯發展路線的選擇,職業的選擇和相應的教育和培訓計畫的制定。

4、評估與反饋:

在人生的發展階段,由於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和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存在,會使我們與原來制定的職業生涯目標與規劃有所偏差,這時需要對職業生涯目標與規划進行評估和做出適當的調整,以更好地符合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職業生涯規劃的評估與反饋過程是個人對自己的不斷認識過程,也是對社會的不斷認識過程,是使職業生涯規劃更加有效的有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