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 選擇“常青”職業

“有些職業光鮮一時,卻是吃青春飯的。對未來的職業,你們要提前規劃,儘量選擇能夠‘常青’的職業。”北京某名牌高中的一位老師,日前如是忠告他準備填報聯考志願的學生們。

薑是老的辣,老師的告誡不無道理。都說職場風水輪流轉,有沒有“常青”的職業?哪些職業生命周期短暫,員工過了35歲就逐漸走下坡路?哪些職業“越老越值錢”“越老越不怕失業”,屬於一輩子的金飯碗?怎樣才能“多年媳婦熬成婆”?

只是被生活推著走

徐瑞娥(雜誌編輯)

填報聯考志願,是人們成年後第一次重大人生選擇。有兩種思路比較流行,一種是選將來就業後迅速能拿高薪的專業,比如it業;另一種是選“常青”職業,比如醫生。

朋友小李,計算機軟體專業高才生,一畢業就進了it業名企,起步薪水遠高於絕大多數當年的高中同學。兩年之後,小李月收入已超兩萬元,前途一片光明。

“薪水是可以,不過太累了。辦公桌旁備著行軍床,加班到深夜睡幾個小時,醒了馬上又工作……乾我們這行,估計最多35歲,身體就不行了,再也沒法搞研發了。好在現在好好努力,積累一大筆錢,或許35歲就可以退休了。”小李憧憬道。

然後近兩年,物價嗖嗖地往上漲,作為工薪階層,誰也不敢說35歲退休了。天知道之後的25年裡,物價會漲多少?三四百萬元積蓄夠過25年嗎?不容樂觀。小李顯然得調整目標,悠著點工作。保全身體,推後“退休”年齡,這樣比較務實。

相比之下,“常青”職業好像穩當一些,很符合中國人求穩的心態。可是操作起來,你就知道有多難了。

同學小馬,當年考入一家名牌醫科大學。然而畢業以後,發現就業很難。進三甲醫院,光靠學校的牌子可不行,競爭激烈著呢。去小醫院倒是很容易,可是醫生職業很特殊,小醫院根本沒有足夠的手術機會,也沒有先進設備,甚至職稱晉升空間也很小。沒有在大醫院獲得主治醫師以上的資歷,老了根本沒有資本“常青”。

許多所謂“常青”職業其實都是如此,越老越吃香的只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沒有機會走上金字塔的上部,這些職業也只是很平常的職業,和一般白領沒有什麼區別。

“我們通常只是被生活推著走!”一位搞哲學的朋友這樣說。

的確,我們的計畫常常只是一種願景,誰都有能力把未來想像得很好、很合邏輯,但真正能跟著想像去實現願景的人很少。所以,不要想得太遠,按照興趣選擇專業、職業,然而努力去學習、工作、奮鬥,無論最終結果怎樣,這輩子你盡力了,也就無怨無悔。

從來沒有金飯碗

區嘉(教師)

我是一名教師。教師這個職業,雖然不能稱“金飯碗”,但也是不少人眼中“越老越吃香”的職業。可我從業十多年,我深知,“越老越吃香”,可不是混時間混出來的。

拋開學歷、教師資格、應聘雙向選擇等不說,新教師的入職培訓現在抓得很緊:每周半天的課程、規定的教案、公開課等等要歷時一年。在職培訓也一樣不能鬆懈,每周的教研活動、每學期的教學研討……總有那么多的文稿作業等著你去完成。還有職務晉升、論文評審、教學科研、計算機、英語考試……在很多老師眼裡,他們要應付這么多的任務,其實就和自己教的學生整天做作業沒什麼兩樣。所以,一種職業之所以能“越老越吃香”,絕不是簡單的時間積累,而是經驗成寶。

教師這個職業,肩負著傳承人類文明的光榮使命。但凡被人稱為“崇高”的職業,必定要有奉獻和犧牲。所以,沒有真正的“大愛”,沒有寬厚的包容、無悔的付出,你就首先失去了很多年後“吃香”的入場券。

光有“大愛”的教師,還只是一塊“璞玉”,慧於中而還未秀於外,還需用靈氣、悟性和勤奮來雕琢,不斷地學習和積累經驗。向時代學、向社會學、向前輩教師學、向家長學、向學生學……永遠饑渴地學習,才能永不厭倦地耕耘在課堂上。然後,就是堅持,甘於寂寞地堅持在這個時代容易被誤解、容易被批評、平凡也是樸素的崗位上。

最後,時光荏苒,你便可以在“大愛”“勤奮”“堅持”中,收穫“優秀”,受人敬仰,“越老越吃香”。

然而,如果你具備了這些要素,在哪一行,不能成為佼佼者呢?做哪一行,都有你的金飯碗。

所以說,從來就沒有什麼金飯碗。只要了解自己的特長,熱愛自己的崗位,堅持把它做好,金飯碗在你自己的手上。

會計師越老越吃香

夏伯年(註冊會計師)

我有一位朋友,退休以後做了3家公司的代理記賬工作,加上他的退休工資,收入遠遠超過我。有一次,妻子問我:“你也有會計師職稱,而且還是一個註冊會計師,為何不能再多乾幾個兼職的會計審計呢?”我說:“一方面,我現在是在職員工,沒有更多的精力;第二,註冊會計師只是一種執業資格,法律規定只能在一家事務所執業,不能多頭執業。等到我退休以後,我會更加吃香,我也可以憑自己的老資格,去做幾家公司的會計顧問或代理記賬……”

會計師確實是一種“老來香”職業,尤其像我們這樣在會計師事務所搞審計工作的,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接觸各種企業和客戶。我有在事務所工作的經歷,勝過當過好幾家單位的會計。雖然我的學歷不算高,但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去年10月,我還出書了——一本《手把手教你做審計》是我幾十年會計、審計工作的結晶。我對妻子說:“我憑這本書,退休以後再找個會計審計乾乾沒有問題。”

我認為,如果是吃“青春飯”的,就得趁年輕時拚命賺錢,免得“加速折舊”後,老了沒有保障。但如果在一個“老來香”職業站穩腳跟,就應該端正心態,別過度地“使用”自己,急吼吼地去賺錢。我們可以細水長流,從長遠的觀點看,我們“賺”得並不會少,就像我那位朋友,退休以後還那么吃香。

有些“成功人士”人到中年就“轟然”倒下了,其原因是他們不懂得算這本賬。

因此,我經常對同事說:“大家悠著點,你這張會計師派司越老越吃香,以後賺錢機會多的是。”人到中年,須懂得保養,勞逸結合、張弛有度,要學會“成本控制”,讓自己有限的“折舊成本”,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均勻地發揮效益。

如果你足夠優秀……

月方(醫務工作者)

好吧,先說說我身邊的“職場常青樹”:我老姨,六十有八了,卻依然天天上班。她是會計,當初算盤撥得“滴答”響如珠玉落盤,快退休時,發現電腦好使,愣生生把那什麼excel學得輕車熟路。這般緊跟時代的老姨,是不會被時代拋棄的:一退休,就有幾家私營企業爭相邀請。於是,老姨一三五在這家,二四六在那家,一日恨不得掰成幾日用,那種成就感,用老姨的話說,“不足與外人道也”!

我以前單位有一位老主任醫師,為人好、心腸好、技術好,到哪兒都受歡迎,還未退休就有醫院慕名而來,開出優厚條件,專等他退休後去“坐鎮”。老主任卻因與舊單位有濃厚的感情,院長一句挽留的話,他就留在醫院做起“義務工”。前兩天我回老單位,聽說老主任還是“吃香”得不得了:白天上班等他看病的人排長隊,晚上回家還有患者登門求治,逢到節假日又要到下級醫院巡醫……這個老主任,一輩子活出了幾輩子的精彩。

我的對門鄰居林伯在商場賣電器,也是炙手可熱。據說總經理和董事長見到他都是笑臉相迎,像對待大功臣一般,並許諾高薪,“不許”林伯退休。為啥,林伯當銷售,一個頂二十個,提個建議什麼的,領導都得洗耳恭聽。有威望有收入的林伯,終日樂樂呵呵,自信滿滿。

這是我周圍的三棵“職場常青樹”。我想,假如足夠優秀,在哪個行業都能成為“常青樹”。

比如演員這個職業,常被認為只是“光鮮一時”。但剛剛辭世的奧斯卡影后伊莉莎白。泰勒,卻光鮮了一輩子——五次獲奧斯卡提名、兩次得奧斯卡金獎,媒體一致認為她是影壇的“常青樹”。再看看國內的斯琴高娃、奚美娟、葛優,你就會明白,看似最吃青春飯的演員職業,不也生出那么多常青大腕,他們越演越有勁,越演越深沉,就像某句廣告詞:不可捉摸,人人追求。

而運動員呢?該是最靠“青春”的行業吧?可看看陳忠和退役後教練生涯的輝煌,看看劉國梁帶著桌球隊立下的戰功……你就知道,體育界“常青樹”也是一數一大把。

如果你對你的職業有足夠的愛、留戀和傾注,那么,你的職業生涯就可以常青。

自我淘汰的it“老人”

藍色咖喱粉(設計師)

“進公司十年有餘了,經歷了公司從起步、上市、高速成長各個階段,我也從一個it新人變成了it老人……雖然一直很享受這份工作,但健康狀況越來越差。聽說公司現在正在推行新生力量計畫,我意識到自己該讓位於年輕人了。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提出離職申請……”

打下“新生力量”四個字時,sam帶著隱隱的快意:做了十幾年的軟體研發,為趕進度、搶工期、找bug,閉關研發、通宵加班……出差如家常便飯,頭髮越來越少,睡眠越來越糟,精神越來越差。每次調薪卻不盡如人意,職位上升空間也有限,公司對老員工是越來越刻薄了——是啊,一家已經上市的公司,還需要再把大把資金投到程式設計師身上嗎!

所以,這兩年公司推出一個“新生力量計畫”——反正每年有大把的高校畢業生,三四千元的起薪,對於這幾年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已算很不錯的起點了。

想起小時候,迷上李小龍的sam老是被他父親訓斥,說什麼學功夫、當演員都是吃青春飯的!但你看,現在成龍都快60歲了,還在銀幕上越打越來勁;60多歲的史泰龍還領著一幫老男人拍了部《敢死隊》,狂賺了一把票房!sam的父親當年千挑萬選,幫兒子挑了個“朝陽行業”,卻怎么也沒想到——這個it業才真正是吃青春飯的!兒子年方三十有二,就已算人老珠黃了。

好在sam是個有心人,入行時剛好做金融軟體研發這一塊,主要客戶都是銀行和券商。sam忙裡偷閒,將難得的業餘時間都用在充電上,除了將高級程式設計師、系統分析師等頗具含金量的it行業證書收括囊中,還讀了在職碩士,考了證券從業資格證,平時工作認真負責,技術過硬,在客戶圈子裡有口皆碑。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這兩年要開放融資融券業務,sam在這方面稱得上是專家,好幾家大券商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sam最終定了一家,薪水、職位都比原來公司要好。對sam來說,這一切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在證券行業,他不擔心自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被淘汰,反而更自信:隨著技術、資歷、人脈等增長,事業上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